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见证历史之家(转载)
据许氏家谱记载,杭州许氏本姓沈,始祖是富阳的沈显荣。1536年他在北京经商病故,遗有两子由杭州的表姑夫许魁带回杭州抚养,改姓许,入籍杭州。其中尤以横河桥支系的“积厚轩”堂兴旺。老杭州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语,以前文武官员路过横河桥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就是因为许家有许多大官。从乾隆三年许家出了第一位举人许钺后,直到光绪二十九年,共出了34位贡生、举人,其中9人中进士。许氏共有140多人次出任清代的大小官员,除江西省没有外,分布全国各省,名震朝野。许家为官当中有两人与慈禧60大寿和死亡有关。许庚身曾奉命总办慈禧60大寿,但是在寿前去世。许宝蘅,光绪二十七年举人。他任军机章京时,记了许多日记,成为研究清末衰亡的重要史料。在光绪、慈禧死亡时,他记载了他忙碌的一天。早上五时,他至西苑门吉祥桥时,知道光绪于昨天酉时死了。进内宫后知道,昨天已颁发遗诏,传位于醇亲王之子,由摄政王监国。等到其他大官到场后,由他拟旨尊慈禧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然后是拟各种皇太后的谕旨。不料,11点慈禧病危。又拟旨由摄政王面请皇太后掌管大事。下午2点,慈禧换衣,随即死亡。他在日记中说“十一时中两遘大丧,亘古所未有,所谓奇变。”就是说,在11个钟头里,皇室死了两人,真是前所未有的大变故,他说在写各种旨章时,“心震手颤,莫知所主”。可见当时朝廷的慌乱。根据许宝蘅日记,在选择新皇帝的纪元年号时,最初拟出四个:宪昌、宪治、宣统、圣宪。一般按清惯例,应首选排在前面的“宪昌”,但不知何故,皇太后圈了“宣统”,在临抄写时,重新把“宣统”列在第一位。许家还对一些贫穷的同族人常常济贫。杭州人对解放路的义庄可能还有印象,这是许氏为仿效范仲淹而设,也对同族中贫穷人接济。义庄老屋遭火灾或拆除外,在建国中路119号仍留有部分旧屋。横河桥的“钱塘许积厚轩老屋原址纪念碑”,无声地昭显许家曾经的兴盛。碑文是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许儒鸿(笔名高阳)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