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源现身周课堂,群体晚宴说信诚
轩源一直关注着小珠教拳的进展,下课后不久,他就打来电话询问上课的情况。小珠将这三节课的效果讲了讲,轩源表示满意。
“小珠,下节课,我也来看看吧。”轩源考虑后说。
“看看伟城、小明等师兄弟那晚可有时间一聚?”
“好的,师父,我和他们说一声,看大家可否一起聚聚。”小珠高兴地回应。
小珠即在群里与大伙说了这个打算,小明马上说参加,其他的师兄师姐也是热情高涨,很快就说好了课后在哪里吃晚饭,并订下房间。
转眼又到上课这天。小珠与轩源约好了在地铁口等,一起过来上课。
学员们对轩源的到来当然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轩源向大家问候,与大家说一说他对太极拳的感受和对众人的寄望,强调了几个基本点:中轴的拉紧;收胯下坐;翘脚尖;委中撑等等,强调初学阶段,一定要能将虚实清晰。
然后让小珠接着讲。
小珠先带大家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接着讲揽雀尾,动作讲完,带打了几遍,便把时间再交给轩源。
轩源鼓励大家好好坚持下去,不但在身体健康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展开推手活动,更增添太极拳的趣味性,将拳理落实于具体,三者一体才是太极拳的全部。
继而与小珠搭手打轮,介绍推手的基本特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再让现场的人士与他互动,轩源所表现出来的松空平衡,让在场人士气氛骤然活跃,特别是几位男士,主动要求感受一下,轩源则越讲越高兴,时间已过,群里小明问了几次:“小珠,下课没有?”
小珠:“下课了,但是师父和学员互动频频,还没走呢!”
小明:“就知道是这样!师父一讲拳,就什么都忘记了!”
大家对轩源的精彩演绎致以热烈的掌声,这节课才停止。
路上,轩源与小珠加快脚步,到达餐厅包间。推开门,伟城、小明、阿深、阿生、明昊、敏和、诗婕正是聊得热闹,见轩源、小珠、小志来到,又是一番热话,敏和请轩源坐好,大家一一落座,诗婕已叫起菜……
小明在轩源身边,斟上热茶,便问:“师父,玩得开心吧?”
轩源笑:“哪里是玩!是上课呀!你不是要吃就是要玩!”
小明被嗔着,一脸傲娇:“师父教的,我只记着好好吃好好玩。师父您就好玩了,我好饿!!只好吃点花生米……”
伟城则问:“师父,看过那里的人学得如何?”
轩源说:“他们对太极拳有点兴趣了,小珠这几堂课带得不错!但是你要注意,要在一个主框架中论述太极拳,不要太过追求小技小法,那样很容易将学拳的方向偏离。”
“如心中要建立起太极球的模型,身体不要妄动,合着太极球的旋转规律而动,这样大致不会练偏。”
小珠说:“师父,这建球模,我也强调了几次,只是他们都顾着记动作,这个心意未能领会。”
伟城:“多练基本步。”
轩源:“单位机关组织学拳,能学成的不容易!一是拳不是他自己求的,来得容易难珍惜。二是再怎么聪慧的人,都要去磨练的,学拳容易坚持难。三是畏难情绪,遇到困难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轻易放弃。四是好高骛远,这个山头还未攀上就望另一座山高……我们力求每节课都是尽心尽力,尽量推动。至于其他,不能执着。”
这时小珠收到学员发来的刚才上课的短视频,小珠转发上群,阿深边看边点头:“这样教好,口令很清晰,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伟城、小明也说好,这让小珠心更定,更有信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话时,几道菜已摆上来,小明马上夹块鸡腿放入轩源碗里:“师父辛苦了,师父吃块鸡……”
轩源说:“让大家久等了,快起筷吧!”
吃过一轮,小明吃得满意,摸摸肚子,舒坦了,正擦嘴,轩源面向他问:“小明,我想请教一下你,什么是架子?”
小明一时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样问?”
轩源道:“上周南安杨旭、薛锋过来,你和薛锋推手,你说他的架子散了,要他保持架子不要散。薛锋过后问我:'师父您说零状态,我以零状态去应对,小明却说我架子散了。不是零状态吗?怎么又来个架子?我有点保留意见。’所以现在,我向你请教一下,什么是架子?”
