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十大诊疗原则

我热爱中医,到了七十岁以后,对中医的感情更深了,对中医体会得更加深刻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创造了这样一门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身为中医人,我永远忠于中医,但我也不反对西医,西医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中医对于任何一个系统的病都是要从整体去看待,从整体去思考问题,如果离开了中医的思想,那很难适应下去。中医的诊疗体系和诊疗原则主要是:

1.注意中医学术体系的整体性。就一个生物体而言,整体和局部,永远是相依相存的,无论生理与病机,永远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2.注意人与天地相参的学术思想,这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术思想。《素问》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3.注意中医“气化学说”在生理与病机方面的复杂性变化。仅举二文以证之,如《素问》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我们对人体的具体认识,还远远不是最终点,任何学术的发展,都永远是在前进和深化的路上。

4.注意“血”和“气”的相互关系,“形”和“神”的相互关系。气血相行,形神互依,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相关,这与中医学在先秦时期建立起来的对立互根、互为消长的理论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5.注意运用中医四诊八纲进行病证诊察和病机的分析,特别是证的辨别。“证”古人或言“态”“形”“候”,是病的反映,是病的证据,所以对“证”的辨别,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也。

6.注意运用医疗法则,也就是常说的治则、治法。治则、治法非常广泛、丰富,法不胜数,方不胜多,这是数千年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又云“用药如用兵”。吾又补充曰:“临证如临阵。”就是说,古人常把用兵的思想和执政的思想,用之于医学,都是很有意义的。

7.注意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实践中的运用,如果抛弃了中医理论,就等于没有了灵魂。

8.注意中医学是与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的传统文化多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原创医学,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军事、政治、音乐、人文、文学等学术,无不融于中医学之中,甚至从国外传进来的某些医疗方法或药物,也被中医化了,中医学并不是封闭的学术。

9.要善于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要按着正当的方法去辨析,不可挑起无谓的争论。

10.学术要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若不遵守其自身规律,则容易变异,我个人的意愿是终生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

年届九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灿玾,在为后辈授课时,仍然谦虚地说:“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国医大师,一定要超过我们。我觉得自己渺小的很,学得很不够,达不到大师的水平。我永远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所以在晚年起了个名字:杏林一丁。”

各位领导、各位同道、各位来宾,今天我坐在这个讲座台上,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是一个快九十岁的人,今天来跟大家见面,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没有到过我们济南的朋友,大明湖值得大家看一看;另外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特别是看到了这么多的青年朋友,我十分高兴。孔老夫子有一句话说“后生可畏”,后来的人永远需要超过前面的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逆转。

但是我们还得记住孔老夫子下面的一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就是如果你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无所作为,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国医大师,一定要超过我们。我觉得自己渺小的很,学得很不够,达不到大师的水平。我永远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所以在晚年起了个名字:杏林一丁。

其次,我也很紧张。我还是想着前人的一句话,人如果认真学习,就感觉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很多。我每次翻过一本书看一看,就觉得很惭愧,有很多书没读,或者读过没读好。平时当老师,没上讲台以前,感觉自己好像是满腹经纶,但是要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就觉得十分的困难。我常跟年轻人说: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你再提高很困难。我今天来到这里,面对这样的题目很紧张,因为我对这个题目没有很深的研究,不敢说有资格来给大家讲点儿什么。

做科学研究,我自己到了晚年有这样的认识: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学科永远在路上,它没有终点也没有顶峰。医学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永远是在路上。今天是一个研究题目,作为我自己来说,对西医的皮毛都不懂,到现在我虽然也看过很多的西医书,我当医生的时候也用过西药,我自己也吃西药,但是我对西医没什么研究。

作为中医的一员,我永远想着我还是在中医上下点儿工夫。我热爱中医,到了七十岁以后,对中医的感情更深,体会更加深刻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创造了这样一门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永远忠于中医,但我也不是反对西医,西医也是一门科学体系,它有自己的特点,我拥护西医,也赞赏西医,但是我自己没这个水平,只能在中医上下工夫。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门医学谁也代替不了谁。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的十个原则

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心血管疾病中医的诊疗体系和诊疗原则》,因为中医对于任何病都从整体去看待,如果离开了中医的思想,那就很难适应下去。

