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住到老的户型,太重要了

到2035年,每五个人中有一个是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离我们太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商的新课题也来了:

什样的户型能够承载一代人不同生命阶段的居住需求?

如何“住到老”,如何让一套房子不止服务于年轻人?

居家养老是国策

首先要说一下的是,“住到老”的房子到底多重要。

中国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了,预测到2024年前后我们就会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而国家也为我们的养老问题做了一个决定;

这个养老模式叫9073。

什么是9073?

就是把我们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种:

90%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得居家养老,由家庭自我照顾;

7%的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3%的人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也就是专业的养老院。

也就是说在居家养老这一国策之下,有个能住到老的房子,太重要了。

而对于越来越贵的房价,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量,换房子是真的不容易,但是选择对的户型,就变得至关重要。

打着“生命周期”标签的户型越来越多了

对于市场趋势最敏锐的一定是那些龙头房企,于是,现在楼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打着“生命周期”口号的概念。

比如保利的“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统”:

保利“全生命周期住宅、社区商业服务、社区物业服务、健康养老、少儿艺术教育”五大部分组成的居住生态系统;

涵盖了从建筑到居家,从硬件设施到社区服务,从少儿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所有需求。

比如万科打造的经典“115万科芯”

外围依靠剪力墙,中间只有一颗核心柱,搭载预留管井,剩余部分全面开放,平面布局不再受隔墙限制,功能布局可依业主需求而调整。

再比如当下市面上普遍看到的“N+1”多功能户型。

比如金地天地云墅125㎡、万科东第150㎡、格调绮园135㎡等等。

但以上终究还是在同一套户型的基本框架内,每套之间并无关联,没能突破多套户型组合的限制。

但其实,最贴近“住到老”这一概念的户型,就不得不提一下绿城全新的“如意宅95户型“。

五感纳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市面上的住宅很少能从年轻一直住到老,普通住宅甚至连适老化改造都无法实现。

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老人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该户型中一些什么开放厨房、独立玄关这些比较常见的地方,我们就不再细看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这个户型独有的一些未来化生活场景的细节。

多功能房(临时房间)

移门关上,可以作为子女临时居住的房间,也可以是临时护工房。

▲ 根据需要选择雾化玻璃保证隐私

柜体移动:一键按下,智能柜体移至墙边,形成的超大面宽客厅,是家人的团圆厅堂,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是老友们的常聚地。

其实其中最特别的地方还有这里:两房变一房

相比较别的户型都在强调一房拆解成两房提升功能性,绿城选择在相对私密的居室,调整格局形成两房变一房的空间关系。

用最舒适的户型空间为“老年人”服务,这大概就是全周期户型最重要的目的了。

开合移门让空间既联通又独立。尊重老年夫妻彼此的生活习惯,相伴而不羁绊。

除了在户型上的变化,该户型在设计之时也准备了这八件套,更好的辅助老人生活:

其实看到这里,如果说要总结一下这些"全生命周期户型“有什么特别之处。

其实很简单:传递“服务式户型“的概念。

那些对外宣称:「一步到位的房子」,又或者:「一生只搬一次家」的理念,在很多程度上都是在拉长一个户型的使用周期。

“置换”永远在楼市中占一定位置

也许很多朋友会说,一套房子住的久不久,面积大不大就能决定了。

当然,在面积足够允许的条件下,每套住宅的使用寿命都不会低。

但是,在上海,每个月的二手房成交数据都在告诉我们大户型,也在不停的“置换”

如今房地网上挂牌的市区二手房也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都是“老破小”,随便打开几页看到的多数都是大户型三房:

甚至不乏四房五房的大户型豪宅:

它们的挂牌,可能是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倒逼居住空间的改善、也可能是资产配置的需求驱动房产优化升级……

但显然,置换一直是上海楼市一种、全方位的需求。

换句话来说,任何户型,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那么这个周期,到底是多少?

住宅生命周期的节点其实并没有准确答案,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

作为住宅,4-5年的次新房交易价格最高。

当下住宅产品的设计更新周期也恰恰是4-5年,过了这个期限,它的使用者就发生了改变。

到了第8-10年,产品价值的边际效应将逐步衰减,固化的物业服务、配套建设及人文环境开始决定人居质量。

而10余年以上的房子,配套发展基本已经没有变数,如果住宅本身还没有足够的舒适度,换房就是一件需要进行的事。

而当下越来越多的“全生命周期户型”出现,其实就是在拉长一套住宅的使用时间。

比如说打着“一生只搬一次家“口号的中鹰黑森林。

项目就是个中环项目,周边没规划,也没足够的高能级配套设施,但是我们依然相信这样的生态科技住宅,放在未来楼市中不会容易被淘汰。

中鹰黑森林的自由分割户型

毕竟产品理念能够站在住宅周期之上,从自住的舒适度层面出发的话,算是好选择。

当楼市逐渐回到“刚需为主”的宏观引导下,一套能住到老的房子,真的很重要。

楼市下越来越多概念性的户型出现,有大环境的进步(比如居家养老政策),也有户型演变之下“小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

它们不仅仅是在改善居住环境,更是在穿越楼市变化的周期。

以上正文来自高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