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花垣既然有一条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的公路……
川湘公路,于1935年11月开工建设,历经一年半,1937年3月全线建成通车。线路横贯川东南与湘西境域,起自四川省綦江县雷神店,与川黔公路衔连,折向东南经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在茶峒场渡跨花垣河(酉水河支流)进入湖南省,再经永绥(今花垣)、乾城(今吉首)、泸溪,至沅陵县三角坪与湘黔公路接驳,全长886公里,大致与今319国道重合。川湘公路所途经之处多为深壑沟谷,越岭大娄-武陵众山系,傍依乌江-郁江等河峡,工程量复杂且艰巨,尤以湘西永绥(花垣)与乾城(吉首)交界处之矮寨段临崖落差,甚筑公路奇观!川湘公路建成后不久,正逢抗战爆发,作为沟通川盆与湖湘间的一条运输大动脉,而后即担负战略重任,更为抗战做出了历史贡献。谢谢酉阳文史研究者曾常先生提供旧影素材。
川湘公路开工典礼
起点雷神店
万盛站
南丰站
沿途经过的重庆地段
山路崎岖
经过茶峒场渡跨花垣河(酉水河支流)进入湖南省的入湘渡口
矮寨公路
矮寨公路 矮寨公路是湘川公路319国道中的一段,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境内,这条盘山而上的公路只有6公里左右,但它却是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高达440米,坡度大小在70―90度的斜面上,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左右移动,转折13道锐角急弯,形成26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
能滩吊桥
铁砂河渡口
川湘公路里程图
川湘公路示意图
川湘公路示意图
新蜀报:蒋介石限期完成公路的新闻报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领土、把中国变成殖民地、从而奴役中国人民的意图已经完全暴露。民国二十年(1931年)侵占东北三省,继而在华北、华东屡屡挑起事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国民政府里一些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纷纷向蒋介石提出加强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全面作好抗击日本侵略者准备的建议。终于,国民政府听取了建议,决定继刚刚修筑好川黔公路后,修筑川湘公路。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九月二十六日,四川省公路局奉蒋介石行营赶修川湘公路的训令,即派出勘测队在川湘公路川境内綦江至秀山路段进行勘测,四川省交通局李寿松被任命为川湘公路綦(江)彭(水)总段段长,总段设于南川。綦江境内路段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十一月六日开始测量,十二月结束。綦江县奉命成立筑路委员会,共十七人组成,县长吴伯桦任主任委员,县政府建设科长吴尧阶、绅士吴举宜任副主任委员。县境内划定珠滩至三江、三江至石角、石角至蒲河、蒲河至万盛四个路段,同修筑川黔公路一样,广为征集民工修筑川湘公路。
吴举宜(1903——1973)
为征集民工修筑川湘公路,四川公路局曾印发《告民众书》,说明修筑川湘公路重要意义:“要想贯通川湘两省的经济文化,必须修筑川湘公路”,“要得发展生产,必须修筑川湘公路”。修筑川湘公路与修筑川黔公路不同,修筑川黔公路时政府尚付给民工伙食费,修筑川湘公路政府不付伙食费,由民工自带工具、自带伙食完全义务修路。只有石工等技术工人才发给低微的工资。
建设川黔、川湘公路档案文献
川湘公路原从綦江珠滩起至湖南三角坪,全长八百八十五公里,其中川境内从綦江珠滩至湖南茶洞六百九十公里。綦江境内路段从珠滩起至温塘接南川县界二十五公里。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一月川湘公路工程处成立,下设总段、分段、工区。民工以一个联保乡镇为大队,联保主任任大队长,大队下设小队,由保长或保队副任小队长,每小队三十多人,綦江县共组织民工小队一百零七个,征集民工三千六百多人 b。工程的石方、桥涵、堡坎采用小包工制,按方计件包工。路基、路面土方由民工包干负责。川湘公路四川段由经过各县所设分段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一月组织民工动工,九月十八日綦江段建成通车,十月十日川湘公路川境全段通车。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一月,川湘公路全线通车。
