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 | 关于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吴松
作者简介:吴松,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云南大学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建设滇学学科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滇学主要以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各民族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历史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纵向上,沟通历史与现实,既开展对云南历史问题的探讨,又大力研究云南的现在与未来;横向上,立足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既研究云南边疆的汉族社会与文化,更着重挖掘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系统挖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研究,将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将云南边疆民族的独特性、神奇性以及其过去、现在、未来全面地揭示出来。换言之,滇学研究以开展学术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通过多学科的融通与合作,在更高的起点和更大的平台上开展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综合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宣传云南,扩大云南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诸多影响云南经济社会的重大关键性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直接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先导和智力支持。
第二,开展滇学学术研究和建设滇学学科是打造云南省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学术品牌,并进一步推进全省学术研究走向国际的需要。回顾20世纪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史,一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就是,一批以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逐渐发展起来并得到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特色优势学科。主要者有敦煌学、藏学、蒙古学、西夏学、徽学等。这些特色学科,主要可分为两类:敦煌学、徽学、西夏学主要依托20世纪初叶以来所发现的大量文书,对文书资料所反映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家庭、风俗、民情,以及宗教、艺术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藏学、蒙古学则依托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贯通历史与现实,对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在这些学科中,除徽学外,其他几个学科都具有鲜明的边疆民族特性。敦煌学、藏学、蒙古学、西夏学、徽学研究,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学人,而且吸引了国际学术界。所在省区正是通过发挥这一特色学科优势,逐渐为国际学术界所认识和重视。同理,滇学研究的开展,也必将引起国际学术界对云南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关注,有利于云南的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开展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建设滇学学科是培养和造就大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性人才的需要。我们今天的教育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增强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地方性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又兼具地方性知识的高层次专门性人才,对地处边疆的云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滇学研究和建设滇学学科,对于推进云南省的教育改革,增强中小学学生和高等院校学生对云南省情、国情的认识与了解,培养通晓地方历史文化的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谈一下滇学学科的内涵与学科的主要内容。滇学是一门沟通历史与现实,探寻文明起源,解读社会变迁,揭示未来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滇学的建设与发展,关键一点就是要形成特色鲜明、持续稳定的学科方向。云南省滇学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可考虑两点:一是独特的学术资源,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上述考虑,滇学学科主要由史前及古滇国考古学、边疆史地学、民族文化学、云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及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研究等内容构成。
史前及滇国考古学。云南文化类型众多,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价值,考古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拟以考古和文物保护为重点,突出民族考古和边疆考古的特色,探寻文明起源,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边疆史地学。滇学与藏学、蒙古学、徽学等学科一样,都是以地(滇、藏、蒙古、徽)名学的学科。因此,深入研究边疆史地就显得非常必要。拟结合国家“西南项目”研究工程的启动,重点研究边疆历史发展,边政和边界问题,推进中国边疆学学科的建设。
民族文化学。拟对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艺术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具有云南特点的民族文化学学科体系。这其中,既要开展古滇国历史文化研究和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又要开展东巴文化、贝叶文化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
云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云南文化类型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抢救和保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好和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这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拟结合现实发展的需要,从一个重要方面更深入地研究云南的历史文化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研究。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这是时代对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将学科发展与服务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地开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宗教、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在学科发展中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学科的实力和影响力。
最后,谈一下滇学学科建设的一些设想。滇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开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云南大学组建了滇学研究中心。目前,滇学研究和《云南通史》研究工程也已经立项并启动建设,我们将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滇学学科建设。
第一,组织和实施好《云南通史》研究工程。一是编撰多卷本《云南通史》,系统研究云南自有人类活动以来至20世纪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二是编撰《云南通史》系列研究丛书,主要从横向上揭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通过这一工程,为滇学研究的全面开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设好《滇学文库》。《滇学文库》是滇学研究的核心工程。我们计划编辑出版“滇学文献丛书”、“二十世纪滇学研究经典丛书”、“国外学者滇学研究译丛”、“古滇国研究丛书”、“云南地方文化研究丛书”“云南考古研究丛书”、“云南地方碑刻丛书”、“云南边疆问题研究丛书”、“21世纪云南发展研究丛书”等多种系列丛书,在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以及新的目标上,对云南乃至西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全面研究。滇学学科建设要以追求学术研究的“顶天立地”为旨趣。“顶天”,就是要研究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产出大批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立地”,就是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针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要大力开展云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研究。这其中,玉溪作为古滇文化的重要中心,将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做好古滇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云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第四,为推动滇学学科建设,我们拟创刊《滇学》,刊载滇学研究有关成果和学术动态。建立滇学研究网站,及时报道滇学研究动态,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为推进滇学研究的开展和学科建设,还要进一步培养滇学研究人才。要利用云南省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依托相关学科设置滇学或相关专业方向,招收培养滇学专门性人才。
总之,云南省滇学学科建设要以提升学术、服务现实为指针,遵循古今融通、纵横交错的原则,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现实并举,凸显学术之根本,在多学科融通与合作的基础上,对云南丰富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深度挖掘,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在更高和更大的平台上开展滇地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围绕主要学科方向形成学科群,建立与发展极具特色和优势的滇学学科,并努力将之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