1、注意中医学术体系的整体性

无论什么病,中医临床都要注意学术体系的整体性。就一个生物体而言,整体和局部,永远是相依相存的,无论是生理与病机,永远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一种病,它总是跟整体联系着,所以我们要从整体看待。

2、注意人与天地相参的学术思想

注意:“人与天地相参”的学术思想,就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术思想。《素问》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诸子百家里都能见到这个思想体系。古人非常聪明,他们早就看到了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中间是生存空间。我们没办法改变天和地对我们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思想被引入到我们中医学术界的著作当中,认为我们应该永远遵守天地人的思想。现在有一个说法叫“天人相应”,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应该要讲“人与天地相应”。看病也好,研究问题也好,不要忘了天和地对人的影响,与人的健康、对人的疾病的生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个伟大的思想。我看过很多现代的著作,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3、注意中医“气化学说”在生理与病机方面的复杂性变化

仅举二文以证之。如《素问》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这段文字非常之精妙。不过有一个词请大家注意:“府精神明,留于四藏”,这个“留”和古代“流通”的“流”是个通假字,如果你讲错了,就理解错了。这段经文是对人生下来以后,从开始吃东西到成长、从吸收营养物到化成血液的过程,做了一个说明,这就是中医讲的“气化”。它不是讲的具体什么化合物怎么转变的,它是用“气化”的概念来讲消化到排泄的全过程。

《素问》又云:“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已……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化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这一段讲的是一个人体升华过程。无论是你吃的饭、喝的水、你吸进去的空气,在你的身体全过程用四个字来归纳,就是取、已、升、降。这是一个生化过程,它有升就有降,光有升没有降不行,光有降没有升也不行。这是讲的人生理、病理的变化。人体所有的变化就是一个升华过程,一个气化过程。

我是不懂西医的,但是西医的书从生理到病理到病因到诊断我全都看过了,包括西医的内科学我也全看过了,但很多的病到今天解释不清楚,很多的升化过程解释不清楚。所以我们当医生的,一点傲气都不能有,我们永远在路上。科学这个东西不简单、没有顶峰,中医西医目前来说是并存的,各有优势。就此而论,人体的各种生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人体的具体认识,还远远不是最终点。任何学术的发展,都永远是在前进和深化的路上。

4、注意“血”和“气”的相互关系,“形”和“神”的相互关系

气血相行,形神互依,这又与中医的“阴阳学说”相关,与中医学在先秦时期建立起来的对立互根,互为消长的理论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今天大家讨论的题目是心脑血管,现在有一种提法叫活血化瘀,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太完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气血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中医有句经典:“气行则血行”,没有气的推动,血是不会动的,没有血,气也就成了一个空的东西了。气血也是相依相成的,活血化瘀没有气是不行的,只有气的推动才能使淤血化开。所以一个更完整的提法,是活血必须要理气,不理气,单纯的活血功效是不好的。心脑血管病必须要理气活血并用,不能单独提一个方面。补的时候,要补血还要注意补气,气和血是互依共存的,不能把它们分开来。这是中医的辩证思维,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5、注意运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进行病证的诊察和病机的分析

注意运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进行病证的诊察和病机的分析,特别是对证的辨别。 “证”,古人或言“态”、“形”、“候”,都是一种病的反应,是病的证据。怎么知道你有病了?你要有证据,证就是长病的证据。对“证”的辨别,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

拿现代医学说好象以证代病,不是那个意思。中医非常注重证的辨别,在《黄帝内经》里,证是没有趋向的,它叫病态。西医有一个血脑屏障,中医讲三阴三阳。三阳为大门,三阴为内门,就像大门一样,它是人体的一道屏障,打破了三阳症大门就打开了,然后闯到内门里面,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中医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今天特别提醒大家,在进行古代研究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文字学的研究。

下面讲证。最早的《黄帝内经》是指病态,《黄帝内经》说的态是一个意思,到了唐宋南北朝时代出了一个繁体字,言字旁一个正字的“証”,后来延伸过来也可以当证明,也可以当一个证据。但是不懂文字学的同志认为这几个字没有区别。你说生病了,医生就要找证据,我把这些症状聚在一起进行理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病因,然后这是一个法。

