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英语写《中国教育新动向》| 周末思书
这本书是这周在图书馆找《教师蓝皮书》(暨《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4)》的时候正好碰到的。
它由我们学院的IOE Press于2014年首次出版,是基于2013年6月在IOE举办的中国教育研究协会(Chinese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挑战与展望”会议集结成文的。
时任IOE校长的Geoff Whitty教授在前言中称这本书所诞生的意义在于年轻的中国学者再也不是对着西方学术权威点头称是,仍然尊重学者,但也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研究与“异见”。所以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这是中西方学者平等对话的见证,确实有彼此之间观点的来回交锋。
在编者按中也开宗明义地表示:
我们这本书就是为了对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而设计的。它对于从中国到海外求学尤其是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而言非常有用,同时也是给其他国家对中国教育发展情况感兴趣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同时这本书尽管有中英学者的合作,但并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竞争关系,而是通过中英学者的跨文化交流,让研究者在其中逐渐意识到他们在追寻的、在寻找的与共同学术志趣,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这是双向的经验、想法、结果,所以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这一点和我上周所读的书一样,当我们呈现两种不同的情况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要评头论足分个高下,但其实很多时候,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是抱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觉得看到另一种可能性,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
或许也有和我一样自私的人,会觉得我所看到的研究,如果没有一点可以从某个角度启发到我,我会觉得是在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我看这些内容的时候,都会抱着很实在的“思维训练”的目的性:
如果我来做这个研究,会考虑到哪些方面?
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角度,合理性在哪里?
这样开展研究是否存在什么隐藏的不合理?
正如我之前在这里上的一门课程“文献回顾与学术写作”第一课上,老师就说:"feel free to personalise everything you read and see."
如果我在读书中找寻不到意义,不能够自己赋予意义,与内心的思考小人辩论的话,我个人会觉得:那...这种未经审视和怀疑的读书只是消磨本来就不多的时光。
https://www.ucl-ioe-press.com/books/education-policy/new-directions-for-education-in-china/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想感兴趣的读者到这里一定会自己买或者去推荐图书馆购买。
我只分享其中一篇与自己研究相关的:
From 'being' to 'becoming': Issu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middle school in China
这篇文章和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身份转型"有关,会涉及到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专业培训。
还是要多说一句,我并不是说这篇就是最好的完美的,只是它恰好激发我更多地思考了我的研究问题。
这篇的布局是这样的:
引言(这部分没有标题,是我根据这段内容进行的猜测)
介绍了研究对象,说明这份研究会给出有效开展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CPD)存在的阻碍并且给出建议;
说明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的样本容量,指明教师都是自愿参加研究的,并且感谢了校长对这份研究的支持并且愿意付诸实践。
研究路径 The research approach
说明了该研究选择做深度的案例研究的原因,这与定量和政策研究不同,是小规模的。研究者提及了中国很大很复杂,所以一个小规模的深度研究可以提供一个洞见的视角。
指出了在选择访谈的研究对象时除了自愿之外,还关注了性别、年龄、教龄、职称等其他因素。而这正是在问卷调查中得出的相关性较强的因素。
研究背景 Research issues within the wider context
研究者在呈现研究数据之前,先将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进行说明。尤其是制度上如何理解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政策变化来谈,其次是在职教师专业发展过去是由一线的教师设计实施的历史流变。
按我读下来就是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困难,所以才需要专业培训,比如老教师要学计算机多媒体跟上信息时代。
同时在这部分研究者也点明了升学考试的压力与把老师从课堂中拽出来参加对考试没什么直接帮助的培训,是一种“分心”。
在我看来,这里在暗示CPD与作为主要任务的考试之间有一些隐隐的对立。当所有人——家长、学生都在特别关注考试成绩信息的时候,老师面临的压力会使得学校管理层和老师都会把CPD当成次要的,是在加剧工作负担。
