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感受,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01

现在的小孩子,尤其城里的小孩子,其实好凄凉,活在一个马赛克的世界,像一只笼子里一无所有的画眉。

如果说乡下小孩是一抹来自天空的闪电,那么城里的小孩子就是一根阁楼里的电线。裸线。

城市是一个鼓吹意志力和发展智力的地方——城市的底色永远都是生存的焦虑——所以它的能量其实是紧缩的,它没办法敞开,因为它不具备安全感。

乡下小孩子不一样,起码他可以有一小块地,有一条精神的脐带:故乡。

02

自孔子以来的读书人,一直在琢磨和探寻人与人相处要如何幸福;但是老庄他们不吃这一套,他们找了个更大的东家——我就是宇宙——他们不认为人必须去人那里才可以售卖自己生命的朝阳。

老庄的东西,一阵风,一阵雨,简单直接,自然天成,小孩子最容易懂。等到了读书的年纪,一个一个送去学校,铸剑一样干他十几年,大多数的孩子其实已经垮掉了;至少,他脑袋里形成界面,被格式化了。

第一个风险就是干掉了他的全息生命观,他不再觉得一棵树是有生命的——树只是植物——他的好奇与想象力也就局限于此了。他们开始依赖知识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用内心来感受。

本来学习是要帮助人们将感受打开,但是操作下来,感受还是被关闭了。

03

东方的中医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有三个基本要素:能量旺不旺?渠道通不通?神气定不定?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生病?生命能量足够旺盛,运行渠道足够通畅,然后是神气很定,没有杂念。

什么叫生命能量?就是他往你里面前一站,眼睛亮亮的,脊背直直的,毛发旺旺的,就跟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树一样。

那渠道呢?手脚热乎,口气清新,韧带也好,能吃能睡,头脑清明,身心敞亮,这就叫渠道。

然后是神气:他就在这里,身心合一,他晓得自己在干什么,他对自己的一切有觉知,他活在一个生命的大背景里面。

这三个要素,它其实是无形的状态,是不依赖于逻辑与知识的一种鲜活变化的东西。

04

东方文化有个重点,“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有的知识、理论是让人拿来生活的。

但人是非常懒的。凡是不需要自己用心观察、体会、感受的,只是背一套公式、说辞、逻辑,人就吸收得快,而且不假思索,信以为真。一旦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体会,砸进去时间下功夫实践,反而就不太容易传播了。

所以看一个人在学习上是否进步了,就两个字——原创,或生发——就是他的内在会生发出来一个东西,去完成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连接。

比如写作文,你给他纸和笔就行了,他会直抒胸臆,自内而外流淌;他也不需要你给他安排相亲,他知道自己该跟谁在一起;他也不要你给他做职业规划,他明白自己的天赋,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样才可以干得好。

这就是一个打开了生命感受的人。

05

自然界的小动物,就算是一匹小马,生下来就晓得怎么样去吃奶。吃奶不就是一种学习吗?学习就像吃奶。学习是“招魂复魄”一样重要的事情。

比方说,1、如果你不会一个东西,那肯定是你不感兴趣;2、如果你很感兴趣但是又没去干,那肯定是你心里有恐惧;3、所以,那种你又喜欢,又害怕干不好的事情,往往是你这辈子最该干也最有可能干好的事情。

换一种表述方式:1、不给你钱你也会干,不让你干你也会偷摸着干,才干完了就又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再干一场的事情;2、干完了就很有成就感,忍不住想要分享出去,想要教会别人也这么干的事情;3、能够让你从中看到天地、古今、门窗、道路、苦乐、死生、世界、自己……的事情,就是你这辈子最应该干也最值得一干的事情。

06

当你进入这种感受,你就会来到同步性——当你需要一个东西,它就会立刻出现。

不管这个东西是什么,无论是人,事、物,一本书,一笔钱……它都会第一时间出现。

这个过程,它不会比春天里的一朵花,夏天里的一场雨更难。你的感受连接到哪里,你的世界就显化到哪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