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根源:为别人做事

很多人说:“不对,我烦恼的根源是没钱。”

还有人说:“我烦恼的根源是没有对象。”

也有人说:“我烦恼的根源是孩子成绩不好,班级倒数几名。”

烦恼很多

这些说法都对,但只是“烦恼”的表象,不是“烦恼”的根源,分析如下:

  • 没钱:是因为没有赚到钱。
    为什么没有赚到钱呢?因为没有赚钱的动力啊,为什么没有动力呢?因为你只是在给老板打工啊,过一天算一天,当然没动力了。

  • 没对象:是因为本身价值不足以吸引对方。
    为什么本身没有价值呢?因为没有真正投资自己啊。为什么没有投资自己?因为不愿意学习啊,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啊,因为一直以来学习都是家长和老师要求完成的任务。

  • 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效率低,同样的一天,别人100%掌握知识,他却只掌握20%。
    为什么效率低?因为不好好做作业巩固知识。为什么不好好做作业?因为完成作业是为了给老师交差。

在所有的烦恼的现象背后,根本原因都指向一个方向:我在给别人做事,所以没有动力。

一个同事的例子

这个同事的例子我讲过很多次了,简单重复一下。

同事老A是团队中最特立独行的人,有时候晚上下班时,大家都走了,他的事情都没有忙完,经常走得很晚。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的工作效率很低,所以才走得晚,当时我还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这个老员工还牛。

但是事实很快就纠正了我的这个看法。三周后他对部分性能较弱的程序模块做了优化,并且提交了一份测试报告,领导安排人员进行了测试和检查,对测试结果非常认可,很快就将这些模块合入到版本中。

我问老A:“这些模块也没人要你来优化,你干吗去搞,如果出问题怎么办?”

老A说:“我就是看着这些模块拖累了整体性能,觉得难受,如果出问题就不合入到版本里面,无论结果怎样,我的能力都提升了啊,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一瞬间,我突然对“成长”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你的成长是你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否为别人打工,只要你想,你都可以成长。

原来以为“成长”就是以年为单位来积累经验,随着工作的开展,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但是这种成长方式有两个弊端

1、过于被动:只能按照被安排的任务来积累经验,成长没有方向性。说实话,领导也没有太多的心思来规划你的成长方向并规划对应的任务给你练手。

2、过于漫长:这种被动的、不断变化的任务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断断续续地提升能力,甚至可能在换岗、换部门、离职的过程中被打断。

内驱人才烦恼更少

老A一直很有冲劲,也没见他有什么烦恼,直到和他这次交流后,我才明白两个道理:

1、如果你为自己做事,烦恼就追不上你。

2、如果你在打工赚钱的同时,还有意识地提升能力,不断成长,那么一定有一个更乐观的未来。 

后来部门领导调到其他部门时,特意将老A一起调过去,担任他的副手,再后来老A去了海外某部门做主管。

为什么我们总是烦恼?

如果抱着“给别人做事、给别人打工、完成别人的任务、尽快交差”这类的潜意识(我称之为“思考背景”),那么我们会觉得“现在做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我只是一个完成任务的工具人”。

这种的思考背景下,我们就会对“别人的事”充满了疏远感和压力感,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反正就是不太愿意“全力以赴做好他”,拖延症就是这种认知的副作用之一。

有人可能会说:“我也想将这些事情当成我自己的事情啊,但是就是热情不起来。我的灵魂同意了这个观点,但是身体就不同意。”

那是因为没有将“好处”想清楚,所以才口是心非地说出上面这句话。

我们来分析一下好处。

好处一:拿着工资提升自己,这是双赢的好事。相当于用老板提供的工作环境、人脉等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能,即使你试错时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调整。

好处二:形成良性循环。一旦进入到“做得好->获得奖励->做得更好->更高收益”的循环状态,人的精气神就完全不一样,谁都愿意“走在向上的路上”。

好处三:将好处折算成金钱,会有更直观的惊喜。如果年底绩效为“优秀”员工的年终奖是12万,那么折算起来每个月就是1万,每个工作日就是450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努力做事就有450元的额外收获,这样是否会让你更有动力?

如何“为什么自己做事”?

转变了思考的方向,就会发现,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是“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奋斗”,这样大部分的问题和烦恼就烟消云散了。

1、明确“我在为自己做事”

这句话每天默念三遍,并在接到每个任务、作业时再次默念三遍,提醒自己在“为自己奋斗”。

学生时代,很多人会在早晨到校时找别人的作业抄一下,然后匆忙交上去,因为他们要“给老师一个交代”,应付一下老师的检查。

他们忘记了学习的目的是提升他们自己的能力,作业只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手段。一旦将手段和目的混淆了,思考方向和行为方式就很容易卡进牛角尖。

所以,转换这个认知,是走向辉煌的起点,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每件事都对“我”有好处

2、找到“这件事”对自己的好处

从领导安排的任务中,找到自己能够获得的好处,这里的好处不是指完成任务后获得的表扬,而是“我有哪些成长”。

例如领导安排你去做一个电动汽车的行业洞察,并要求下周二下班前发给他。

你从中可以获得的好处可能包括:

(1)掌握行业洞察的方法

(2)成为电动车行业的专家

(3)拥有一次向高层领导汇报的机会

(4)进一步提升PPT的开发能力

(5)给朋友推荐电动车行业的股票

(6)以后自己买电动车不被忽悠

这些好处其实可以继续列个十条都没有问题,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去做呢?

一旦认识到这些好处,你是否开始觉得这件事还是挺有趣的?

3、折算成金额,形成直观的认识

所有的成长、提升都是有价值的,既然有价值,就可以折算成一个直观的金额,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认知。

例如上面的“电动汽车的行业洞察”,就可以折算出金额:

(1)掌握行业洞察的方法:类似的企业培训辅导班如果要2万元,相当于赚了2万。

(2)成为电动车行业的专家:行业专家的工资比自己高3000元,相当于每月加薪3000元。

(3)拥有一次向高层领导汇报的机会:增加了提升的几率,可以折算为一个月的月薪。

(4)进一步提升PPT的开发能力:增加了提升的几率,可以折算为一个月的月薪。

(5)给朋友推荐电动车行业的股票:帮助朋友增加10%的收益,折算为5万元。

(6)以后自己买电动车不被忽悠:相当于节约了10%以上价格,折算为3万元。

这里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有参考价值即可。经过折算后,这个工作的额外收入至少在15万以上。

经过这样的折算,是否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有价值?是否不再觉得这是一件烦恼的事情?

总结

既然大多数的烦恼都是“我在为别人做事”这个认知引起的,那么就务必重新发掘“为别人做事”对自己的好处,让“为别人做事”变为“为我自己做事”,不但烦恼消失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也跨越到一个新高度,从而实现“认知、能力、绩效”三重收获。

何乐不为?

(请关注镭师兄,“人人如龙”的倡导者,个人优势的强化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