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平|| 书香一缕沁家风
书香一缕沁家风
文/白建平
家风是什么?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它是历经时光洗礼的处世智慧,它是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治家格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家风”已然成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每每提及,总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细细想来,“家风”一词,随着时光的流逝,变成了上个世纪的“奢侈品”了。每每忆及,必潸然泪下,一股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苍凉之气扑面而来。
其实,每一个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规、家训。家风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也不是动人心弦的故事,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一种传承的力量。有的人家将寓意家风的铭词显耀镌刻于门头高框;有的书写悬挂于宅屋中堂;有的则成书成册记录于案,更多的是祖祖辈辈辈的手口相传,靠的是一代一代人的潜移默化,浸心润脑,形成各具特色的家风传承,指引着后代儿孙在相似的生活环境里沿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上留下点点痕迹......
我的家风是什么?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个书香满屋的小院里,爷爷奶奶慈祥的笑脸,父亲母亲勤俭持家的身影,煤油灯下刻苦读书的我,呀呀学语便手不释卷的儿子......一个个鲜活地跳跃到我的眼前,似一页页翻动的书,馨香了我的心海。
我的家在乡下,虽说不是耕读传家,但因了父亲上学读书时攒下的一柜子书,也算是身处雅室,在馨人的书香中浸润,在父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唠叨中长大成人。
可惜的是,在我外出上学、工作以及无数次的搬家过程中,那些书有的流离失所,不知踪影了,还有的被我几十年来不断买书、淘书新陈代谢掉了。偶尔翻腾占据了我书房一堵墙的书柜,突然跳出的几本老父亲留下来的书,激动、喜悦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抖动着双手抽出来,书的扉页上还留存着父亲刚劲有力的签名和我稚嫩的笔迹。书的折痕清晰可见,淡淡的樟脑香味丝丝缕缕的飘入鼻腔,迷茫混沌了我的大脑,记忆的触角犹如做梦般飘摇到我以书为伴的空间里......
从我有记忆开始,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儿时的我,住在乡下,父亲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爷爷刨闹自家那几分自留地,种点瓜果蔬菜供一家人吃菜,奶奶在家照看我捎带着洗锅涮碗做家务,母亲随着生产队下地干活,挣点微薄的工分。每年秋季分回来的口粮不够吃,远方工作的姑姑每年接济一点钱,父亲用他每月十几块的工资把空欠的口粮买回来。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一点,但因家中有吃“皇粮”的父亲和姑姑,家境比起村子里的其他人家,还是宽裕了不少。五六岁时,在同村同龄孩子还是流着鼻涕和尿泥玩的时候,父亲便拿着他教书时的一年级课本教我拼音、识字、算术,到我八岁上学时,一年级的拼音、生字、简单加减算术基本掌握了。就在班上的同学才开始跟着老师“aoe、一二三、123”识字算数的时候,我天天拿着家里父亲买回来的小人书在看。课后,一群泥孩子围着我津津有味地听我讲故事,因着我提前两三年便开始的那时乡下没有幼儿园的“幼儿”教育,家里有源源不断看不完的小人书和书本里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我理所当然地成为那时的“孩子王”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那些年,家里每年要喂一口大肥猪。由于家中下地参加集体劳动的就母亲一人,按人头数和凭工分数分回来的口粮刚刚够人吃,没有多余的粮食用来喂猪。母亲除了用生产队队分回来的谷壳、米糠和粉碎了的玉米秸秆掺杂磨面剩下的麸皮、土豆等来喂猪外,每日下地收工时捎带着拔点苦菜、甜苣、灰灰菜等野菜,和着猪食一起喂养。父亲有时从县城的酒厂、醋厂、油坊买回酒糟、醋糟和榨油剩下的下脚料来补充猪的饲料。看着母亲每天为了喂猪的吃食发愁,春夏秋季节的放学后、星期天和暑假里,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和村里的一群小伙伴提着篮子背着布袋,满山遍野跑着给猪打猪草,每天汗流浃背地背回一筐或一袋猪草来,觉得自己也能为家里出力帮助大人分担家务了。做这些多了,爷爷奶奶会从“百宝箱”里拿出几块糖、点心让我吃,父亲的奖励更让我开心,每次从教书的地方路过县城回家都会给我带回几本小人书、故事书。
腊月里,一家人辛苦喂大的猪被宰杀了,吃杀猪饭时除了叫上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来帮忙吃饭外,每年爷爷都要跑到学校,把学校的几位老师全部请到家里来,好酒好肉的招呼老师们吃一顿那个年代乡下老百姓的“谢师宴”。
