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探讨】关山听风民俗作品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是什么样的说法? 2024-07-29 06:16:02 在过去的农村,通常来说米比柴要值钱得多,衣比鞋要值钱得多,为什么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呢?这句农村俗语,从现在人的思维角度来看,明显不合情理,但是在旧时的农村,很多事情并不是值钱还是不值钱的问题,而是普遍的民俗禁忌,有其存在的道理。 1、借米不借柴 说到米,在农耕时代,“钱米”在家庭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钱是货币,可以购买东西;米是粮食,是人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质。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少。旧时,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地养家糊口,就是为了使家里的钱米富裕。农村有一句老话说“世间钱米世间用”,也就是说,钱米在世间是可以流通的,互通有无,等价换交。钱可以相互借用,米也是可以相互借用的。事实上,过去农村,邻里之间,相互借米是常有的事,只要同借钱一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人们讲究的是诚信,只有相互信任,这种互相借用的关系就可以长期维持下去。柴,在农村俗称为“柴火”。在过去农村传统观念中,“柴”和“火”是不分家的,一家人有“柴”才有“火”。过去农村传统习俗之中,有家里“四不借”的说法。“四”即家里的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各地说法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一样东西各地的说法是相同的,那就是“火”不能借。既然“火”不能借,那么“柴火”就不能分家,“柴”也同样也不能借。“柴火”不能借的原因,在过去的农村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柴火”代表一个家庭的“火红”的运气。也就是说,家庭的好运气像火一样红,别人借走了,也就借走了家里的运气,自家的运气就会衰败。如此,人们自然不想把自家的好运气给别人。二是“柴火”代表了家庭的“烟火”。人们认为,一家人有了柴,才会有烟和火。“烟火”最初的意思是说,一个家庭烧火做饭,房屋上就要冒出炊烟。后来,一家的“烟火”是指祭祀祖先的香火,也就整个的祭祀仪式,再后来,通常借指家庭或家族的后嗣。过去,农村人通常用“绝烟火”来比喻一家没有后嗣,或者家里没有任何人,也就是关门绝户的意思。也就是因为如此,有哪些人愿意把自家的香火借给别人呢?在农村,柴火到处都有,砍柴回家并不是难事,山上山下到处有,也就勤劳一些,多费点力气而已,当然没有通过耕种才能得来的米值钱。但是,柴火对一个家庭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对过去农村人生存的基本要素来说,柴火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三是“柴火”代表家庭“财运”。因为“柴”与“财”谐音,有的方言则是同音,农村人认为“借柴”就是“借财”,把家里的财运借走了,就会使家里的财运不好,所以人们非常忌讳别人上门来借柴。我国一些农村,正月初一吃过早饭后,不是急着去别人家拜年,而是进山去砍一担柴回家。不过大多在年前就把柴砍好,放在山里,大年初一那天挑回家,寓意就是给家里“进财”。挑柴回家的时候,家里人会放鞭炮迎接进门,寓意“接财”进屋。这种做法,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家里财运亨通。事实上,这是一种古代的传统习俗,是远时代对火崇拜的遗俗。根据考古的结果,早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就学会了用火。但是,最早的时候,还没有发明人工取火之前,人们获得火种非常困难,于是,火种的保存就成为部落首领权力的象征,只有部落首领才有权力保存火种。因此,从人类学会用火开始,火种就不能借出去。后来,因为柴是用来烧火的,称为柴火,民间也就形成了柴火不能借的习俗。 2、借衣不借鞋 一、旧时借衣的习俗借衣,也就是借别人的衣服穿,通常指外衣。衣服可以借别人的穿,民间自古就有这样的做法。关于借衣的俗语,历史上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战国策·赵策一》中有:“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鄙语”就是现在所说的“俗语”。此文中又有孟尝君的话:“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从这句话里可看出,古代人在亲友和兄弟之间,衣可以借来穿。旧时农村,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衣服从纺纱、织布到缝制,都是靠手工,大多为粗布,俗称家机布,又称土布。农村普通人家,要缝制一身好衣服很不容易。小时候,笔者在村里听老人常说,旧时,如果家里兄弟多,家里并不富裕,通常只置办一两套像样的衣服。一般放在家里,平时不能穿,只有出门做客、相亲、办事等比较有讲究的场合才能穿。有的是父子轮流穿,有的是兄弟轮流穿。而一些亲友家里没有像样的衣服,出门时就来借用,回到家里,洗干净后及时退还。因此,在旧时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在普通老百姓之间,借衣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二、旧时不借鞋的说法农村不借鞋的说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地方风俗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方言读音也会有不同的解释。其一,人们认为鞋是人的“根”。旧时,农村人天天与动植物打交道,不免把人与动植物与人相比较。