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为什么不能“我都要”?
近年来高刷新率已经取代了过去的「DC调光」,成为除iPhone外旗舰手机的刚性指标。根据旗舰手机技术下放的产品理念,手机品牌也陆续将高刷新率屏幕带到了中低端手机上,让中低端手机也能拥有类似高端旗舰手机的流畅体验。
但受成本与产品定位的影响,这些有着高刷新率屏幕的中低端手机通常都只能在高刷新率与高分辨率之间做选择题:高刷新率的加入意味着手机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以往大家「看不上」的FHD+,甚至是720P的HD+屏幕。
比如一加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一加Nord N100,就采用了6.52英寸1600×720分辨率的90Hz屏幕,可以说整片屏幕就只剩下90Hz这一个卖点。三星在海外市场推出的低价手机Galaxy F12也采用了相同的90Hz 720P屏幕,可以说把「成本控制」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但用刷新率换分辨率,真的值得吗?
刷新率能带来「流畅体验」
我们先来看看采用「高刷低分」能为品牌带来什么。首先,高刷新率屏幕能大幅提升手机的流畅程度,即使手机配置再怎么低,整体运行效果也能做到「蜂蜜般流畅」。
与过去常见的60Hz屏幕相比,90Hz的屏幕额外加入了50%显示信息,让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延迟从0.016秒降低至0.011秒,无论是手机交互的动画,还是游戏中快速调整视角后的画面,在高刷新率屏幕下看都更为灵敏,给人一种手机运行效率变快的错觉。
而在旗舰芯片产能短缺的2021年,只要换一片屏幕就能让手机「看起来更快」,手机品牌自然是乐意至极。于是在手机品牌的宣传攻势下,高刷新率已经取代了过去的高分辨率,成为了中端手机的金字招牌。各品牌的高刷新率中端手机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在电商平台大展身手。
不过大家要搞清楚一个前提,高刷新率屏幕其实并不能提升手机的运行速度,也不能让手机运行「更流畅」。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看,高刷新率屏幕甚至还有可能「拖慢」手机的运行,但为什么高刷新率的手机看起来就特别顺畅呢?这里我用一个夸张点的例子举例:假设你的手机打开某个App需要1秒的时间,在你点下这个App的图标后,手机后台开始加载App,并在前台播放打开App的动画,1秒后正式进入App主界面。
在60Hz的屏幕上,打开App花了1秒,手机需要渲染60张打开App的动画画面,并以一秒60张的速度在屏幕上播放。那在120Hz的屏幕上又会怎样呢?可能有人会觉得120Hz的屏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播放完打开动画的60张图片,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手机打开App所需的时间并不取决于你的屏幕播完动画需要多长时间,只取决于手机加载资源的速度。刚才说过,这个App打开需要加在一秒钟的资源,这意味在120Hz的手机上,手机需要渲染并播放120张动画画面,才能填充这一秒的加载时间。而这额外多出来的画面,最终还得让手机在加载资源、打开App的同时渲染。
高分辨率也有致命缺陷
高分辨率屏幕也要面对自己的独有的问题。首先,高分辨率屏幕意味着手机每一帧都需要更长的渲染时间,理所当然地会拖慢手机的运行速度。
除此之外,高分辨率屏幕也会带来额外的续航压力:对LCD高分屏来说,高像素意味着更密集的像素点,更密集的像素点意味着LCD背光更难穿透手机屏幕,需要更高功率的背光板才能实现原本的屏幕亮度。即使是OLED高分屏,额外的像素点也需要额外的电量驱动,功耗提升难以避免。
另外,高分屏对手机的显示驱动也是不小的考验:在软件或视频没有适配高分辨率屏幕的情况下,因1:4显示模式的原因,素材的锯齿感会更加明显。
总结
尽管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屏幕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手机品牌回归曾经的低刷新大果粒。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两者都是屏幕素质的重要指标,如何结合两者的优势,避免顾此失彼,才是品牌更应该考虑的事。
针对刚才提到的高刷新率消耗额外资源的问题,最新的LTPO屏幕技术让手机屏幕可以调整自己的刷新率,让屏幕刷新率能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有张有弛做到真正的动态平衡。动态分辨率技术也让手机可以根据当前的显示内容调整自己的渲染分辨率,搭配OLED可以在不改变物理分辨率的情况下降低手机芯片的压力,提高手机运行速率。
在我看来,高刷新率与高分辨率从来就不应该是一道单选题。作为一个PC玩家,分辨率与刷新率两手抓的情况比比皆是,电商平台上大量的2K144屏幕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但考虑到大多数用户都分不清「顺」和「快」之间的区别,可以预见的是刷新率与分辨率这架天平还将继续朝着刷新率的方向偏移。我也只能希望大家在挑选手机时能擦亮双眼,根据自己的需求好好平衡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占比,不要跌入「120Hz流畅体验」的陷阱中了。
汪峰监制的耳机又来搞事情,FIIL T1 Lite是FIIL今年的性价比之作。全新的蓝牙5.2技术,连接更稳定,延迟更低。比上一代FIIL T1X更强的音质,三频均衡,听各种风格的音乐都有不错的表现,比Airpods的“白开水”要好听得多。更重要的是,原创的设计在如今千篇一律的“致敬”中显得尤其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