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邢台百泉
邢台百泉位于邢台市和邢台县境内京广铁路两侧2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泉出无数,故名"百泉",有百泉、珍珠泉、韩家泉、银沙泉、达活泉等15个泉群。泉群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冲积扇上,地下隐伏大片喀斯特分布区,溶隙、溶洞发育,地下水丰富。泉群东部为邢台断裂,断裂地层及其上部所覆不透水或弱透水沉积物,成为地下水东流的阻水隔墙,泉区内新华夏构造强烈,构成一系列大、小断层和背斜,形成有利于地下水运移通道,丰富的喀斯特水大部以上升泉形式出露地表,部分表现为下降泉,并有自流泉10余处。泉群水量丰富,水质好,矿化度均小于500毫克/升,为重碳酸盐钙型或镁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水温常在17~18℃左右,冬温夏凉。泉水虽具有年际间的周期性变化,但年内动态变化较稳定。
泉水主要靠降水补给,泉群补给区范围大达130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550余毫米。此外,泉群西部2000余平方公里的地表径流汇流区亦为泉水的重要补给来源。由于流经该区的北洺河、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小马河等汇集地表径流,至泉区西部潜入渗漏区形成地下径流,受邢台断层阻隔,而富存于泉群储水构造中。泉水以激流或沸腾形式喷出地面,高约半米;水色或明亮如玉,或水沙齐蠕。早在宋咸平年间(998~1003),即在达活泉建亭、植柳,与银泉相映,"为一郡之胜"。1950年以来几经疏浚,辟为达活泉公园,建有郭守敬纪念馆等。1975年又疏通百泉、南、北葫芦头、和尚泉和珍珠泉,通过七里河连通为人工湖区,并为农业灌溉的水源,紫金泉则为邢台市工业和民用水源。
泉城邢台,历朝历代都留下过诗词和传说。"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邢台周围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涌百穴,其数量之多,涌量之大、水质之佳、景色之美,堪与济南媲美。邢台"百泉"由百泉坑、葫芦套、黑龙潭、达活泉、金屑泉、紫金泉、珍珠泉、喷玉泉、狗头泉等15个泉群组成,终年喷珠吐玉,故称"百泉"。
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种宝贵水资源。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水源,同时还以独特的形貌声色美化着大地,美化着人类的生活。华夏民族在对泉水的开发利用与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泉文化",包括对泉的开发、利用、保护、崇拜、观赏和讴歌赞美等内容,成为中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文思泉涌"、"泪如泉涌"等。在古邢台八景之中,有一半与泉、与水相关--达活名泉、柳溪春涨、鸳水灵井、玉泉夕照
河北邢台的百泉灌区,元明以来就一直以灌溉之利造福当地百姓。元代著名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曾在泉区开渠引泉,灌溉农田,通舟行船。至明代中叶,泉区渠系更加发达,仅引水闸就达30多处,灌田5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泉经过多次治理,一度成为邢台一带重要的水源地,引泉浇地达40万亩,使这里成为旱涝保收的"冀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