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教育”:科学与人文的跨界融合

文丨果其然 · 主播丨北屿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每次在给新生授课的时候,他总会说出这样的开场白: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哲学,才是亚里士多德的遗产,其实整个大学,都是亚里士多德的遗产。

事实正如陈嘉映所述:在哲学问世之初,所有学问都包括在其名下。比如亚里士多德既深谙形而上学,也研究自然科学。科学和人文,在那时没有明显的边界,各种科学处于融合的状态。

换句话说,“大科学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础基因,“科学与人文泾渭分明”才是后天突变。陈嘉映是在强调“大科学教育”的概念,一如“哲学”不仅是哲学家的研究对象,还是全人类都应该关心的事情。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但是到了当代,科学与人文的界限,却是越来越明显。而且这条边界,一直朝着人文的方向移动,科学正在“蚕食”人文本来就窄小的领土。

比如学人文科学的学生,总是处于“学科鄙视链”的最底端,普遍的看法是人文科学就是“玩理论的”,不像科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能挣钱”。就业方面人文专业的外号是“万金油”,美其名曰“什么都能干”,潜台词是“样样稀松,没有专攻”,于是人文学科的学生也开始自我可怜,除非应付考试,对付论文,根本不想再多看人文书籍一眼。

所以人文科学,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就像陈嘉映等诸多当代的哲学家,除了自身的研究领域之外,几乎没有公共话语权。我们的生活之中,人文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割裂越来越明显。

但与此同时,国家却一直反复强调“大科学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之中,设立了“科学教育”的新专业,该专业人文与科学的科目并举,没有明显的偏向;初等教育里,引入“审美教育”概念,重视经典阅读、音乐鉴赏、作文写作,不断加强人文教育的比重,并在考试中增加人文内容的相应分值。

这是为什么?

启迪多元思维

我们可以忽略人文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吗?

或者干脆抛弃人文教育,只进行科学教育?

事实的情况是我们正在朝着上述的方向“努力”。

比如有关“科学教育”这一新兴专业最多的问题,不是“要学习哪些科目”、”必须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而是“考研的时候能不能转成理科专业”、“毕业后能不能快速就业”;

又比如“审美教育”,常常因为“主课”而被忽略,若是遇到期末考试,“审美教育”的课程,更是第一个被侵占。

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一定是冰冷的、枯燥的、势利的。人文教育的缺失,会使老师不再负责“传道”,只会顾着“授业解惑”。即便“授业解惑”也是不完全的,因为没有人文教育的催化,“授业解惑”只会停留在表面,激发不了知识的快乐,更引发不了认识水平的提高。

于是我们的学生,一定是困惑的、苦恼的、压抑的。人文教育的一再缺席,致使所学知识永远漂浮在现实的表面,根本无法超越眼前的局限。学生们也不会反思是否自身缺少必要的人文训练,转而进行自发的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在先天已经被窒息,他们自然不会具有后天弥补的意识。

既然无法弥补,就只能继续转投现实的怀抱,毕竟沉迷现实的短暂快乐,是度过痛苦的良药,哪怕这副良药是虚假的,是在饮鸠止渴。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深陷于网络生活、电子游戏而无法自拔,宁愿为之彻夜鏖战,却没有一丝自省的勇气。心理学家一再强调“需要家庭和社会关爱”,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但缺失了人文教育这把武器,再多的关爱也许只能减缓下陷的速度,无法扭转沉溺的方向。

这其实也是国家一再强调“大科学教育”的初衷:教育不仅要使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更要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清醒的人;这大概也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意义:我们不仅是为了利用世界、享受世界,更是为了发现世界、改造世界。

正心正举

老师——人文教育,是最大的责任

有关人文教育的实施方式,众说纷纭;但关于人文教育的内容,却早已明确。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关注人、尊重人的教育,关注尊重什么?——人的精神世界

西方教育,以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学院”为开端,该学院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尤其强调“理性的人文发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中世纪的“宗教学院教育”,还是近现代的德国洪堡大学,奠定”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其宗旨都是“力求个性与社会道德相互促进”、“通过对于个体的不断发现,探求何以为人,如何为人”。

东方教育,更是如此。无论是孔孟、老庄、以及不胜枚举的思想家们,都是力求通过不断的自我发现,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人文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教育总是成为教育的底色。

为何人文教育如此重要?

因为人文教育,不断扩充着教育的极限。因为教育的作用,不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原材料,而是通过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促进全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是为了实现自觉教育、自我教育。

而要想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教育的终极作用,非重视人文教育不可,只有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只有人文教育成为教育者的最大责任,才算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才能拥有真正的师道尊严。

学生——科学并非万能,科学有局限

科学促进社会进步,显而易见;但科学并非万能,也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迅速发展,但疾病仍是层出不穷,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互联网开辟了一个个通道,妄图接管所有的生活,但我们的心理状态还是越来越荒芜,人生常常处在茫然的状态。

问题出在哪?忽视了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忘记了科学并非万能,它无法度量人性。所以医学提出了人文关怀,注重发挥精神的威力,所以要想摆脱心理的苦闷压抑,不是一个劲儿的依靠社交网络发泄,而是直面现实,反思自身。

而无论是人文关怀还是面对现实,都离不开人文教育的深入开展,因为人文教育是以人的精神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人文教育才是真正关心人、尊重人的教育。

社会——“大科学”是必然趋势、“融合”是历史必然

以上两者,都离不开社会力量的鼓励和支持,具体到现实,就是社会价值的层面,必须明确“大科学”是必然趋势,“融合”是历史必然。所谓“大科学”其实就是人文与科学并举,“融合”是历史趋势,也是“大科学”的具体体现。

没有“大科学”的社会,是功利的,没有人文不断纠正目标,人类只能朝着自私自利的方向发展;没有“融合”的社会,是畸形的,人类可能就没有目标,人类社会将会退化到原始时代。

因为人类的发展历程,正是“大科学”的过程:人类问世之初,科学水平有限,是神话、宗教、礼节等等“人文”给了人类生存的希望,赋予人类生存的勇气。如果不依靠“大科学”,不采取“融合”的方式,人类根本无法走出漫漫长夜,更不会拥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没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大科学”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威力?这样的威力,究竟来自“大科学”本身,还是来自“大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推动?“跨界融合”究竟以谁为本,是人文融合科学,还是齐头并进我中有你?

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法通过单纯的数据描述,就像“大科学”本身的内涵,绝不仅是人文和科学的集合就可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被丰富,被拓展。

所以我们需要老师重视人文教育,只有人文教育才可以赋予“大科学”更为丰富的维度;我们需要学生明白科学并非万能,只有明确科学边界,“大科学”才可能被不断的拓展;我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只有社会的认可和鼓励,“大科学”才有真正的实践意义。而三者的合力,就是“大科学”的威力、“跨界融合”的魅力——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里,成为一个不狭隘的人。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