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七大流派之一“易水学派”

此图为太原迎泽公园七孔桥

中医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中医学术创新和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脏腑辨证论治(辨证分型论治)日益被诟病的今天,重新梳理、温习、发扬“易水学派”学说,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1.对易水学派的界定

一个学术流派需要有一定的师承传受关系和一定的学术群体。易水学派创始于张元素,中坚人物是李东垣,弟子及再传弟子有王好古、张壁、罗天益。

著作是一个学术流派学术传承和发展的必要载体。易水学派代表性著作有《医学启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阴证略例》《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卫生宝鉴》等。

以薛立斋、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孙一奎等为代表的温补学派可以看作是在易水学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不把温补学派归入易水学派中。尽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了部分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但温补学派以(脾肾)虚损为研究重点,以温补为治疗特色,而易水学派学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藏气法时”和“升降浮沉”等理论体系并没有在温补学派中得到很好的传承。

2.易水学派形成的时代背景

易水学派形成于金元战乱之际。

在思想领域,宋代的“理学”和“新学”对医学界具有必然的影响。以程颢、程颐、朱熹等人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之源,“理”之分化而产生了“气”,进而构成了具体的万物。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而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在治学上主张立足儒学兼取诸家学术之长,反对汉唐俗儒繁冗琐细的注疏方式,重视发明经典中的圣贤精义,重视对经典精神实质的把握。

在中医临床,由于社会动荡,因饥饱失宜、劳役所伤、喜怒惊恐、寒温失调引起的内伤杂病较为多见,而徒守《伤寒论》,以汗、吐、下为主要治法的祛邪手段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同时以孙思邈、钱乙为代表的脏腑辨证学说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3.易水学派形成的指导思想

新的学说形成,必然有其指导思想。《金史·本传》中有:“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说曰:'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为家法云。”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这是指导和推动易水学派创立新说的重要指导思想。

4.“藏气法时”是易水学派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尽管张元素指出“古方新病不相能”,主张革新,但易水学派立论仍立足于《内经》,遵经创新,并未“离经叛道”。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序中指出:“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著论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左……”

读《医学启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著作,可见其立论皆本于《内经》。

张元素、李东垣在精研《内经》创立新说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脏腑学说,都非常重视脾胃(胃气),但仅仅认识到这一点似乎还不够。从《医学启源》开篇的“天地六位脏象图”,到《脾胃论》的“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我们可以看出,《内经》中“藏气法时”是易水学派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五运六气学说,在易水学派笔下,被内化为“藏气法时”。

5.创立“内伤学说”是易水学派在学术上的重大突破

仲景之后,金元之前,中医临床有“伤寒”、“杂病”之称,真正创立内伤证治体系的是易水学派。从外感学说主导的临床中独立出内伤学说,是中医学的一大突破。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已提到:“外有风寒暑湿,天之四令,无形者也;内有饥饱劳役,亦人之四令,有形者也。”以及有“伤寒热食物”之治法、“五脏补泻法”等等。

至李东垣,明确提出分辨外感内伤的重要性。《内外伤辨惑论》开篇即说:“曰甚哉!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在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从理论到诊断、治法、方药及案例方面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内伤学说。

之后,罗天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内伤学说的证治内容,王好古把内伤学说引入伤寒六经证治的研究中。

易水学派在脾胃学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脾胃学说并不是易水学派的主体学说。脾胃学说对后世温补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温补学派的形成主要导源于易水学派的内伤学说。

6.明确针对正气治疗是易水学派在临床治疗学上的一大贡献

尽管早在《内经》时代,即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之说。但仲景之下,中医临床治疗较为普遍的治法是针对邪气,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推张子和。“夫病之一物,非人体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这类论述,表面上看似乎仅是一家之言,但实际上反映出中医治疗学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应该说,易水学派内伤学说的创立,明确了针对正气(脏腑)的治疗。即,治疗外感病,主要针对邪气,祛除邪气;治疗内伤病,主要针对正气,恢复脏腑功能。

7.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是对脏腑辨证用药法的进一步发展

脏腑辨证用药法,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已具规模,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该书中的泻白散、导赤散、泻黄散、泻青丸、六味地黄丸等针对脏腑补泻的方药,成为后世医家临床上常用的良方,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也多引用钱乙之方。

需要重视的是,易水学派在上述用方的基础上引入了升降概念。对内伤病的治疗,由单纯的补泻脏腑,发展到恢复脏腑功能,这是李东垣在《内经》“藏气法时”理论指导下创立的。以方例举,典型的就是从四君子汤发展到补中益气汤。

今日临床,我们仍然多守钱乙用方水平,对易水学派用方的发展,远远没有做到应有的重视。

8.创立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理论是对中药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金元之前,中药学理论主要是“四气五味”理论。自易水学派始,才有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理论,后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编著中,于序例部分摘引了包括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五运六淫用药式、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五脏五味补泻、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等张元素的主要药物学理论及观点。同时,对张元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元素……深阐轩岐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一本书满足你对“易水学派”经典内容的全部渴求。

即可翻阅学习,又可书室珍藏。

第一时间获得好书,第一时间掌握新书动向

(0)

相关推荐

  • 吕章明 | 从中医治则发展史看“衡法”理论的开创性

    吕章明 中医药基金会Y德馨堂 今天 作者文案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门.同道,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在学习和思考颜老的"衡法"理论中所收获的点滴体会.下面我将结合本次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易水学派四家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众多,历代名家辈出,积累了大量的疾病治疗方剂和有效的临床经验,而这些资料都是以历代医家的书籍方式存在于世.如何研究这些医书并从中寻找到对现代疾病治疗有参考和指导意义的经验,自始至 ...

  • 张元素,开创易水学派惊艳中医900年

    岐黄医学薪火传,河间易水并比肩.金元学术启争鸣,中医流派拓纷繁.燕赵医家重临证,理论新说竞开先.汇通结合现代化,传承创新九百年. 10月仲秋,大河之北,易水汤汤.在第二届京津冀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研讨会现 ...

  • 趣话中医|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

    TCM and Dialectics 中医学与辩证法 |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 个人简介 张元素,是李东垣土豪的师傅,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但是每次遇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都会被拎出来 ...

  • 中医发展中形成的七大流派,敢问你是什么派?

    伤寒学派: 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 ...

  • 中医七大主要学派

    中医学是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雏形,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并产生了近万种医药书籍,建立了一系列医事管理和医学教育制 ...

  • 中医发展中的七大流派

    中医流派是历史的产物,是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医界后人万分珍视.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 ...

  • 重回经典:中医“八大流派”你知晓多少?

    2019-07-31 18:30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术,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传承中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几年,保护中医.传承中医.弘扬中医,乃至中医创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日本中医(汉方).韩国中医( ...

  • 传统中医七大技术是什么?

    传统中医有七大技术的名称是什么?比如导引术,艾灸术等等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将"中医适宜技术&qu ...

  • 中医理论流派如此之多的原因是什么?从五运六气的视角切入也许能找到答案!

    [1] 之前自学中医,最早是从黄元御入门,因为他的一气周流理论系统简洁,但是黄师偏于贵阳贱阴,崇补火土,尤其好用茯苓.白术.干姜.附子.桂枝.炙草等伤津液之药.黄师的主治中气之方,不论中土有无寒湿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