中医不是不重视病,它更重视的是辩证。

只有通过这些证的辨别才能分析,这是中医必须引起重视的东西。一定要重视证的研究,要重视证的辨别。我看了一辈子病,非常重视证的辨别。

至于现在病症的运用,完全是可以运用的,你作为研究课题也可以研究,但在你的课题研究里面,如果你忘记了辩证,没有辩证,光是研究的结论得出一个方子的话,我看没什么多大的使用价值。中医不管治什么病,还是要注意它的个性。中医临床不是千人一方,是一人一方,所以重要的是找到它的个性,那你这个方子才更有针对性。

前几天我觉得身体不舒服,后来我注意到是感冒了。我说我感冒了,赶紧服药,前天就拿了两服药,到了昨天我感觉就恢复了,今天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你辩证辨的准的时候,一个感冒有时候两服药就好了。所以它有它共性的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找到它的个性。我们心脑血管病也要注意证的研究,对证的辨别。

6、注意运用医疗法则

也就是常说的治则、治法。非常广泛、丰富,法不胜数,方不胜多,这是数千年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后来我又补充了一句话:“临证如临阵”。古代这个病字不是指长病的人,是泛指打仗用的兵器。敌人血气方刚,病来的时候你要躲避一下,等到他信心不足了,再去打才能打胜。

所以古代讲淝水之战,那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当时就用了这个办法,虚晃了一枪。中医好多思想都是从用兵的思想和执政的思想得来的。医学这个东西是生生之道,第一个生字是养护的意思,第二个生字是生命,就是研究怎么样保护人体的生命。历来医学的举证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卫生部门和国家都非常关注我们卫生工作的发展和研究,也就是这个道理,这都是很重要的。

7、注意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实践中的运用

如果抛弃了中医理论,就等于没有了灵魂,这点我自己是讲过的。特别是五行学说,在我们的医学研究领域里也很少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但是我全部的精力,都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

我发现五行学说是一个时空概念,它对时间、空间及它们的运转规律,做了概括性的说明。一年分成春夏秋冬,从空间角度来说有一个东西南北中。有人说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循环论,但这是用一个概念来说明事物变化的原理。我们人与天地相应,人应该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之规律,古人就是用五行学说概括了这样的自然规律。五行学说是取消不得的,去掉了五行学说,我们中医就缺乏了一个工具。

地球生存了几十亿年了,老是春夏秋冬,这叫循环论?这是它自身的运转规律,怎么叫循环论呢?今年的春天和去年的春天一样吗?不一样,它都有些差别,今年的春天和明年的春天也不一样,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

比如南方最近涝,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都淹的一塌糊涂,可是北方又干燥的不得了,一点儿雨都不下,三十多度高温。这些东西都得灵活的研究、灵活的运用,不能用死规律,不能认为死规律就是一个标准。医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都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病人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另外有没有过敏现象,等等?这才是好的诊疗思想。

一个感冒病人问我,张老师你说吃几服药,我说我们当医生的从来不敢打保票的,因为病是千变万化的。确实有这种病人,觉得辩证也没问题,结果吃了不灵,第二天找上门来了。所以说我们当医生的,从来不要打保票,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把握,大话说不来,牛皮吹不得,还是要认真地看待自己的水平。

作为学科来说,它没有顶峰,作为一个人来说更是局限性很大,时代的局限性,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各种局限性局限着你。我们要夹着尾巴当医生。所以我每次看病的时候,都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还是要认认真真的去当医生。

当医生的要有人的思想,没有人的思想、没有爱人的思想,你没有资格当医生。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才能把医生当好,不是单纯医术的问题,这就是中医跟西医不同的观点。现代医学的研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现在医学不管西医中医,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另外我简单提一下阴阳学说。我做过中国全部历史文献的研究,阴阳学说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概念,绝对否定不了。它讲人的统一,讲一分为二,这是辩证法思维。大家千万不要忽视阴阳学说的研究和运用,不仅是要研究,而是要在我们的工作中运用。

这个阴阳不是具体的阴阳,是四经八卦里的阴阳,是抽象的阴阳。人都是有阴性阳性的,有好多病人时间长了以后由阳性变成阴性了。现在大家在研究过程也好,临床也好,一定要注意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要单提临床。我的想法就是无论什么场合,都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我们的老师一定得是个好医生,我们的临床医生一定要有丰富的理论,不然的话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必然的。

