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伦理学是门独立学科吗?

作为现代社会迅速崛起的“新贵名流”,资本既因可能促进社会繁荣而广受欢迎,又因可能制造社会问题而备受警惕。能否将资本纳入人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使资本成为推动和保障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始终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课题。《资本伦理学》(余达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聚焦资本的伦理制约问题,首次提出“资本伦理学”概念,并尝试建立资本伦理学学科。该书思考的重要问题是资本伦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资本能否具有道德?
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必要前提是“资本伦理”这个核心概念必须成立;而这个核心概念能否成立,取决于资本能否具有或者分享道德。“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段描述提供了资本的不道德形象。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论述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这是关于资本描述的一个方面,即资本恶的方面,由此并不能全然否定资本有善的方面。其二,这是关于资本的现实性描述,回答“资本是否具有道德”的问题;“资本能否具有道德”追问资本与道德的可能性关系。即使到目前为止的资本全都是不道德的,我们仍然可以追问:资本能否具有道德?
资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具有道德:途径之一是“外灌”。在这条途径中,道德是外在于资本的规范,通过外灌进入资本内部。“外灌”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资本存于社会之中,必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包括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途径之二是“内引”。在这条途径中,道德是内在于资本的要求,通过内引从资本内部生长出来。“内引”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其自我实现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规范,如公平、信用、服务等。在这个问题上,该书的贡献在于确认了资本的善恶双重本性,进而找到了资本与道德结合的可能途径,即道德规约可以通过影响资本利润的方式进入资本,从而为资本伦理概念奠定了坚实根基。
成为独立学科是否必要?
资本伦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要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如果现有学科能够完全解释资本伦理关系及其规范要求,那么它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目前来看,有可能将资本伦理纳入研究对象的学科有两类:一类是经济学理路上的,包括资本学及其上级学科经济学;一类是伦理学理路上的,包括企业(家)伦理学及其上级学科经济伦理学。那么这两类学科能否完全解释资本伦理呢?
资本伦理学首先与资本学、经济学联系密切。资本伦理学以资本为基础,必然要服从资本的内在要求及其运行规律;而资本的内在要求及其运行规律,正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资本伦理学需要以经济学为基础。反过来,经济学也会涉及一定的伦理学,无论是资本的外在运行环境,还是资本的内在运行规律,均会涉及一定的社会道德。尽管如此,经济学并不能提供资本伦理学的全部解释,因为它们只是从资本本身出发,单纯分析资本的内在规律,对资本本身不作特定的伦理限制。而资本伦理学既要体现资本的运行规律,也要体现社会的伦理要求,会从内外两个方面对资本进行双重伦理限制。该书提出的资本伦理六大解读模式,其共同本质就在于对资本本身进行批判性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将资本伦理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才能真正挖掘资本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规制。
资本伦理学与企业伦理学及经济伦理学关系更为密切。资本伦理学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从本质上说更偏向于伦理学。资本伦理学与企业伦理学都是经济伦理学中的分支,二者是否具有彼此独立的必要呢?事实上,企业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身,而企业则是资本的组织化身,资本、企业家和企业离不开资本,都必须遵循资本的运行规律。但是,企业家一方面是资本的人格化身,另一方面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要同时遵循资本的规律和人的规律。企业一方面是资本的组织化身,另一方面体现为具体的人与物,所以要同时遵循资本的运行规律和人与物的发展规律。资本既体现为一种资本存在,又体现为一种社会存在,所以要同时遵循资本的内在规律和社会的外在要求。资本伦理学与企业(家)伦理学各有其特殊的对象和要求,因而需要作为彼此独立的学科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成为独立学科有无可能?
一门独立的学科通常是由相对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支撑起来的。该书致力于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本伦理学理论体系,其主体部分就在科学论证资本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从总体上看,尽管书中的体系构建略显简单和粗糙,但其整体框架是完备的、合理的,能够支撑资本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发展。
资本伦理学就是一门关于资本伦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只能是资本伦理。什么是资本伦理呢?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在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特质。展开来说,可以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资本运行引发的伦理关系,包括资本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资本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以及资本与人的伦理关系。二是资本运行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包括资本本体的道德检视和资本运作中的伦理制约。三是资本运行所需要的社会道德环境,包括相关人员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制度的伦理水准。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较多关注了前两个方面的资本伦理,关于资本运行本身的道德环境要求则较少提及,需要进一步完善。
正如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资本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本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因为它是一切资本伦理问题产生的根基,资本与道德有没有联系?能否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直接决定所有资本伦理问题的存在形态和解答方案。如果资本与道德没有联系,那么资本必然呈现出非道德的性质,走向不道德的终点;如果资本与道德有联系,那么资本伦理的所有问题必然在一定程度既合乎资本性也合乎道德性。另一方面因为它同时贯穿在所有的资本伦理问题之中。所有的资本伦理问题,都是资本与道德关系在具体情境、具体事物上的体现。全书贯穿了资本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但未能以基本问题的方式将其集中呈现出来,略微有些遗憾。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伦理学必须具有相对完整的核心范畴体系。书中分析了四对核心范畴,分别涉及资本的四重伦理关系。“剥削”与“贫困”涉及资本与劳动者的伦理关系,“服务”与“信用”涉及资本与消费者的伦理关系,“自由”与“时间”涉及资本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共享”与“发展”涉及资本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从总体上看,这四对范畴基本上涵盖了资本伦理的全部重要方面,构建起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相对完整的范畴体系。其中,“剥削”与“贫困”是资本有可能导致的恶,需要加以合理限制,“服务”与“信用”、“自由”与“时间”则是资本可以贡献的善,需要予以保护发扬,“共享”与“发展”要求将资本利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指明了资本的自我解放方向。通过四对核心范畴,书中搭建起资本伦理学学科的四大支柱。
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资本伦理学需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有更强烈的学科意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要有强烈的学科意识。要有明确的学科领域意识。通过学科领域,搞清楚什么样的问题属于资本伦理学问题,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提问,属于资本伦理学的思考方式。第二,要有更明确的概念界定。书中对一些重要概念和范畴的使用仍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什么是资本伦理学?什么是“剥削”与“贫困”?什么是“共享”与“发展”?书中均未给出完整而清晰的定义。第三,要有更系统的伦理规范。四对核心范畴更偏重资本所能产生的伦理后果,并不代表资本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范畴。显然,资本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并不仅仅是普通伦理学提供的一般性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也不是经济伦理学提供的专门性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应是带有资本适用性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即真正适用于资本实现过程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心(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