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大古豪宅,放到现在值多少钱?
在海南旧村落和喧闹城市的某个角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巨宅,中式太师椅、精雕八仙桌和南洋古灯饰,在历经数百年的沉浮后,这些大宅用日渐斑驳的身体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记录着海南民居古建筑的特色风格,也见证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兴衰荣辱,折射出海南的历史变迁。
符家宅航拍图 | 摄影:张茂
有人说,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座博物馆,现在让我们一起盘点海南那些鲜为人知的巨宅吧!
何 家 大 院
海口解放西路
在海口解放西路义兴后街67号,有一条幽深的小巷,你无法想象这里曾经就是清末民初海口第一豪宅———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精品,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有房屋5栋,内有二个大花园,整体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是当时古城海口市区规模最大、堪称海口第一豪宅。
何家大院的创建人何达启,琼海市朝阳区南盈村人。他创办了琼州第一家远洋轮船公司———森堡船务公司,开辟海口往南洋的新航线,改变了以往靠帆船运输的落后状况。成为世纪初年的海口首富。
如今何家大院历经百年风雨,院墙已长满青苔,这座庭院幽深的大宅院已毁损严重,然而,建筑群依然典雅、奢华的风格,依稀还能看到昔日的豪华与大气。
海口马上就要旧城改造到这个地块了,希望和保护这座老屋附近的中共一大会址一样,能够把这座古屋一起保护起来,这个是海南难得的精神文化遗产。
陈 家 大 院
海口演丰镇
海口演丰镇林市村有座“陈家大院”,藏身于东寨港边的密林之中,外界少有人知。它是清代和民国时期,海南北部向海外移民的始发站。这个拥有悠久人文历史文化的古村,坐落着三个昔日的豪门大院——陈家大院、饶家大院、林家大院,它们不仅是家族事业辉煌的标志,也见证了这些家族的变迁史。
陈家自古就有冒险精神。大院背靠大海,北边就是出海的码头,陈家人喜欢出洋谋生是出了名的。它所在的林市村,更是海南岛清代和民国时期,向海外移民的始发站。而陈家的先祖,也是最早闯荡南洋,移居海外的先人之一,直到如今,绝大多数宗亲仍侨居异国他乡。
蔡 家 宅
琼海博鳌留客村
蔡家宅坐落在琼海博鳌留客村,建于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共同建造的一个建筑群落。大院由一座庞大而完整的二层三厅四合楼房组成,外观酷似城堡,颇有东南亚建筑风格,又中西合壁。经过风雨洗礼,已有79年历史的老屋出现风化。被称为“海南侨乡第一宅”。
蔡家森宅院占地600多平方米,宅院共开大小门户35个,大小窗户104个,宅院四通八达,上下连通,堂屋、横屋以及前后井庭相互环抱,结构紧凑牢固。蔡家大院像一座坚固、大方、豪华、新颖、别致的城堡,宅院为砖、瓦、木、水泥钢筋混合结构组成的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
该宅院厅堂三进,天井两个,两侧有横廊楼阁多间,四周有厨房、柴房、卫生间、浴室、猪舍等。天井之中设有花木墀,全宅院是一座庞大而完整的二层三厅四合东西式楼房建筑。整幢建筑高大森严,气势非凡,令人肃然起敬。
2006年5月份,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080个单位入选,琼海市的蔡家宅名列其中。
建宅的主人漂洋过海,创业发家后荣归故里,倾力营造这片光宗耀祖的大宅。他们见多识广,将古老的民族传统风格与南洋气派有机地结合,营造出这片与本土建筑迥异的建筑群,令人叹服。
符 家 宅
文昌市头苑镇
文昌符家宅,深藏于文昌市头苑镇松树下村,故此又称松树大屋。曾辉煌一时的它在近百年的时光里,见证了数十年的庄严辉煌、数十年的热火朝天、数十年的清幽宁静。这座大宅符家宅始建于1915年,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由3栋连体2层瓦顶房和8间横屋组成,共有34个房间,是海南比较传统的三进单横屋式。
文昌符家宅不仅结合了海南人文元素,还将南洋风格与伊斯兰风格的时尚大气,与本土人文的低调、质朴相结合,其建筑理念中的开放性与浓浓的故土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南洋风格与本土元素相结合是海南侨乡建筑的普遍特点。
符家宅以泰国黑盐木和当地青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用文昌本地的优质灰浆粘合,结实的用料也使得老宅历经百年依旧岿然不倒,哪怕榕树、野草在墙体中滋生蔓延。
海南的百年老宅并不少见,但像符家宅这样同时融合了琼北乡村民宅风格、南洋骑楼风格与伊斯兰拱券风格,且规模宏大的现存民宅,则是寥寥无几。
张 家 宅
文昌市蓬莱镇
800年前,南宋后期,琼州来了一位福建举人———张有文,上任琼山知县,卸任后留在海南,子子孙孙,繁衍生息。道光年间,家世发达的张氏族人在大杨村,盖起了三进大宅,现存一进。其实,在张家宅,最吸引人的是它俯仰可见、丰富多彩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图案。
从外面观看,正屋的屋顶有49路瓦垄,进入屋内,视野开阔,明间由4根木柱支撑起三重“抬梁式”梁架结构,前后纵深有13根檩子(边檩置于墙上),正中间屋顶有13路瓦垄,这就是海南俗话说的“13路瓦见光”,左右两侧又各有7路瓦垄,边沿是硬山墙,又隔出了左右两个“11路瓦见光”的房间。
正屋内的空间布局属于'明三暗五’式,即明间四根立柱间距较宽,立柱之外的距离较窄,主要为增大明间空间,使得乍一看包括房间在内只有3个空间,其实是5个空间。玲珑的布局,上好的木料,精美的木雕,依然能让后人一窥这座清代民居曾经的华贵和雍美。
5间老宅,它们的布局都是一样的——中间是厅堂,两边为卧室,连斗拱、窗棂、隔断、户对上的龙头、翔凤、菊花、竹子等木雕纹样,以及内侧山墙抬梁式和穿斗式混搭的梁架结构,包括其上的蝙蝠翼状雕花,都毫无二致。
来源:海南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