随后研究者又从以下两个方面讲述了研究背景:
中国中学的课程变化背景 The changing curriculum context in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将教师纳入CPD规划中:需要转变CPD文化 Including teachers in CPD planning: the need for a changed CPD culture
被动效应/消极影响 The 'passivity effect'
当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都成为难以承受的奢侈,那么CPD即使被认为是必须的,却还是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研究者在此处用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表明近40%的受访者近两年来甚少参加学校组织的CPD活动。尽管感兴趣,甚至也觉得得到了正能量,但却觉得很低效。“无聊”“浪费时间”是主要的评价,而“感觉被监督”更是让教师们觉得参加CPD不舒服的原因,在这些活动中尤其是新教师更加会感受到不平等。
The 'pull of the practical' 实践的拉力'
研究者指出教师不仅面临时间和工作量的压力,还有实践的拉力(关注更紧急的实际也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考试而不是自己的终身发展),第三则是高原反应,也就是教师觉得CPD没什么可以教给自己的了,还不深入花更多时间解决手头的工作。
“存在”与“成为”:高原反应 "Being" and "becoming": The plateau effect
这是研究者认为在CPD中存在的核心问题。这尤其是体现在目前工作顺利的老师,他们看上去能够胜任但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停滞期的。
工作量:CPD之重负所在 Workload issues: The CPD 'burden'
教师现在是什么状态?想要成为什么状态?在研究者看来,时间的压力和工作量的重负是教师参与CPD最大的阻碍。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学校文化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The school culture
研究者在这里提到了校长对于一个学校的意义,校园文化是所有人像技术员一样分工明确高度官僚化的的'stuck culture’,还是更为激进的关注过程和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的民主的'collaborative culture’。
在这部分的最后,研究者阐明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浮出的问题不是教师作为个体对CPD有什么感受,而更多是CPD的本质和目的:
谁决定CPD优先关注什么内容、采取什么形式?
谁在教育谁?
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在的CPD是否关注过多培训,而忽视了拓展与教育?
新动向?中国情境下的CPD New Directions? CPD in the Chinese context
这部分内容更像是给出建议的部分,尽管标题存在问号,但研究者显然很清晰地给出了自己根据研究得到的结果,认为CPD应该出现的新变化包括哪五条。
尽管我也得承认一点就是“大家好像都知道该怎么做”,但真的要去做之前,就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做。就像最后给出的建议,我想很多人甚至很多老师都想到过需要分不同的阶段给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持、需要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权来选择甚至参与到CPD之中、学校给予更多的支持。
不过这或许就是做教育研究的困难之处,人人大概都能说上几句,毕竟就算没教过学生,也有自己受教育的经历,甚至现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培训机构都可以打着“教育科技”的口号分一杯“教育”的羹。
但真的沉下来去问去调查,用大量的时间分析数据,再读书思考,得出来的结果真的就和“我觉得....”一样吗?
当然不,研究者做的实证研究肯定也称不上尽善尽美考虑完备,但一定是有理有据,根据已有的研究范式,遵照研究步骤,采集分析数据,再反思这个过程中自己有没有忽略什么?
所以研究者相比豪情万丈的一些要改变教育界的创业者更为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因为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判断,而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讨论、去反思、去探索,哪怕不对、哪怕不够好,可以继续再优化、再完善,如果发现跑偏,推倒重来也没关系。
只要不断在想、然后去做,总是能够越辩越明。
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研究反思
这篇文章以研究反思做结,但并不是像我以为的那样反思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它更多是在说大局,说现实,谈与CPD研究相关的问题。
我个人可能不会选择这么写,但能够理解作为一辑会议论文的一篇,肯定不是像博士论文那样会把一整套都说全。
研究者在有限的章节篇幅内要做出更多的取舍,并不是要把一篇文章写到最后,而是让这篇文章可以引发更多的讨论。
啊呀,又看了一下午书,幸好我现在就是以读书思考为业。
很多方向都是越辩越明,研究者前进的路也从来都是三思而后行。
你所做的研究可以尽量多考虑些,但请放心,第一篇肯定不完美。
哪怕博士毕业论文也很可能不是你最满意的作品,但是研究就好。
Doctorate is the certificate of you ca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