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反思:一堂“没有上完”的课堂评价课

近期学校组织进行每学期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也是检验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此,自己在课前做了精心周密的准备,为了回归课堂的真实性,没有在其他的班级做任何的演练,没有任何“作秀”的成分,直接进入课堂授课,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真实性。

下面结合课前的设计思路以及本节课的实际学习效果,进行如下反思:

反思1:课堂教学应该考虑教学进度还是学习接受度

“光的折射”是光现象中的难点之一,本节课涉及三个知识点: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光的折射特点;3.运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现象。其中“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完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完全可以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采用上述做法可以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进度,以往的教学大多数的教师也是这样处理的。可是一堂课的优劣评价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学生对于学习的接受度。

在本节课中原本设计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显得不够熟练,动手能力不理想。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保护孩子探究的兴趣和成就感,自己没有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终止学生的探究过程。相反,自己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由于在这个过程使用的时间超出了最初设计的授课时间,最终只是完成了两个知识点的学习。至于运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这一环节只能留到下一节课和学生继续学习。

虽然由于考虑学生的接受度,本节课没有按照计划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可是自己并没有为这堂“没有上完”的课堂评价课感到遗憾,相反为自己的做法感到欣慰,毕竟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的不是自己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更多应该考虑学生接受了多少。

反思2:我们给了学生多少动手操作的机会

今天这节实验探究课也让我一度深入了沉思,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为何越来越差?

联想到10月20日至21日在济宁市曲阜杏坛中学举行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2013-2015规划项目《快乐的启蒙化学》研讨会。期间,张志勇副厅长做了题为《让科学教育回归实验室》的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当今一段时期科学教育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实验室开出率低;二是“讲实验”成为科学教育的主流;三是教师教学生实验能力不高;四是实验教学的环境条件差。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以及实验员的素养亟待提高。为此,张志勇强调,回归实验室是科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反思我们的实验教学又有多少是在真正进行科学探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探究只注重结果,而忽视探究的过程。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是考虑学生是否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然后就是继续实验的习题训练。这样做往往忽略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学生对于出现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很好的思维度。

2.有的探究只是在走形式

通过听课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所谓的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真正在进行探究,有的只是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被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回答实验现象。这样的探究是虚假的,只是在走形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是在空谈。

这样的所谓课堂探究为何是一种形式,主要还在于教师只是在考虑自己的教学进度,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可以达成。

其实我们的课堂又有多少为了教学进度,却让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值得好好反思。

今天看了《中国教育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进度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指标。当所有课堂的教学进度都保持为100%时,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就普遍降下来了。学生学习接受度的下降,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普遍感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最终丧失了兴趣与信心。

的确,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为何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一天天加重,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越来越低,厌学情绪在校园不断蔓延,不得不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考虑过学生的接受度?

让我们的教学进度慢一点,等等学生的接受度,只有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度配合默契,才会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

  • 新课程改革,想说爱你真不易

    张智祥.赵春霞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之福.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我们都可以说教师 ...

  • 课堂教学的“技术问题”

    李炳亭 谁见过儿童讨厌游戏? 当儿童的学习热情被教师激发出来之后,请问,学习对儿童而言,是枯燥无趣的吗?所以,今天的儿童未必个个是厌学的.而所谓厌学,极有可能是厌恶你的课堂.换个教师试一试,为什么学生 ...

  • (原创)教学随笔:一堂“没有上完”的课堂评价课

    近期学校组织进行每学期的期中课堂教学评价,这也是检验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此,自己在课前做了精心周密的准备,为了回归课堂的真实性,没有在其他的班级做任何的演练,没有任何"作秀" ...

  • 一堂“没上完”的课

    祖庆老师在<我的败课史>一文中,提到"于永正老师到新疆上课,遇到一班学生怎么提问都不回答的"那节课带给自己的巨大意义. "于老师心里有学生,因此,他把协助当下 ...

  • (原创)教学反思:“水膜成像”让课堂“活”起来

    2013年暑假远程研修期间,有一份优秀作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助学团队研修期间,李强老师撰写的<水膜成像的太空之旅>研究性学习设计,让所有参加研修的老师眼前一亮,李老师很好地利用太空授 ...

  • 一堂播放上亿次的哲学课:生命中最重要的4件事

    博雅人文 有情怀 求深度 爱智慧 5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教学反思】讨论课上的“意外”设计

    从2008年至今,13年从教,"讨论"始终占据着课堂的大段时间.尤其是习题评讲课,尤其是高三年级的课. 小组讨论的人数.方式.组成.评价.展讲员的要求,小组积分制,当这些从无到有, ...

  • 《变形记》教学反思(上)

    上卡夫卡的<变形记>缘起于去年部编本新教材的试教,当时我将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蒲松龄的<促织>进行对比教学,中间在X-Reading读书会跟我的小伙伴又分享了一次, ...

  • (原创)教学随笔:“水能和风能”教学反思

    "水能和风能"是机械能的实际应用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很大,下面把本节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梳理和反思: 得: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感觉有以下几处亮点值得进行反思总结一下. 亮点之 ...

  • (原创)教学随笔:“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机械能及其转化"是"动能和势能"的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本节教材由演示得出动能.势能的转化:由"想想议议& ...

  • (原创)教学随笔:“势能”教学反思

    "势能"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种机械能,本节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又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和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最后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