人们把人与树相比,树叶的人外衣,春去秋来,树叶落了又会长出新叶,这就像人的衣服一样,随着季节的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更换不同的衣服。人们把鞋子比作树根,树根是不能动的。因此,人们把衣服看成是外表,把鞋看成是一个人的根本。如果动了根本,也就是动了脚跟,一个人也就会在世间站得不稳,动摇了根基。因此,民间认为,如果鞋子借给别人,就等于把根基借给了别人。农村人还把人的衣服与蛇的皮来比较,认为蛇的皮可以蜕皮,人的衣服也是可以更换的,但其根本还在哪里没有变。过去,农村人非常注意怀抱小孩子的鞋子。当年轻的父母抱着小孩出门时,在路上宁可丢衣服及饰物,也不能丢鞋子。倘若丢了衣服及饰物,可以去找回来,也可以不去管,但是,倘若丢了鞋子,就一定要把鞋子找回来。农村的说法是,丢了鞋子就是丢了“根”,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其二,鞋子是爱情婚姻的象征。旧时农村,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中的婚姻仪礼有六道程序,称古代婚俗“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完成第三礼,即纳吉后,女子要媒人索取男子的鞋样,为男子做鞋子,一般为两双,也有四双、六双、八双的。到了第四礼,即纳征,又称纳成,民国以后,很多农村称为“担八字”,而新式说法,称为定婚。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女方则以女子做出来的鞋子作为主要回礼。从此以后,男子所穿的鞋子,从原来由母亲做,定婚后就由未婚妻做,直到结婚后依然如此,到老了女人做不动鞋了,老夫妻的鞋子才有女儿或儿媳做。另外,在过去的农村,一般来说,当女子钟情于某男子时,做鞋送给他,也是那时女子表达心意的通常做法,代表了女子对男子的情意。旧时,农村出门需借鞋的人,通常是男人,女人在家很少抛头露面。实际上,过去农村“不借鞋”,通常指男人之间不借鞋。因此,旧时的鞋既代表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同时也代表女子与男子之间的父女、公媳、及其他亲情关系。也就是这个原因,人们非常忌讳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穿。其三,方言谐音的禁忌。“鞋”的读音,在方言中的不同发音,导致忌讳借鞋给别人的说法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鞋”的读音,在一些地方与“邪”谐音。借别人的“鞋”就成了借别人的“邪”,这种说法自然让人感到忌讳。把自己的鞋借出去的人认为,自己把“邪”给别人,是去害别人,显得自己不厚道,不讲道德。而借鞋的人,因为是借“邪”,心里也很忌讳。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说“宁试别人棺材,不试他人新鞋”,按理说,给他人试棺材应该说是很忌讳的事,但是,给他人试新鞋比给他人试棺材更让人忌讳,其中的原因也就是人们认为“鞋”是“邪”。也就因为如此,人们认为,既不能借鞋子给他人,也不能借他人的鞋子。这种说法当然是一种迷 信的说法,不足为信。第二种说法,“鞋子”的读音,在一些地方与“孩子”的读音相同。“鞋子”读音为“孩子”,大多处于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也就是因为这种相同的读音,“借鞋子”也就与“借孩子”的话语一模一样。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谁又愿意把自家的孩子借给他人呢?也就因为如此,民间就有了借鞋给他人的忌讳。其四,借鞋给他人带来的风险。在农村,人们谈到不能借鞋给他人时,还有一种比较客观的理由。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就是天天与自己玩在一起的人,他们暗地里做一些什么事情,并不一定了解。借鞋给他人,如果这个人穿着鞋子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那就比较麻烦了。古代官府办案,对于需要侦破的案子,脚印已是破案的主要线索之一,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旧时,农村有一句俗语:“生不入牢房,死不入地狱”,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也就不怕入牢房,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做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死了以后就不怕下地狱。这是过去大多数农村人最朴实的想法,也是约束自已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标准。旧时,人们把入牢房又称为“牢狱之灾”,是一种灾难,要受尽各种酷刑。如果因为把鞋子借给他人,别人做了坏事连累到自己头上,就会蒙受不白之冤。旧时破案的技术水平不高,如果案子不破,鞋子的主人就会受一辈子的冤屈。即便案子破了,自己的冤屈也洗清了,但是,自己白白受了牢狱之苦。因此,旧时人们忌讳把鞋子借给他人,也是出于一种风险防范。总而言之,本文解释的这句农村俗语之中的说法,看似比较简单,其中的民俗内涵非常丰富。有的说法已经与现在的农村的时代潮流不相符,甚至带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已经消失;有的说法对现在的农村人来说,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赞 (0) 相关推荐 农村俗语“有柴不烧敞口锅,有女不嫁无公婆”,说的是什么意思? 文章来源:惠农解读,已获取原创授权 如今农村的婚嫁标准显然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的女性都会将物质放在首位,她们都希望男方能够有房有车,这样的话日子才能过得更好一些,因此在相亲时也会着重的考虑物质基础 ... 老祖宗的告诫: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古人的智慧有道理吗? 