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2

7

读者(@一位准妈妈)问:

“我很想努力上进,却经常没有电量”

慢慢,我是一个怀孕两个月的准妈妈,我很喜欢你的文章,想向你提问。

最近我总是提不起精神去学习,觉得太难了,相比来说我更喜欢在家里做做家务,照顾家人。

这种感觉就像心里住着两个人。

一个很努力上进的优秀青年,人人都夸赞的那种,每天都电量满满,不耻下问,一点点积累技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另一个则是电量很低的自己,实际上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安静地待着,刷刷手机,看着视频流泪,好好地陪着自己。

想去学习,可常常会故意找一些小事岔开,让自己最后没有时间做应该学习的事。

这种状态总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我应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电量满格,努力上进呢?

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和回复。

 慢慢答 

这位准妈妈你好,非常感谢你的留言。

也祝你即将到来的孩子健康平安、快快乐乐。

看完你的文字后,我想抱抱此刻的你。

我能感受到,在当下的处境中,你的内心有两个自我在对抗。

一方面,你希望自己永远电量满满,成为一个优秀上进的人。

另一方面,你时常会感觉电量很低,总会找些小事岔开,让自己无所事事。

这两种状态的反复切换,让你感觉懊恼、怀疑,甚至攻击自己。

在我看来,这种对抗的背后,可能是“应该思维”在作祟。

下面,我想说说“应该思维”在你的头脑里到底做了些什么。

它让你自我怀疑

在你的描述里,你聊到自己的心里住着两个人。

一个渴求上进,一个电量不足。

前者,是你的“应该自我”,而后者,则是你的“真实自我”。

“应该自我”告诉你:

只有努力上进的人,才配得到别人的夸赞,你就应该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

所以,你对自己有很多要求,应该电量充足,应该有好的学习习惯,应该积累更多技能。

你用外界的评价标准来要求自己,哪怕你不喜欢做这些事情。

但你的“真实自我”却不想这样。

你更喜欢在家里做做家务,照顾老公,也喜欢安静地待着,陪自己看看视频。

当“真实自我”没有达到“应该自我”的标准时,你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让你很分裂,看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真正想要什么。

于是,你会产生很多烦恼,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

它让你电量耗尽

“应该思维”之所以会让你产生烦恼,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你努力学习,这样的自己才值得被夸奖。

你无所事事,这样的自己就无法得到认同。

它的判断规则,就只有当下的你符不符合,有没有遵守,一切都变得非黑即白。

当你的“真实自我”不认同这个规则,却又不得不屈从它时,你的内心感受就会被剥夺。

这种自我逼迫,会产生巨大的内耗。

试想想,当你把力气都用来批评、鞭策自己时,哪里还有足够的精力放在事情上呢?

这时,你自然容易感到疲惫,提不起劲来,很快又进入没有电的状态。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协调,才能真正让自己摆脱“应该思维”呢?

下面是我的两个小建议。

第一

找回自己的标准

有一颗想变好的心,固然是好的。

但驱使你前进的动力,往往都不是靠“应该自我”和外界标准鞭策而来的。

它应该来自自己真正的追求。

这个追求不受外界干扰,而是内心最真实的兴趣和感受。

因为驱动你做成某事的首要条件,不是你足够努力,而是你足够喜欢。

比如你喜欢做家务,或许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你的家务技能;

如果你有别的爱好,你也可以为之付出你的时间。

哪怕你只是喜欢安静地待着、刷刷手机,也可以尊重自己的喜好,做你想做的事。

第二

允许自己时常充电

当然,即使你摆脱了“应该思维”的束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

但也需要承认一个现实:永远电量满格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依然会有很多电量不足的时候。

这时,不必怀疑自己、更不必攻击自己,允许自己安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偶尔偷偷懒、刷刷手机、看视频被感动得落泪,这也是人类独有的“真实感觉”。

尊重自己的感受好好休息,找到一个自己舒适的状态。

未来你才能有更充足的电量,往更好的生活继续出发。

祝好。

编辑 / 梁   茶
监制 / 陈毛毛、五花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