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五)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6.05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02

   释  解      

孔老师说:“仁德大道,至简至易,因此行仁之道首要在简,简就是'仁之为人’的'仁’。为政尚仁,仁则易从,行事自然洞察简明,不烦不扰,合乎仁德中道。要让仁德之道常存于心,就必须修炼自己的省几察微'内自讼’的好学工夫。这种工夫是深藏于内心的自觉,外人是难以体察到的。比如,颜回是一位能安心守仁境的人,不随情志而离仁,'内自讼’工夫成就了他的仁德境界。但是要考察他的仁德境界,也只能从他的言说和行为之中来考察。我考察了他三个月没有发现他有违离仁境之处,我只能说'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的弟子还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往往只能做到或日或月不违离仁境罢了。因此对仁德境界的考察,需要通过长期的审察其言说、容色、行为,并将重点放在审察心灵动机之上。即使这样,也只能得出一个暂时可能达到的结论。”

03

   释  字     

余(餘

《说文》:餘:饶也。从食余声。以诸切。

《玉篇》:餘:与居切。残也,饶也,非也,皆也。

汉字“餘”从食余声。“余”从人从禾,上面像盖子,下面是禾。本义是食物过多,超过需要,把剩下的粮食保存起来。引申为剩余、多余、其余之义。

《说文》: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凡至之属皆从至。脂利切。𦤳古文至。

《玉篇》:至:之异切。极也,通也,善也,达也,大也,到也。

汉字“至”甲骨文上部是一支箭,下面的是靶子一横,至就是箭射中靶心。《说文》释为飞鸟从高下至地也。本义是到达目标,引申为极致、极、最义。

04

   素  说      

前面连续两章通过具体事例让弟子把握“行仁”之要的实践工夫,通过“子华使于齐,原思为之宰”的记述,让弟子从“君子周急不继富”中明晰圣人俭约吝啬、周济普惠的用财之道;通过对冉雍的评说,让弟子从“山川其舍诸”中明晰圣人唯才是举、德行第一的用人之道。为了使弟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更好地把握住“行仁”之要,教导弟子需要在“好学”、“内自讼”之中修炼自身的仁德境界。本章通过对弟子颜回仁德工夫的考察,让弟子把握“仁”与“行”的关系和次第,明晰圣人观言视行、察安审仁的识人之道。老师说:“仁德大道,至简至易,因此行仁之道首要在简,简就是'仁之为人’的'仁’。为政尚仁,仁则易从,行事自然洞察简明,不烦不扰,合乎仁德中道。要让仁德之道常存于心,就必须修炼自己的省几察微'内自讼’的好学工夫。这种工夫是深藏于内心的自觉,外人是难以体察到的。比如,颜回是一位能安心守仁境的人,不随情志而离仁,'内自讼’工夫成就了他的仁德境界。但是要考察他的仁德境界,也只能从他的言说和行为之中来考察。我考察了他三个月没有发现他有违离仁境之处,我只能说'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的弟子还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往往只能做到或日或月不违离仁境罢了。因此对仁德境界的考察,需要通过长期的审察其言说、容色、行为,并将重点放在审察心灵动机之上。即使这样,也只能得出一个暂时可能达到的结论。”本章通过对弟子颜回的仁德境界的考查,让弟子明晰行仁实践的识人之道。

本章需要注意“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心三月不违仁”是指对颜回内心的审察,审察结果是在三月之中没有发现其有违离仁境的地方。注意这里的逻辑次第:由三月不违仁,并不能得出“颜回只能让心处在仁境之中三个月”的结论,因此许多人为了这个违背逻辑常识的推论,曲解或过度释解“三月”。其实结合前面几章教导的次第,本章是孔子教导弟子如何识人和察人的。识人察人,特别是对“仁德”的省察,是不能通过经验层面的考察就能轻易得出结论的。因为在孔子心目之中,“仁”是一个上位的非经验的概念,是不能通过对下位的经验层面的言行举止和审查,直接得出一个是或否的结论。因此孔子通过自己的弟子颜回作典型例子,来说明察仁之不易,即使自己树立的仁德学者榜样的弟子颜回,虽然能够做到好学、内自讼,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但是从外界考查时,也只能许以“其心三月不违仁”。另一方面孔子通过言说,让弟子把握仁德境界的达成是需要通过好学、内自讼方能成就, 这种工夫是对深藏在内心的灵魂的洗涤修行,这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在灵魂之外别人是无法感受到的修行工夫。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