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又怎样,我只关心他快乐吗?

某中学坠楼事件详细过程公开,不管舆论怎样发酵,逝者为大,一条鲜活的生命止步于此,让人唏嘘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此刻,我很想隔空拥抱一下逝者崩溃的双亲。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面对青春期,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变故,太令人心痛了。而且,在父母的心里,这样一个成绩优异,没有受到任何欺凌,一切都正常的孩子,怎么就选择了这条路呢?

在公布的事件复盘中,有两处细节隐约埋伏着什么,恰也是家长日常不曾了解的方面。一个是逝者写给一位女生的纸条,一个是他在QQ聊天中提及的“一跃解千愁”,以及聊天记录中的自我贬低、否定、多虑。

家长包括外人眼中的一切“正常”甚至“优秀”,会不会是男孩用更多的自我压抑换来的青春“保护色”呢?住校生活被高压的学习填满,身边没有几个可以倾诉的朋友,父母管吃管喝却不一定懂孩子的心理,再加上情窦初开遭遇打击……这一根根稻草,都有可能是促成最后“一跃解千愁”的因素。

就像前不久热议的电视剧《小舍得》所展示的那样,幼升小、小升初、应试、竞赛,连吃饭的场合都在攀比……这一路,孩子们内心默默承受的,或许远超出家长的想象。当剧中的优等生子悠说出“我妈妈爱的不是我,爱的是考满分的我”时,当小女生欢欢哭喊着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时,观众的心都会不自觉揪一下。

儒家传统里,望子成龙、注重教育是我们民族的共性特点,“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就是写照。但教育从来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爬到走,从成人到成才,有周期,有节奏,有规律。当前,教育最大的弊病不是太重视,而是为了最终的冲关结果,一切中间环节似乎都可以舍得,什么快乐的童年、健康的身心、真正的兴趣、良好的亲子关系等等,都可以为“上岸”的目标让路。

结果怎样呢?那些踉踉跄跄跟跑的队伍里,慢慢出现了分化。有的娃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自鸡模式,但也有的在不堪重负中,患上或轻或重的抑郁症,乃至选择轻生。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资源都是很好的,但是他们不快乐,快乐正在成为一种更奢侈的稀缺资源。

是时候静下心想一想,在没有经过他们允许的前提下,我们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在两代人生命的互鉴里,我们要舍什么,得什么?才能不辜负他们来这世上一遭?自问之后,我发现,其实答案很简单,我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热情、快乐的生命本体,能够感受到活着真好,活着挺有意思!

So,如何实现这么朴素的愿望呢?我用了一种更朴素,也更直接的方式,问问孩子自己,怎样才能感到快乐?向他们虚心“请教”,当父母的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快乐?以下是我得到的部分反馈:

“尊重我们的想法,即使不对,也至少听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

“给我们更多自主时间,可以随心安排。”

“看到自己孩子的长项和进步。”

“学习之余,允许我们享受真正喜欢的爱好。”

“足够的陪伴,很多的朋友。”

……

大家可以不用再往下看了,相信我,最好的答案就是孩子给你的建议。在此,我习惯性地梳理几点,不是为下结论,而是作个备忘。概括来说,想要养育一个身心健康、感到快乐的孩子:

1.帮助他们形成自我认知

这种认知往往植根于幼年阶段,从孩子2、3岁慢慢理解“我”这个概念时,家长就不能把他们只当孩子看待了。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平等的生命个体,两代人之间一切信息的传递和观念的交换,都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在感受“尊重”的体验中,获得满满的安全感,了解“我”在世间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自我认知良好的孩子,遇事不会惶恐,也不太会怨天尤人,而是会将自我和解、自我激励,当作解决问题的“钥匙”。

2.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这里说的无条件,并非默许和放纵孩子的任何行为,而是坚定地爱,不附加其他要求。生活中,家长自觉不自觉都会有奖优罚劣的时候,比如考好了奖励一顿大餐,参加比赛获奖了买想要的玩具,总之只要孩子取得好的结果,便母慈子孝。一旦犯错、淘气或是惹了麻烦,父母可能瞬间变脸甚至恶语相向,外加动手操练。渐渐的,有的孩子就会趋利避害,选择“报喜不报忧”,因为他们害怕惹父母不开心,从而不再爱自己。