2021-03-14 10:46 从古至今,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我们的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尤其是语言文化,更是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成语.谚语.俗语等等,都是简短而 ... 东西该怎么借?俗话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蕴含生活哲理 谚语有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日子本就是一件平凡又复杂的事情,各家各户都离不开粗茶淡饭. 老祖宗教导世人一定要与人为善,遇到别人有事相求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最好能够伸 ... 农村俗语“腊月三十登高台,正月初一要捡柴”,何意?有道理吗? 关于新年,有很多民间的说法,尤其是从小年到除夕结束这段时间,有很多的禁忌,在平时大家都没有任何顾虑和担心,可以自信大胆地做任何事情,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民间习俗,例如大年三十不睡觉,要守岁熬财,大年初一 ... 人们常说“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其中“双”指的谁? 引言 在现代社会,如果家里有客人来,我们往往都会合理安排.但是在安排客人其中有个讲究,就是"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我们通常理解为,如果是男女一对来家里,一般都会让其分开住, ... 朗诵:为什么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老祖宗的忠告,不得不信! 在中华传统文化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不可计数的文化遗产,在这其中,俗语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俗语作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大都是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 ... 【 民俗探讨】关山听风民俗作品|农村俗语:“三天不扫地,三天不宰鸡”,是什么意思,指哪三天? 农村家庭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能不能扫地,能不能宰鸡.人们印象最深的,也是各地最普遍的,只有一天,那就是大年初一,既不能打扫,也不能宰鸡.对其他的特殊日子,各地有各地的风俗. "三天不扫地,三天 ... 【 民俗探讨】关山听风民俗作品|“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猫要换,狗要偷"这句农村俗语,在一些农村又说成是"猫要买,狗要送".意思是一样的,指的是家里养的小猫小狗,而不是指成年的猫狗.对在农村生活过,不管家里是否养过 ... 【 民俗探讨】关山听风民俗作品|农村俗语“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啥意思?半本通指什么? 过去农村有一些经常使用的俗语,由于时代的变革,人们思想的进步,有的俗语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对一些旧时的俗语未必能够理解."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就是这样一句俗语. ... 【 民俗探讨】关山听风民俗作品|俗语:“清早不讲破口话,夜晚不把口哨打”,为什么会这么说? "清早不讲破口话,夜晚不把口哨打"这条俗语,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也有很多人在小时候,就受到过父母在这两种行为方面的教育. 这条俗语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在农村被称为行为禁忌.前一句,直 ... 【 民俗探讨】清明将至,农村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娘家断了门”啥意思? 清明将至,农村俗语 "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娘家断了门" 啥意思? 关山听风 这句农村俗语说的是一些地方农村的风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清明节期间,不能回娘家上坟扫墓. 这种说法,与过去 ... 【 民俗探讨】容易被误导的农村建房俗语:“宁叫青龙出头,不叫白虎张嘴”? 容易被误导的农村建房俗语 "宁叫青龙出头,不叫白虎张嘴"? 关山听风 旧时,在农村流传很多建房俗语,有一部分是旧时代的建房风俗中的"格局禁忌".农村民居盖房子, ... 【 民俗探讨】立春到了,农村老人说立春日要躲春、踩春、咬春,有什么讲究? 立春到了,农村老人说立春日要 躲春.踩春.咬春 有什么讲究? 关山听风 在农村,立春日与除夕.大年初一,都被称之为过年,是民俗中最讲究的日子,很多的民俗禁忌都是大同小异. 因立春日很少与除夕.大年初一 ... 农村俗语,谷雨要下雨,今天下雨好吗?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进入4月以后,到处都是一片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草长莺飞,万物变得葱绿,谷雨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进入春天以后,要和夏季交接的节日,按农村的说法,谷雨节要下雨才好,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 ... 农村俗语说“端午有晴天,丰年错不了”,端午晴天有什么说法? 端午节就快要到了,关于农村的俗语也很多,比如"端午有晴天,丰年错不了","端午一日情,稻收多一成","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这些农村俗语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