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长而不宰》悟读述杂【10】

01

原文

载营魄(魂魄)抱一(合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消除杂念)玄览(照见灵魂),能无疵(毫无瑕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自然之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利用智巧)乎?
生之,畜(孕育)之。生而不有(占有),为而不恃(居功),长而不宰(主宰),是谓玄德。

02

诗解

抱元守一心神宁,
涤除玄览始修真。
漫看天外云卷舒,
明道守正心自澄。

03

悟读

立身苦被浮名累,
涉世无如本色难。

这一章,重在阐述修身养性之法。知道,则活得明白;知足,则活得恬淡。

“营魄”,即灵魂和肉体。灵魂与肉体是浑融合一还是任其分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往哲先贤将肉体比作灯油,将灵魂比作火,进而思考灵魂与肉体的三重关系。

第一,灵魂不可能脱离肉体而存在,正如点灯不能没有灯油;

第二,点燃生命的灵魂火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所谓薪尽火传;

第三,不为点灯照亮黑暗,就不需要灯油,故灵魂是肉体存在的价值。

脱离灵魂的肉体如同行尸走肉,而脱离肉体的灵魂则会异化甚至变态。辜鸿铭先生说,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那些具有成人理性和儿童单纯灵魂双重属性的中国人,他的精神是灵魂和理性完美的结合。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肉体总是走得太快太急,需要我们停下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在身心合一的前提之下,老子要求人们聚集精气,柔如婴儿;涤除杂念,观照灵魂;爱民治国,力求无为;接触外界,保持安静;心智通达,抱残守拙。

“厶”是私的古字,“公”字与“厶”字是正相对应的。老子多次强调无私方成其私,“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正与此意相同。

心如止水观日月,

目似明镜看春秋。

静读细悟《道德经》,或许能照见我们的灵魂,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调整我们的人生态度。

魂静志道修世间,

诗书不废是清欢。

真正的中国精神,追求的是魂魄合一,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