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诸历史话传承——《论语》悟读【53】

传承历史遗韵, 开创时代新风

《论语》第三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曰:“周监(同鉴,借鉴)于二代(夏商二代),郁郁(文采盛貌)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悟读】

天时地利人和;循古展今开来。

对于本章,杨伯峻先生的解读是: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然后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呀!我主张周朝的。”钱穆先生的理解是:先生说:“周代看了夏殷二代之演进,它的一切制度礼乐文章,何等美盛呀!我是主张遵从周代的。”

中华文明,开始于夏代,发展于商代,高峰在周代。中华文明的内核是道德和心,外显是礼制。应该说,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稳固,传承和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总结了世界文化文明的三大体系:人对物的西方文化;人对人的中国文化;人对自身的印度文化。他举例进行了形象的说明,屋漏了,西方人拆旧建新,中国人补旧如好,印度人努力接受屋漏的现实。或是睿智,或是自信,他甚至断言,世界文化的末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朝对前朝必然有承继和沿袭。

周礼,即周代的典章制度和礼仪礼节。孔子的一生致力于维护和保卫周礼,遵从周礼,也是孔子的基本态度。

孔子为什么推崇周礼?原因或许有二:

其一,周礼并非对夏商之礼的简单继承,是有所损益的,即在借鉴基础上又有革新。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形成了完备的礼法制度。

其二,礼乐之文,本于明德。明德即本自具足的本心本性,无论凡夫俗子,还是千古圣贤,人皆有之。周礼,是圣人本心本性的自然流露。

“吾从周”,守周公制礼,即遵循周代完备的礼仪制度。实际上是希望按《周礼》之真精神、真精髓治理国家,利益百姓,构建大同社会。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待传统文化有两种错误做法,一是完全继承,一味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诸如历史上的守旧派,死守传统;二是推倒重来,割断历史,全面打倒。如新文化运动,从打倒孔家店开始,掀起了一股否定和打倒传统的思潮。这一否定,带来的最大悲剧是,文化底蕴的古老传统被破坏,消失了与先贤的交流,中华文明的精髓也被抛弃,我们只能领略浅层的快餐式中国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态和精神,都是由时间积淀而成,带有一定的历史性。全盘接受,是不敢直面世道之变迁;全盘否定,则是文化自信的缺失。

揆(duo)诸历史话传承,要求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推断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服务于现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应该是对待传统文化最正确最科学的态度。

(0)

相关推荐

  • 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和曲阜孔孟文化一体论

    这个命题之所以能成立, 是因为从远古时代起, 即有大量的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后世帝王持续不断地在以大汶口为中心的地域(北至泰山.南至曲阜) 进行频繁的活动, 学习经验, 传播经验, 促进文化交流, 增 ...

  • 素说论语:八佾篇(14)

    一原文八佾第三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试解]孔老师说:"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夏.商两代的礼乐制度为根据,借鉴了夏.商二代制度中合乎时代要求的部 ...

  • 食醋的起源和发展已有3000多年历史,醋文化传承历史、与时俱进

    中国醋的起源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一直到现在仍旧是各大菜系和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醋在保健.医疗等领域的许多妙用,同时形成了许多具有久远历史的四大名醋和 ...

  • 论语:郁郁乎文哉(3-14)

    孔子特别尊崇礼制,对夏.商.周三朝礼仪制度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孔子认为,朝代的更迭不应该也不会影响礼制的传承,周礼就是继承夏.商礼制并革新而形成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 筱读论语译论 | 好古敏求,审慎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孔子持有的态度

    [原文]述而第七·我非生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竹注] 一.生而知之者:天生就知道的智者. 二.好古:喜欢历史文化. 三.敏:敏捷而聪慧. 四.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9)

    一原文八佾第三3.0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试解]孔老师说:"夏代的礼仪我能够讲述,但是在 ...

  • 求神求人求诸己——《论语》悟读【17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四章: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 ...

  • 修身养性求诸己——《论语》悟读【64】

    处世为人学问深,修身养性求诸己--题记 <论语>第三篇第二十六章: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人生最难是从容——《论语》悟读【337】

    无言花自香,淡定人从容.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 ...

  • 仁德家邦万代崇——《论语》悟读【343】

    长征气概千秋敬,仁德家邦万代崇.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公子纠的家臣)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