8、注意中医学是与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的传统文化多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原创医学

中医学是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多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原创医学,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军事、政治、音乐、人文、文学等学术,无不融于中医学之中,甚至从国外传进来的某些医疗方法或药物,也被中医化了。中医学并不是封闭的学术。

9、要善于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教训

要善于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要按着正当的方法去辨析,不可挑起无谓的争论,这样往往是无果而终。有很多的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无谓之争,打口水仗,这种行为对学术发展没有什么帮助。

10、学术的发展,要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第十个问题,学术的发展,要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若不以其自身规律则容易变异。我个人的意愿是终生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以上仅系个人从医七十年的点滴体会,言有不当,请为指正。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先生致力于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先后被卫生部指定为华北山东片古籍整理学术牵头人、学术评审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评审委员,承担和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等12部学术著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在中医文献学科的理论建设方面,先生撰写了百余万字的《中医古籍文献学》,为该学科的理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在经典医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经典医籍研究心得

《黄帝内经》的研究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渊薮,对其进行研究者代不乏人。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撰写了70余万字的《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一书(尚未正式出版)。该书对《黄帝内经》的作者、形成年代、流传演变及学术渊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

有关《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先生认为今本《素问》与《灵枢》当是取材于先秦、成编于西汉、补亡于东汉、增补于魏晋或南北朝、补遗于唐宋。

①取材于先秦。

《素问》与《灵枢》的引书中,有诸多与阳庆禁方书名称相同或相近者,如《素问·病能论》:“《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灵枢·寒热病》对经脉有“臂”、“足”之称,如“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此与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之称谓亦同。此可说明其引用的文献,必有诸多源于先秦之旧籍,或有的内容为汉以前之遗作。

②成编于西汉。

虽有人言其成书于战国或周秦时期,然汉以前今存文献,均无“医经类”之书的记载。另据《素问》、《灵枢》中诸多涉及于天文、历法、五行与五脏之文,均与西汉有关文献相吻合。确认其成编于西汉,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比较契合。

③补亡于东汉。

《内经》成书之后,经战乱之灾,必有所散亡。据钱超尘《内经语言研究》列举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八正神明论”、“离合真邪论”、“针解篇”,《灵枢》之“外揣”、“经别”等篇韵文的研究,发现东汉音和西汉音的不同。说明似此等文例,极有可能为东汉人所增补。或搜求遗文而加以补充,或全系新撰而成的篇文,惟今亦难详考。

④增补于魏晋或南北朝。

晋初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已言及《内经》“有所亡失”。而今存王冰次注本《素问》与全元起本篇目及《太素》相校,多出运气七篇大论。据王冰序云,似张公秘本中已有之。此部分内容,晋以前及《甲乙经》中均未论及,故其或当魏晋南北朝时所补。

⑤补遗于唐宋。

王冰注本缺“刺法”、“本病”两篇,然林亿新校正《素问》时,已有此二篇流传于世。林亿等观其文义,认为是后人依托,故未予认定。

根据《素问》、《灵枢》的内容,先生提出了中医的脏腑功能系统的新观点。其内容包括水谷传化之府、水液代谢之府、呼吸气化之府、营血循环之府、神志活动之府、生殖化育之府。如“水谷传化之府”,包括口、咽、胃上脘、胃、胃下脘、小肠、大肠、魄门等脏器,其中之水液,部分渗溢入于三焦、膀胱,另外通过脾的作用,共同完成水谷的运化。

《难经》的研究

《难经》作为解经之作,人们一直认为其所解之经为《内经》。先生认为《难经》所解之经似非《内经》。因为《难经》的设问之辞主要有三种类型:

  • 一是“经言”类,共有26难,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 二是书言类,仅有2难(第六十三、六十四难),均称“《十变》言”;
  • 三是径言类,即直接提出问题者,既不引经也不引书,共有53难。

