《三驼图》

《三驼图》三驼图的纹线条所采用的是“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中的“混描”手法,简洁洗练,生动准确地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动势。此外,三人的须发皆看不见有任何勾勒的痕迹,作者运用其圆润的笔墨,将其刻画得十分自然得体。由此可见作者的笔墨造型功力之深厚。从该画的构图上来说,三个“驼背老者”,呈“倒品字形”,三人的位置构成稳定的三角形,与上面的诗文相互照映,两者呈现出紧凑且圆融的艺术氛围。所以整幅画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山水或者是房舍街道的搭配,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整幅画的魅力,除了三个形态各异的驼背老者之外,更让人叫绝的还是画上三首题诗:第一首:“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 ;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钱允治录)”第二首:“为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 ;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陆士仁书)”第三首:“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 ;却羡渊明归思早,世涂只见折腰人——(文谦光书)”在这三首题诗中,以第一首,即钱允治的题诗最为有名。钱允治之所以有名,除了他有一个画家老爸之外,最重要还是他对画作的深刻理解能力。钱允治将李士达所画的这三个驼背老者,从简单的人物描绘,上升到了“世上原来无直人”的哲学高度,揭示画作所表达出来的讽世主题。当然了,这里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从这首诗的落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并非钱允治所创。第二首诗,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的学生陆师道之子,他运用对比的手法,从侧面揭露了世态人情。从他的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驼背的出现是椎骨病变所致,属于生理现象,并非没有傲骨。总的来说,这三人的心灵还是非常纯洁的,相比于那些体格健全,却一身软骨的人,确实要高尚得多。在这一褒一贬之间,很好地鞭笞了明朝末年士人为追名逐利而舍弃节操的不良风气。第三首诗,是明代大书法家文谦光所题,在题诗中,文谦光借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辞官归隐的典故,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了文人坚挺的信念和不为名利所牵绊的豪情,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的文人缺少气节,只是一味地趋利避义、卑躬屈膝,毫无傲骨可言。整体来说,这三首诗虽然都不尽相同,但是所表达的寓意实际上还是一致的,那就是——讽世。可以说,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提高了《三驼图》的审美价值。如果我们单从整体画面来看的话,图中的人物之间相处的还是比较和谐融洽的,三个人物憨态可掬,简单来看的话就是一副典型的世俗生活场景图。但从这三人的题诗来看的话,却不如画中表现的那样平和,反而显得格外沉重,虽说三首诗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讽刺意味极其强烈,这就使得画中气氛陡变,观赏者在赏画的同时,也会将这三首题诗的感情带进去。一方面来说,三位大师的题诗丰富了画作内容,相当于是给画加上注释,给解读画作的人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来说,这三首题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赏者的思考范围,将整幅画面的想象空间给定格了下来。如果只是单纯看画作的话,就会觉得这不过是三个憨态可掬的驼者而已,但如果再读诗的话,就会别有一番趣味。如果从画面的饱满程度和彰显的视觉效果来看,李士达的这幅《三驼图》表达的含义还是比较浅的,不会让人有更深刻的思考。但是在加上题诗之后,就变得大不一样了。当然,这里我们要注意了,这种诗画结合的形式并非是李士达的独创,也并非他画作上的不足,而是抽象的诗文,能为静态的画面添加意境感。让画作并不只是单纯的视觉符号而已,而是一个有趣且富含深度的故事情节,这种诗画结合的方式,更加能展示出画作本身的一种内在张力。总的来说,李士达的《三驼图》是以讽刺和幽默作为蓝本的水墨漫画形式的画作,简洁有力的表现手法,给人的视觉冲击感极强。也正因为如此,几百年来都受到画家们的青睐,并争相模仿。​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李士达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但因不满当时黑暗的社会,便毅然隐居不再入仕。李士达性格豪爽,为人耿直,虽然算不上什么文豪大家,但却也始终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李士达擅长画人物,也兼写山水,可以说是深得画理,他还提出了山水画必须要讲求的“五美”,即苍、逸、奇、远、韵;避免“五恶”,即嫩、板、刻、生、痴。在他的很多画作中,所表现的形式,既有当代人文潇洒豁达的生活态度,也有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表达。

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大漠清泉                2021.07.0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