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400法——癃闭四法

癃闭四法

小便点滴而下为癃;小便涓滴皆无为闭;小便淋沥涩痛为淋。三者表现不同,应当鉴别清楚。癃与闭,只是程度轻重的不同,其致病原因很多,但究其病机应当考虑三焦气化不利。《内经》指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若膀胱气化失职,则成癃闭之证。若其他有形的东西阻塞尿道,如结石、肿块等,须检查清楚,辨证施治,才能达到目的。

(一)宣畅肺气,导热下行,以解癃闭

肺经有热,上焦之气不行,上见咽干烦躁,口渴欲饮,呼吸短促,下见小便癃闭不下,脉弦滑,苔黄腻。用宣肺以开天气,导热以利水道方法。

苏叶6克  杏仁9克  淡豆豉12克  炒山栀6克

加减法:

若过服寒凉利尿之药,苔见白滑,胸部满闷,两脉弦涩,神气呆滞,自觉乏力。当停寒凉通利之药,改用本方以调和升降,宣畅气机。

若过用寒凉利尿,耗伤阳气,症见汗出乏力,阵阵心悸,舌胖淡而脉虚濡,甚或沉取细弦而小者,宜加宣肺温中之品。药如麻黄3克、杏仁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生黄芪15克。

若利尿伤阴,而见舌绛口干者,可改用西洋参3克(另兑煎)、天麦冬各10克、五味子10克,切不可再用利尿之品。

(二)补中气扶脾阳,求其化气利尿

脾阳运化失灵,三焦不得通畅,胸中满闷,肢体酸沉,一身乏力,小便不爽,脉象濡缓。以温运脾阳方法,俟天气开而地气通。

黄芪12克  党参9克  升麻3克  柴胡6克  白术10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

加减法:

中气不足,脾阳不振,三焦不畅,必须补中气以促气化,俟气化行而三焦畅,小便自利。

若兼肝郁气滞时,当佐以调肝解郁之品,俟其郁解气行,则三焦自利。

(三)宣温命门,补下元,小便自通

肾司二便,主前后二阴。由于肾阳不足,命火衰微,二便失司,而见面㿠身肿,下肢清冷,神气怯弱,小便点滴难下,舌嫩苔白,脉象沉细。可用温补肾阳方法。

附子10克(先煎)  肉桂3克  熟地12克  山药30克  山茱萸10克  芡实10克  茯苓10克  五味子10克

加减法:

若兼中气不足,当加黄芪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草10克。

若兼肺气郁闭,三焦不得宣畅,可加杏仁10克、苏叶梗各6克、防风6克,以畅肺气而利三焦。

(四)甘寒育阴,苦泄折热,化气利尿

肾阴不足,虚火内炽,五心烦热,小便点滴难下,脉细数,舌干绛。可用甘寒育阴,苦泄折热,化气利尿方法,仿滋肾通关丸意。

知母6克  黄柏6克  生地12克  茯苓10克  肉桂3克

加减法:

若肾阴不足,而邪热不重者,可减苦寒之味,加阿胶10克(烊化)、玉竹10克、沙参10克、海参3克(先煎)。

若有肝经郁热时,参用调肝折热方法,可于方中合入丹栀逍遥散化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