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须求本,莫陷“局部脉”

之前文章我介绍过六部脉的正常生理状态,是言脏腑平脉+胃气脉+应四时脉才算作正常的生理状态,反此则病。这是以指下寸、关、尺,浮、中、沉的感觉变化来进行处方的,调病调脉,调方调药。但有时候却不能这么机械的看待,不然的话,假设每部脉都不正常,那临证处方肯定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方子也会越团越大,力减冗杂。

比如临床上摸到一个病人的左尺脉虚,左关脉沉紧,左寸脉沉细。那么其处方就会根据左尺脉虚加一些补肾药,左关脉沉紧加入一些温散肝寒的药,左寸脉沉细就加人一些补心血的药,再如法炮制针对右手三部脉的感觉处方。

这种处方的方法对于一些临床常见病效果不错,但是这种缺乏中医整体观念,需要将思维沉下来。如果长久地根据脉诊的各个细节开方,很容易陷入经验医学,虽可有一定的疗效,终不通达。

因为脏腑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仍然以此病人为例:左关脉沉紧日久寒,将正气都聚于此,必然左尺脉会空虚;同时也会导致气不能上达于左寸脉,而显现左寸脉沉细。此左寸脉的沉细与左尺脉虚,皆为左关脉之寒凝所致。只要左关脉之寒凝解除,稍待时日,左尺脉自然会饱满,左寸脉也自会鼓起来。

此时如果处方在温散寒凝的药物中,加入滋肾阴的药物与养心血的药物,此类药滋腻反而容易阻碍阳气的运化。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故看似照顾周全的药方,实有掣肘之患。

故诊脉当明脉理。脉为气血周流于脏腑经脉的外在表现,脏腑气血通畅,脉即安和;一有不通,周身皆随之而变化,则百病因之而生,其脉亦随之百变。

故若以绝对的标准来看六部脉,大部分病人每一部脉都不正常,或大或小或实或虚,如此众多变化为病之末。而这些变化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要在这些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变化中,找到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的变化即为其他变化之本。

察病之根本,若有涩脉,则脏腑有痰瘀闭阻,则此涩脉是其根本;

若无涩脉,再看是否有一部脉独异于其他脉,则脏腑有疾,此为独处藏奸,为病之根本;若无涩脉,亦无独处藏奸,则整体脉之偏倾,即整体气的偏颇为其根本。

无论以何为本,治疗当以寒热虚实为纲治之,并视病人整体形态而处方。

医生制方之目的为“随时取中”,即以有偏之药性引导偏离中道的人体之气回归中和。

不可机械地以为某部脉盛则以某药泻之,某部脉紧则以基药温之,此只是在枝叶之未取中,非真取中也。

真取中,则当察病之本,知其本亦不能妄以为某药治疗某本病,而是不拘于一方一药,根据病人的状况引导病人气血去治疗其本,既去其本病又不伤其正,则气可平。

(0)

相关推荐

  • 偏瘫、中风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用艾灸的方法去恢复

    大家可能对于中风也都了解过,特别是在老人身上体现众中,小编就曾在某视频平台上,看见过一群偏瘫患者拍的段子,即可笑又为他们感到赞赏,虽然身上有病,但也是在欢乐中锻炼.恢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关于中风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七)

    中医为什么能治大肠癌,首先就会用攻坚药,咸能软坚,还要用去实的药,是阴实就要用阳药,去实的药我们常用到龙骨,牡蛎,张仲景在用牡蛎的时候,使用最多的地方就是盗汗.一个人当他有阴实的时候,阳不能入阴,会反 ...

  • 玉文化认知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

    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 这是来自古文<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篇中的一句话,类似的语句还有朱熹的:"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这些语言大 ...

  • 可遇不可求名师教你诊脉(建议收藏)

    脉诊步骤歌诀: 首分浮沉,二辨虚实: 三去长短,四算疾迟: 五察脉形,样样皆知. 1.首分浮沉 什么是"首分浮沉"?现解释如下:①.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浅 ...

  • “治病但求其本”,排“三浊”,方可谓治病!

    人为什么会生病? 疾病种类千奇百怪,光是常见病就有几百种.中医里有一句话叫"治病但求其本",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皆"万变不离其宗&q ...

  • “治病但求其本”,艾灸出'三浊',方可谓治病!

    人为什么会生病? 疾病种类千奇百怪,光是常见病就有几百种.中医里有一句话叫"治病但求其本",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皆"万变不离其宗&q ...

  • 莫陷避孕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较为保守的估测,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500到5500万次人流.我国每年的人流例数一直持续在1000万左右.人流数量之所以居高不下,是由于目前存在很多避孕误区.    误区一: ...

  • 尽美还须求尽善——《论语》悟读【63】

    决定一部作品的地位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它的内在价值--雨果 <论语>第三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谓<韶>(传说是舜时乐舞名):"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

  • “治病必求于本”,谈谈中医临证治疗原则

    中医的治则概念包括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三部分.这三部分相互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治疗思想决定着治则.治法,也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决定性基础.治疗原则是对疾病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治疗思维,贯穿在 ...

  • 云门曰:直须在意,莫空游州猎县,横担拄杖...

    云门曰:直须在意,莫空游州猎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走这边经冬,那边过夏,好山好水堪取性,多斋供,易得衣钵,苦屈苦屈!图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甚么利益?信心檀越,把菜粒米,作么生消得?

  • “治病但求其本”,艾灸出“三浊”,方可谓治病!

    道医之家 今天 人为什么会生病? 疾病种类千奇百怪,光是常见病就有几百种.中医里有一句话叫"治病但求其本",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不管疾病如何变化多端,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