在“经言”类与径言类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有些问题见载于《内经》,有的问题与《内经》文异而义同,有的问题则题同而义异,有的问题不见载于《内经》。如《难经·七难》言三阳三阴之至,《素问·平人气象论》有三阳而无三阴。另外《难经》十九难“脉有逆顺,男女有恒”及二十难“脉有伏匿”等,不见于《内经》。而《难经》十七难、二十一难所言“经言”之文,却见于《脉经》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根据这一情况,先生认为《难经》所解之经,有可能是《扁鹊内经》或《外经》中的部分经文。其中含有与《黄帝内经》相同者,其原因是扁鹊内、外经很有可能与黄帝内、外经同为托名之作,时人在编纂该书时,均使用了当时存世的相同素材,如经脉、刺灸等,故有些问题则可同时见载于两书中。

《针灸甲乙经》的研究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先生作为《针灸甲乙经校注》的主编,对《甲乙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5万余字的“校注后记”。对《甲乙经》的作者生平及成书年代、名称及卷数、版本源流、内容体例、林亿等新校正基本情况、对后世的影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甲乙经》版本源流及现存版本考析方面,先生认为《甲乙经》的传本系统主要有三:

  • 一是医统本,即《医统正脉全书》本;
  • 二是正统本,即明·英宗二年正统丁已重刊本;
  • 三是蓝格本,书末有“熙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进呈奉圣旨镂版施行”,现收入《东洋善本医学丛书》。

三本之中,医统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正统本尚未发现其刊本的有关资料,仅见少量残本,皆抄本;蓝格抄本为目前仅知的孤本。

在《甲乙经》新校正的基本情况解析方面,先生对其校勘方法及校记书写的条例进行了总结,对林亿等新校正给予了高度地评价。《甲乙经》新校正中:

①旁据他书互校者,计有260余条,其中据《素问》校者200余条,据《灵枢》校者仅24条。结合《素问》新校正引用《灵枢》较少,且特出“惜不全”之说,可进一步证实,林亿等所见《灵枢》传本残缺较甚。

②别本对校者,约有200余条。

③引注旁校者,约有130余条。

④属林亿等自按者,多为对经文或校文的说明及少数语词的释文。

⑤小字注文似非尽为新校正语。先生指出,认真研究和总结林亿等校书经验,对进一步发展校勘学理论和古医籍的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甲乙经》对后世的贡献,先生将其归纳为四条。

一是弘扬《内经》学术;

二是合三书,打破原经文篇序,使事类相从,易于寻览;

三是保留了《明堂》的基本内容;四是形成了针灸学术的经典性专著,不仅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国际上对传播中医学术,也有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著作的研究

在仲景著作的文献研究方面,先生根据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及古医籍的征引情况,对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传本、《伤寒论》的内容与体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伤寒杂病论》虽佚,然就今存古文献而论,当以《脉经》、《千金翼》及王洙所得旧藏本,或更接近原书内容。”

在仲景医方来源的研究方面,先生认为其来源有三:

一是源于汉人医学文献中。在仲景之前已有有名医方存世。

这从王叔和《脉经》中保留的不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数十首方名及《金匮要略》引“侯氏黑散”等方,似可得到证实。

二是源自师长之手。

仲景之学原有师承,如张杲《医说》云:“后汉张机……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太平御览·方术部·医二》亦有记载。

三是出自仲景个人。

仲景继承前人经验,结合自家体会,自制医方若干。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对方剂学贡献的研究方面,先生认为,仲景医方的类型有单方、复方、合方,其应用方法有内服方、外用方、导药方、坐药方等,其剂型有水剂、丸剂、酒剂、散剂、栓剂等。以上情况,反映出汉末方剂的发展,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经典医籍指导临床实践

先生的祖父士洲公、父亲树乾公皆为当地名医,受其熏陶,先生自幼酷爱医学,勤于书卷。在临证之余,喜读经典医籍,兼及经史子集,涉猎极广。在数十年的古医籍整理研究过程中,更是饱览群书。先生常以经典医籍的理论为指导,从前贤的论述和经验中受到启迪,临证遣方用药,每能获效迅速。如在“呼吸系病诊治一得”一文中,先生对感冒、咳喘病证的论述及诊治经验,既反映了先生深厚的理论功底,也反映出经典医籍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意义。

根据经典医籍确立治则与治法

有关感冒的治法,前人多有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伤寒论》提出的解表发汗诸法及方证等,均为要法。