有乡亲们来买肉,爷爷都会把称打的高高的,有的人家当时手头没钱,爷爷也让放心地赊了去。遇到路远的乡亲上门买肉,临近中午时,爷爷会热情地把人留下来,让奶奶做上莜面窝,熬上猪肉臊子汤,再让我去村代销店打上半斤烧酒,买肉的乡亲吃的酒足饭饱,面红耳热,临走时紧紧握着我爷爷的手,嘴里说着乡下人淳朴的感谢话。有时,我不解地问爷爷,为啥来买肉你还管饭啊?爷爷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日子过得都不容易,人家大老远的跑来买肉,说明对咱家的肉放心,再说中午吃饭时候了,他一个人能吃了多少呢,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家,咱不落忍啊。”听了爷爷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们村里有位老婆婆,早年丧夫,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娶了媳妇成了家,老婆婆六十多岁失去劳动能力后,儿子媳妇弃之如敝履,把她赶到村外一个没人住的破窑里,老婆婆衣食都成了问题,只好到全村人家里轮流上门讨要吃食。一个冬天飘雪的日子,老婆婆来到我家,爷爷奶奶看着她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忙着把她让到炕头,奶奶从柜子里翻出几件她的旧衣服让她换上,爷爷吩咐妈妈给做了顿猪肉臊子莜面窝窝饭。吃饱喝足的老婆婆临走时感慨地说:“看看你家才是积德了的人家,看看我,有二个儿子没人养活我,我也活不长了,那二个畜生也不会有好下场的。”爷爷奶奶安慰老婆婆说,不多想了,哪天没吃喝了尽管来我家,多一个人的饭还能管起你。
没想到的是,老婆婆从我家走后不多久,大年三十的晚上,在那间冷冻如冰窟的窑洞里上吊自尽了。后来,她的二个儿子和后代正如他妈说的那样,病的病、死的死、孤的孤,下场真应验了那些诅咒的话。
后来,常听老人们说“某某丧德了”、“某某是个败家子”等话语,我想起了那位老婆婆在我家说过的“你家是个积德人家”的话,便问爷爷“积德”是啥意思?爷爷用乡下人惯用的理解和思维告诉我,积德就是人心地善良,对家人友爱,对外人行善,多做一点好事,不做损人害人的事,这样的人家就会给后代儿孙积善,积善人家就会福被子孙后代。当时我听的似懂非懂,但从我们一家人和睦,爷爷奶奶对村人友善、父亲母亲热心助人的事上好像明白了一点。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已不满足于看那些浅显易懂的连环画小人书了,有天下午放学写完作业后,百无聊赖的我打开家中存放杂物的小房子,房子的墙角处有个不大不小的小红柜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倒腾开柜子上方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打开柜子,嚯,我惊讶的张大了嘴,满满一柜子书。除了父亲五寨师范读书时的一些课本外,其余的都是小说一类的书。我翻看了一下,有《青春万岁》、《在和平的日子里》、《三里湾》、《山乡巨变》、《汾水长流》,最吸引我的一本书《董存瑞的故事》。我把这本书拿出来,坐在门前的石台阶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不觉天已黑下来,我的眼睛渐渐地贴在了书上,被下地回家的妈妈把我从痴迷的读书境界中推醒。
那个学期里,我除了听老师上课,完成作业外,基本不和小伙伴们疯打疯闹的玩了,一柜子的书在家里静静地等着我。看的书多了,我比同龄的孩子明白了好多道理,董存瑞的英雄故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此时,我一下子明白了当年爷爷和我说过的“积德行善”的意思,以前不理解的事和一些混沌的理解好像一下子清楚明白了。
此时的我,虽然还不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含义,但看书多了让我明白了好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有时又和家中大人和学校老师教的不太一样,又让我多了一份思考的空间。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在学校写出的作文不在干巴巴的,老师没教过的一些词句常常出现在我的作文中,每次的作文都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诵读。老师代我把作文向报刊投稿,且屡屡登载发表,这在一个山村小学校里简直是一个奇迹。
拿着登有我文章的报刊让父母看,高兴之下的父亲给予我的奖品就是我心仪已久的一本小说或者几本故事书。到初中毕业时,除了父亲那一柜子书外,我自己也有了一柜子各种各样的书,四大名著、《说岳全传》、《雷锋的故事》、《红岩》、《青春之歌》等等都在那个时候读过并收藏至今。
受我的影响,妈妈和弟妹们也都喜欢上了看书,每晚熄灯睡觉前,人手一本书趴在枕头上看。看书多了,仅念过两年书的妈妈和村里人拉闲话时,嘴里经常会蹦出一些“文绉绉”的词,惹来村人善意的嬉笑。父亲母亲和爷爷奶奶一样,心地善良,热心助人,和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相处的就像一家人一样。那时,我家的光景过的比村里其他人家要宽裕一点,父亲上班挣工资,家里常备点余钱,村里有人家看病周转不开,向我家张口,每次母亲都会拿出钱来借给他们。平常一些来借油盐酱醋的,母亲则慷慨地送给了他们。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吃好点的饭食,母亲都要让我们给左邻右舍端去一碗。后来,父亲几经辗转到了商业部门工作,遇村里人娶儿聘女,父亲便帮忙买回那个年代的紧俏品自行车、缝纫机等,成就了好多人家的儿女姻缘。每年腊月除夕,家里来找父亲写对联的乡亲们挤满了屋子,母亲拿出瓜子、红枣、核桃招待乡亲们,男人们抽着父亲递来的烟,喝着滚烫的茶水,孩子们和我们在院里嘻哈打闹,一派喜庆的气氛。初一那天,受过我家帮助的乡亲们蜂拥而来,来我家拜年。
