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无疑是一个早熟的文学天才,却又落下个风流浪子的坏名声。
他出身优越,往来名流,只可惜遭遇意外而英年早逝,未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优秀作品。
徐志摩短短的一生一直在与女人纠缠,交织着的爱恨情仇让世人得以从更多角度去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在此讲一讲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以及陆小曼。
上图为剑桥大学给徐志摩立的诗碑
张幼仪——因屈辱而强大
你们总是问我:你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上图为张幼仪与徐志摩
张幼仪家境殷实,父亲为上海宝山县富商。张曾经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和德国裴斯塔洛奇学院的幼教专业。
1915年,张幼仪的兄长张君劢(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为自己的妹妹向徐家提亲,当年,徐、张二人成婚。
婚后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尊重丈夫,可是,清高而浪漫的她的丈夫徐志摩几乎没有正眼看过她。徐对张没有任何爱的感觉,一心想挣脱枯燥的家庭生活。
徐志摩为了追求他心目中的“自由“而辗转至北大就读,后又抱着开阔眼界的想法赴美学习银行学。迷上罗素哲学之后,他又跑去英国的剑桥大学,意欲追随大哲学家。
不料,此时罗素已经离开剑桥。苦闷的徐志摩写信要求张幼仪赶赴英国。
其后不久,徐经各种关系认识了林长民(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的女儿,才貌双全的林徽因,并被林迷得神魂颠倒(下节细述)。
当时,林徽因尚未婚,内心亦非常倾慕徐志摩的才华——两人走动频繁,常常幽会,终被徐妻张幼仪所察觉。
气急败坏的徐志摩提出与张幼仪离婚,张不得不允。
1922年3月,徐、张在德国柏林离婚。
二人婚姻走向灭亡期间,为追求林徽因,徐志摩曾逼迫张幼仪堕胎(后在其兄的支持下产子),用心之狠令人不寒而栗。
1925年,张幼仪痛失三岁的爱子彼得,怀抱悲痛只身归国,开始在上海展开自己的事业。
1927年,她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1928年,她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1949年,她移民香港,1954年与苏纪之医师结婚。
1974年,其丈夫去世,张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1988年,张逝世于纽约。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不足七年,于张而言,这是受尽屈辱的两千多天。
张幼仪慈悲心肠,在徐志摩去世之后一直悉心照顾其双亲及她与徐的孩子。
张历经凄惨而事业有成,又多寿,真可谓老天有眼。
我认为张是爱徐的,可惜徐不爱她。
上图为林徽因与徐志摩
林徽因——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杭州,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都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
林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
世事弄人,林在英期间恰恰是徐志摩之婚姻最苦闷期。徐、林两人相识之后如干柴烈火,尽情燃烧,险些坠入爱河。
为何说是险些?
林徽因是纯洁高尚的女子,恪守传统道德规范,她不会因为仰慕一个人的才华而爱上一个已婚男子。
为了示爱,徐给林写了无数的情诗,其中广为人知的是那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无情的诗人选择抛弃原配夫人张幼仪而追求心仪的女神,但是,徐的疯狂举动并没有成功捕获林徽因的芳心。
很多年以后,林徽因告诉儿子“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
林徽因果真是极清醒的女人,当年,她若成就了徐的疯狂,换来的未必是自己的幸福。
林徽因后来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
遭此打击之后,徐志摩郁郁归国(后边会接着讲他与陆小曼的故事)。
1931年,徐志摩乘坐飞机赶去北京听林徽因的演讲,不料途中失事,机上所有人员无一生还。
林徽因托丈夫梁思成收集了徐志摩罹难飞机的一片残骸,并将其终身置于案头——林对徐之深情由此可见一斑。
林徽因后来还为徐志摩写过一首悼念诗,名曰《别丢掉》。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的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地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解放后,林徽因与梁思成为中国的建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设计师,中国第一才女。
林徽因是爱徐志摩的,只可惜她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想爱而不能爱的男人。
上图为正在读书的陆小曼
陆小曼——爱他?却又害了他?
摩,你是不是真的忍心永远的抛弃我了么?你从前不是说你是最后的呼吸也须要连在一起才不负你我相爱之情么?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你是要飞去呢?直到如今我还是不信你真的是飞了,我还是在这儿天天盼望着你回来陪我呢,你快点将未了的事情办一下,来同我一同到云外去优游去吧,你不要一个人在外逍遥,忘记了闺中还有我等着呢?
徐志摩与张幼仪离了婚,又没有办法搞定最爱的林徽因,他的精神几近奔溃。情场失意之时,他的事业却日渐高峰。
他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出版自己的诗集,一时声名鹊起,好不风光。
1924年,泰戈尔来访中国,徐志摩担任翻译。在泰戈尔的生日会上,徐志摩认识了美丽多才的陆小曼。
陆小曼的父亲早早赴日留学,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她的母亲也出身于富贵人家。
陆小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擅长英法两国语言,当时是外交部的翻译员。
多情的徐志摩被陆小曼迷倒之后丝毫不顾对方已为人妇的身份而展开猛烈进攻。
据记载,陆小曼的丈夫王庚(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是徐志摩的好友,可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引狼入室”(陆、王二人两地分居,给徐留下了可乘之机,王一开始毫不介意,到真出问题了已经来不及)却换得自己与陆小曼1925年离婚的苦果。
1926年农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不听家人的强烈劝阻与陆小曼成了婚。滑稽的是,梁启超是徐、陆的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
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
婚后的陆小曼与徐志摩定居上海,她大小姐的臭毛病开始展露无遗。
她花钱毫无节制,而且还吸食大烟,硬生生地将巨大的经济压力推给了自己的丈夫徐志摩。因与陆结婚而早已断绝父母支持的徐志摩不得不四处兼职讲课,熬夜进行创作,搞得自己筋疲力尽,痛苦不堪。
因经济拮据,他买了最便宜的机票北上听林徽因的讲座,最终机毁人亡,死在35岁的大好年纪。
受到徐家人的阻止,陆小曼未能参加徐志摩的追悼会,只送去一幅挽联:“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的余生为徐志摩写了很多纪念的文字,还出版了两本徐志摩的书,分别为《爱眉小札》和《志摩日记》。
她死前唯一的愿望是能和徐志摩合葬,但因徐家拒绝,此愿未了。
陆小曼是爱徐志摩的,徐志摩也爱陆小曼。遗憾的是,两颗不羁的灵魂碰撞出的不是艺术的激情和理想,而是生活的困苦与悲伤。
徐志摩是一个过于理想主义的长不大的孩子,他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同时,自己往往陷入更深的痛苦。
也许,他的好友胡适对他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他是这么说的——
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上图为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