解表之法,有辛温、辛凉之别。先生根据《伤寒论》太阳病篇第96条小柴胡汤服法:“温覆微汗愈”,阳明病篇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身濈然汗出而解。”基于上述两条经文,先生认为“感冒早期,或无汗,或汗出不彻者,必尽快求得汗出。”以此为病邪谋去路,发汗只是手段,祛邪才是其目的。发汗之药,必以轻开宣发为是。若是沉降重滞者,则有碍于发汗。

凡遇感冒强令热退而外邪不解,常感周身不适者,先生常以小发其汗法治之。师法于张仲景《伤寒论》桂麻各半汤与桂二麻一汤等小发汗剂之意。

痰饮咳喘,以秋冬季为甚,重者常见面目浮肿,倚息不得卧,痰稀或粘滞不易出。先生治疗此病,遵从仲景《金匮·痰饮咳嗽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小青龙汤为主方。并提出治疗本病的四条原则:一是治本病以“温化”为主,尽量少用苦寒类药,以本病重在促进肺气之布化,寒则不利于阳气的温煦。二是小青龙汤中干姜、五味子、细辛三药,至关重要。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敛,正可助肺气之开阖作用。细辛性味辛温,《本经》谓“主咳逆”,《别录》谓“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故特适用于慢性痰饮咳嗽。三是凡心肺气虚者,不可用麻黄,喘可用杏仁。此正仲景所谓“麻黄发其阳也”。四是凡有水气泛滥,可加桂枝、茯苓,以化气利水。

研读古籍,辨识今误

当今治感冒之方,多以辛凉平剂银翘散为主,但有感冒初期过用苦寒重剂之弊。先生结合古医籍所论,首先对方源出处及前人组方用药之意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今之治感冒者,时见起始即用大苦大寒之药,既违前哲遗训,又不合乎病情。”据先生考证,银翘散原系吴鞠通根据叶天士先生治温病初起之病案用药组合而成。《临证指南医案》虽于风温、温热两门中,发病初期有用此法的案例,但在风、寒两门中,治外感初起尤以辛散为主。

今人治感冒,多有在感冒初期,于辛凉解表药中大剂量使用大青叶、板蓝根者。然考之古医籍,大青叶之药用方,如《千金方·伤寒》有五首方用大青叶,乃治腑脏温病阴阳毒等病;《外台》卷一诸论伤寒方有大青叶,亦属主治伤寒温病有热毒之方。板蓝根之组方,今见于《医方集解》普济消毒饮,云“治大头天行,初见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先生认为此二味药,味苦性寒,与治外感初起宜从表解而用辛温或辛凉之法,颇难协调;且其味甚苦,易伤胃气,性寒则沉降,不利于发散。若用量偏大,时见用之不当而引起某些坏证,当审慎注意。如此研读古医籍,对临床辨证用药颇有指导意义。

经典医籍作为中医药学术的渊薮,是前人临证经验和医学成就的系统总结。历代医家无不习读之,并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迪。要想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更不应该忽视经典医籍的作用。邓铁涛老曾呼吁:“为了更有成效的创新,全国中医,特别是中青年中医,都先来个大温课,重读四大经典与历代名家学说,以提高临床和理论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中医学与21世纪的最新科技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才能闯出新天地,才能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新贡献。”

养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包括养形与养神两个方面,而养神尤为重要。神虽寄于形,然形常随神而动。故神伤者,形难健。故必寓养于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凡事顺其自然,衣食温饱而足,适寒暑,节哀乐,劳逸适度,动静结合,再辅之以必要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则长生虽不可及,而长寿亦能有望。

——摘自国医大师张灿玾《养生琐谈》

国医释读

张灿玾教授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将其融入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不能专门为了养生而养生,换句话说,既是“无养生”,又是“随处养生”,这主要体现在一种生活态度与习惯上。就张教授本人来讲,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养生法:

1

勤于读书能养神

张教授认为,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智慧的源泉,同时,也是养神的良策。作为一个现实的人,要想解除诸般烦恼,莫过于求知,而读书是求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了知识,就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能够妥善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减少思想上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精神上自能得到一定的宽松和安慰,起到不养而养的作用。