那时的我家,是村人们口里所说的“好人家”。乡亲们简单淳朴的“好人家”三个字,无疑是对我家坚守的善良厚道,热心助人家风的最大褒奖。那时的乡亲们大多文化不高,嘴里讲不出大道理,也不知“家风”二字的真正含义,但嘴拙眼明的他们会看、会体会。一句“好人家”包涵了对这家人家“家风”的全部内容。
我的没读过几天书的爷爷奶奶肯定不知道“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什么意思,但“天地君亲师”的传统思想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他们秉承忠厚做人,善良做事的为人处事天性以及对“文化”的敬畏,供养姑姑初中毕业后送出外地参加了工作,父亲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当时的“名校”--五寨师范。父亲母亲在七十年代整个社会生活困难时期,没做守财奴,不当抠门人,节衣缩食给我们购买书籍,把供养我们读书当做最大的事情,把帮助乡亲们解决困难作为应尽的本分。小小年纪耳闻目睹祖辈、父辈们的所做所为,我也把读书、助人作为行事的准则,并坚守到如今已然度过半辈子的光景。
儿子不到周岁刚开始咿呀学语的时候,我用五颜六色的硬纸板裁剪成巴掌大小的卡片,写上字,贴到家里的相关物品旁,玻璃上贴“玻璃”、电视上贴“电视”、沙发上贴“沙发”......然后反复指着这些字给儿子读,儿子那时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都把这些字记住了,过一段时间,抱着儿子只要说出“玻璃”,儿子的小手就会指向玻璃,不出半年的时间,儿子就认识了几百个字,简单的加减算术也会了,能够阅读基本的少儿读物,趁热打铁,买回《幼儿故事》、《故事大王》等书籍让他翻阅,原先好玩好动的儿子,一拿到书便坐下来安安静静的能看一小时,这样儿子不到三岁就从“家庭幼儿园”毕业了。
人常说,爱读书的孩子错不了。不是说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都会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能升官发财的。但一个人经多年时光的书香浸润,无论是启发心智、修身养性还是人格养成,都会潜移默化感受到深刻的影响。儿子上学后,专门给他购置了一组书柜,每年坚持给儿子订阅购买各种杂志刊物,多年下来,我和儿子的书柜摆满了整整一堵墙,成为来我家做客的人眼中的一道风景线。受读书的影响,儿子从小至大心地善良,懂礼貌,对同学友爱,尊重老师,学习成绩好,从来没和同学吵架打架,读书时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参加工作后是领导眼中的“好员工”。
我们一家三口人,我和儿子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妻子是一名教师,教书、备课、批改作业之余,也喜欢从书柜中抽出一本书静静地阅读,家里的电视等成了摆设,打牌、搓麻等娱乐基本和我家无缘。
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和我们分居两地,买房子时专门挑了一个三居室的,装修新家时,儿子自己设计了书房样式和格局,也是仿照家里的模样靠墙做了整整一面书柜。每次回到家,走时会把他上学时积攒下的书往下拿一部分。和我们说他的目标是等自己结婚有了孩子时,要把这一堵墙的书柜用书填满,为自己的孩子早早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氛围,把家里爱书、读书的家风传承下去。
家风如细雨,润物潜心灵。好的家风会在祖辈的榜样下潜移默化地代代传承,福泽后辈;坏的家风同样也会被先人飞扬跋扈、为富不仁等“德行”祸及后代。当然,好的家风能代代相传,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涟漪;坏的家风估计传不了三代便会灰飞烟灭,成为遗臭万年的笑柄。
四季变迁,时空更迭,家风当如空际之明月,将淡淡的清辉挥洒,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家的良好家风传承就是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真实体现,也必将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繁荣富强、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全民小康的有力助推器。
让我们乘着忠、厚、诚、善、良、友、恭、亲、清、廉......的家规、家训、家风的羽翼在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振翅飞翔吧!
作者简介
白建平,笔名清水浅白,山西省岢岚县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报刊及各文学公众号等刊物有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类媒体征文活动中有作品获奖。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