小明嗫嚅着:“我的意思是,他的结构丢了,散了……”
轩源严肃说道:“我们的思维,都错了!既然已知零状态,却在拳中推手中还在想我怎样做?对方这样来,我该如何破解……等等这些,又比如某位师兄,说他明白了什么是零状态,但一与人说拳,又回到开胯、落胯上,只是嘴巴相信,实际还是他自己的一套。”
“又比如小明你说的架子,或结构,不要丢架……本来就是零状态,怎么又来一个结构?不平衡只是因自己脱离了零,不平衡也有自己为了平衡去做平衡!我们很多人就在这点上入了他途了!既然信它,就纯洁地相信!”
“纯洁地信,就如信佛,一心向佛,念咒也是。你只是信佛,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凡有目的而信佛,继而执着在某一种形式上,烧高香啦,放生啦,念咒啦,吃斋啦……如果不是内心一种真诚的认同,那些形式便只是一个虚幻的想像。虽然也会自觉求得一些自己想求的东西,可是待这福分尽时,还是会与普通的众生一样,坠入六道,苦海挣扎!”
“所以啊!要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念,可有变化?还能持否?我之前说的四点:一,向圣人学习;二,忏悔;三,感恩;四,真疑在前!要不断拷问自己所究的真相、本质,是不是一心不乱?是不是没有动摇?而不是'我认为这样’,'我觉得那样’,'听谁谁说这样’……”
“真理太简单,简单到没有人信!就如在大学讲堂里,问大家一加一等于几?这读了那么多书的人,反而不如小学生那样应声而答。因为他们觉得太简单了,怎么可能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于是不断思考妄作,非要证明一加一不等于二!”
“太极拳也是这样!按零状态去执行,大家一听之下觉得有道理。再想,又不是了!怎么操作?怎么零?是不是要通过基本功呀,结构呀,架子呀,整劲呀……越加越多,越来越复杂。”
“那些基本功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脱离了零去研究基本功,脱离了零去找零,怎么能找得到?!那究竟怎样才做到?你心念不诚,杂草丛生,怎么可能做到?你信佛,佛就在前方引领着你走,你走的方向不是你选择的,是你切信了佛,自然受到佛的牵引而走的!这个动作,你切信零去做,不是你做零,而是零引领着你如此而已。”
“我前两周因为吃多了,又没休息好,而染恙。病中看到《阿弥陀经》的一段: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我突然明白到,切信、诚信之力量!念阿弥陀佛,此中含有万千无量信息,一应万有,法外不求。即如零状态,零中已包含所有,念零、想零、合零,就有了,但是人心庞杂何时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伟城在小珠身边,轻轻提醒:“小珠,你现在教拳,教拳很易落入执着的,而且为了教学效果,会迎合学员,不知不觉就偏离了。师父讲的这番说话,要记住呀!”
小珠点点头,心里对自己说:“一心不乱,我自己能一心不乱吗?虽然自感比起过去,已静定了许多,坦然了许多,但还有界限有天花板。现在拳与推手的进步缓慢,也一定与这心力有关。打拳时有没有真诚地相信,让零去引领我,或者说让师父引领我,去演绎这个过程呢?”
又见轩源虽严肃,却无责怪之嗔色。众人虽敛声,内心尤敬重。小珠想:“如果没有共同的方向和信念,这种气氛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群体没有精神的高度,只是形式聚合,那也只是个空架子,徒有热闹。一个群体最有活力的表现,是其中的每个人,能不能进步和向前走。这需要自助,和助人……”
“身边或远方的这些对拳有共同追求的人,他们的境界虽各有不同,但一旦踏上这个路程,他们即无分别,都是同行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趋简单,也趋于零。极乐世界,无分别心,在此也可以见印。大家为同一个方向,无分彼此、高低。同道者,道也乐之。那么,我和学员之间,也是没有高低上下的,一旦同道,只是路上的先行后发罢了,这种关系透明,也自在。”
席间,轩源和众师兄,再掀热议,欢喜连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