2

多多培养爱好

张教授爱看戏,爱听音乐,并且学京胡、二胡、笙管、笛子、唢呐、小提琴、口琴以及锣鼓等多种乐器。除此之外,他还不断发展了多种爱好,如书法、绘画、诗词、篆刻等,均有涉猎。他不断利用这些爱好,使精神负担得到缓解,减少疲劳,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

3

顺应气候的变化

张教授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气候变化,随时调整衣着,尤其注意保暖,如遇感冒,立即服药。所以,每当外出时,他必随身带着足够的衣物和防治感冒的药。

4

生活适度不贪求

张教授饮食以清淡为主,五谷杂粮皆用,饮食以蔬菜为主。他青年时期虽饮酒,但不成癖。很少饮茶,以凉白开为主。不偏食,不贪食,不吃零食。衣着不求华美,只求四时可更换为足。在市内一般不搭车,坚持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以活动关节。住处不求豪华,只在工作方便。保持简朴,唯行俭约,既不丧志,又可养形。

5

学会忙里偷闲

张教授认为,人的精力与体力有限,要想以有限的体力与精力完成无限的事业,就需要合理安排、科学调节。他在青少年时期,农忙季节下田劳动,都带一本书,在休息时读。工作忙碌时,利用休息时间可读一点提神的书,阅读专业书劳累时,可以改换专业外的书。兴趣的交替,兴奋点的转移,日久自成习惯,既不劳累,又可学习。

6

能忍方能安

对于家庭琐事,张教授一贯采取“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态度,不给自己徒增烦恼。在社会活动中,凡是非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也往往以忍让为上。所以,他从未有过人际关系过度紧张的情况。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身心不快,也是一种养生之法。

健康回音壁

张教授的生活养生法,最突出的就是“养神”二字,这与传统中医养生理念一脉相承。传统医学认为,“神”在人的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养生首先要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0)

相关推荐

  • 吻过中基——绪论

    绪论 - New Arrival - 01 New 中医学的概念(了解) 中医学是强调以临床实践为主,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是专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的理论. ...

  • 中医拨乱(16)|再谈废医存药

    现代中医研究中的废医存药思路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 最大的因素就是没有真正的继承中医的精髓,不知道中医到底说的是什么,只知道可以治病,但是怎么治病不知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在西医面前就容易出现盲 ...

  • 张灿玾:中医的十大诊疗原则

    我热爱中医,到了七十岁以后,对中医的感情更深了,对中医体会得更加深刻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创造了这样一门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身为中医人,我永远忠于中医,但我也 ...

  • 【中医的“十大胃病”病症,建议收藏!】 ...

    【中医的“十大胃病”病症,建议收藏!】 ...

  • 老中医总结十大疾病常用药, 有了他不用总往医院跑, 值得收藏

    点击加载图片 1.气血不足--归脾丸: 适用于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2.月经不调--补中益气丸: 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

  • 【驾考科目三】考试中必须遵守的十大“通关”原则,学员少看一个都可能会挂科!

    科目三主要考察学员在实际道路上对不同路况的驾驶应变能力,共计16项,虽然难度不大但处处是细节,对眼.手.脚的协调性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在考试过程中,学员必须全身心投入,随时注意观察复杂的路面情况.听起来 ...

  • 老中医总结十大疾病常用药,有了他不用总往医院跑,值得收藏

    老中医总结十大疾病常用药,有了他不用总往医院跑,值得收藏

  • 老中医总结十大疾病常用药,有了他不用总往...

    老中医总结十大疾病常用药,有了他不用总往医院跑,值得收藏 1.气血不足--归脾丸: 适用于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2.月经不调--补中益气丸: 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不调 ...

  • 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建立自己的十大交易原则

    对于大多数有兴趣成为成功交易员的人来说,花几分钟在网上看看诸如"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和"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教诲就足够了,而新手却往往只想知道怎么样赚 ...

  • 戴维斯的十大投资原则

    在福布斯400名富豪当中,从来没有一个是因为投资了高科技成长公司,而发大财的.要么是盖茨这样的创业者,要么就是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很少有基金经理是靠着做科技成长股,而成为明星的. ...

  • 中医流传十大经典名方

    一.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 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