许多“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童年都有类似经历。他们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换来身边人的笑脸盈盈。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也难以获得由衷的、简单的快乐,心思会比较重,总觉得自己要为这份快乐付出些什么才行。

3.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没有什么能比真诚的赞美更让孩子快乐了!因为内卷,现在的孩子要体验“成功”的感觉越来越难。等娃费劲考过了ket,发现身边小两三岁的孩子已经过了pet,琴童们挺不容易考过钢琴7级,结果身边一个个9级起步。没辙,总有人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

不过我一直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伪存在,没有亲历其他人的生活,看到的都是高光时刻而已。事实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烦恼罢了,光环背后的问题,你不曾了解。“攀比”这个行为,本身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所以,放过孩子和放过自己一样重要。想想当年他们能站立、会行走、开口说话时,你惊不惊喜?长大后的他们一点一滴也在进步,只是做父母的不再惊喜。

想要孩子快乐也让自己快乐,那就加倍去发现和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热忱的赞赏和鼓励。实践证明,常得到肯定的孩子,往往能够公开地谈论自己的感受,有较高的自控能力,不容易产生恐惧和自卑情绪。

4.放手让孩子追寻不功利的快乐

近来学校开设的心理课要求学生以“我的火花时刻”为题,画一个自己感到最快乐的场景。都都画了一个坐在沙发里的“自己”,嘴角上扬,十分快乐,画中还有耳机、乐高、足球、烟花、草莓樱桃等水果。旁边的文字写着:“我的火花时刻,是听着音乐、玩着玩具,想着美好的事物,放空自己的身心。”

是的,“忙着生活,不如忙着享受生活。”褪去功利心,能让孩子感受快乐、沐浴春风的爱好就是最好的。以前的文章里,我写过“用美的教育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提高感性素质,丰富感知趣味,这是在为他们二十年后的生活方式做储备,能让人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5.和孩子一起过心灵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心灵的生活却未必丰盈。推荐《觉醒年代》名场面之一,辜鸿铭先生的演讲《中国人的精神》,一百年后重温,仍然直抵心灵。他说:

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他用“温良”概括这种精神之灵魂。简言之,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是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无论贫富贵贱,我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过这样的心灵生活,守候初心,因懂得而慈悲。

6.对孩子的“求助”信号要敏感

回到本文开篇,主人公在几个月前的聊天记录中就流露出了一些信号。像他一样的孩子,在选择绝路之前,往往发出过不止一次的“求助”信号。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称,“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每年我们国家自杀的青少年有多少呢?10万人!!!专家指出,很多抑郁症未能被准确识别而得到及时治疗,有时候家长觉得是孩子矫情,或被视为是青春期叛逆,比如:不想上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早上起床困难;烦躁和躁动不安;经常抱怨身体不适或疼痛;情绪低落,悲伤,绝望,自我怀疑和否定;兴趣丧失,甚至排斥曾经喜欢的活动;容易哭泣或时常哭泣;易激惹、愤怒或有敌意;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倦,容易累,思维行为迟缓,被动消极;与家人、朋友交流减少,回避社交,等等。但不幸的是,这些“信号”都被父母忽略或者误读过去了。

从孩子懂事以来,我常约他喝个下午茶聊聊闲篇。这不仅是周末的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两代人互相倾诉、聆听的重要契机。包括上下学路上的亲子时间,我们也会有的没的,聊些心情故事。一方面能从中挖潜一些思想苗头,及时引导;另一方面也能给孩子一种信心,哪怕全世界都抛弃他,还有最爱的父母,是自己永远的港湾。这份包容将成为他们生命最珍贵的铠甲,足以抵御各种挫折困苦。

总而言之,人生最珍贵的,最不能舍得的是什么?是家人,是这短短一生的亲情。所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又怎样?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快乐的平凡之人同样是这世界的光!最后,以林语堂先生《人生不过如此》中的一句话作结: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