当年公路运输状况(网络图)
由于修筑公路的艰辛,技术工人工资的拖欠,在筑路期间,綦江的石工曾向蒋介石行营寄发呼吁书。书中写到:綦地山高谷深,督工开凿每因用药力爆炸,岩倾石圮,压死工人,葬身石窟,幸工人等冒险施工,毫不畏惧,诚以生活所迫,不得不然。近以积欠工资过巨,有数百元或千余元或二三千元不等,工头等屡向工程处请领,以便转发工人,藉资救济,免使断炊,殊工程处以款未领到无力应付,由于工人日食不能接济,每日仅吃两餐稀饭……常以赊欠食品,索价还价,口角酿祸,加之最险的关隘,其地势之险、工程设计之精行居全国公路之冠,此路修于抗日战争初年,1936 年 9 月 9 日全线竣工。一度为中华民族咽喉要地。物价陡增数倍,生活益形困难,工人典衣鬻物,罗掘俱穷……”川湘公路刚刚修通时,位于三江场的跨綦江大桥没有修建,在珠滩设有渡口,车辆由渡船运载过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修建了綦江大桥,川湘公路和川黔公路的交会处改在雷神店,川湘公路起点也由川黔公路上的珠滩改为雷神店。
綦江垫支修路记载
川黔公路和川湘公路修筑的任务急,时间紧,负责督促施工的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綦江政协文史资料》第九辑所载《川黔、川湘公路修筑始末》一文记载:“在筑路期中,督修专员田湘藩、陈克明出巡视察工程情况时身着戎装,佩带蒋介石赠送发的中正剑和小手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凡沿线有关筑路官员,不论县、乡、镇、保,如有督工不力,工程进展缓慢,则分别给予关押、撤职查办直至杀头。修筑川湘公路时,陈克明到涪陵地段视察,该县县长李鸣和因为筑路不力,工程进展慢,当即被陈下令撤职查办。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三月二十八日,川湘公路綦江段口粮不济,影响工程进度,经办人杨茂尧当即被囚禁,并拟处以死刑,后经杨所在保长、乡长、县工会主席等二十多人联名求情,才得保释。川黔、川湘两路修筑期间,仅綦江一个县的民工因工因病死亡四十多人。”
川湘路南段图
修筑川湘公路綦江段时遇到两处十分险要的地段,一是蒲河乡场边,二是建设乡二郎峡口。川湘公路在蒲河场边要渡过蒲河,这段蒲河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且河中乱石纵横,不宜设置渡口以船渡车过河,架桥也很困难,好在此处原有一小石桥,筑路工人加固扩宽小石桥,公路从桥上穿过渡过了蒲河。建设乡二郎峡两面是相互对峙陡峭的山壁,中间是深深的山谷,湍急的河流,筑路工人修路时须用绳索悬身山崖,用原始的铁锤钢钎一点一点开凿坚硬的岩石,稍不小心摔下山崖就会葬身深谷急流。筑路工人流血流汗,不畏艰险,终于让公路通过了二郎峡。
湘川公路死亡员工纪录碑(网络图)
綦江在修筑川湘公路的同时,还征集民工整修川黔路,綦江大量民众上工地筑路修路,为大西南的交通建设做出了贡献。因为川湘公路是抗战期间大后方通往抗战前线的交通要道,所以綦江民众也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川湘公路也同川黔公路一样,由于修筑时间短,不能保证修筑质量,有的地方事后经过了多次整修才保证了通车。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綦江县因为完成川黔、川湘公路整修任务好,县长张征瑞“督率有方,成绩卓著”获交通部奖章一枚。
(公路奇观碑文:公路奇观位于矮寨北坡上,人称“矮寨天险”,为川湘公路上最险的关隘,其地势之险、工程设计之精行居全国公路之冠,此路修于抗日战争初年,1936年9月9日全线竣工。一度为中华民族咽喉要地)网络图
川湘公路通车以后,一些期刊报纸纷纷登载文章,介绍公路通车的相关情况及其重大意义。《四川公路》民国二十六年三、四期也登载了文章,详细介绍川湘公路修筑经过,公路通车后客货联运情况,川湘公路在抗战大后方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川湘公路是连接四川省会成都和湖南省会长沙的公路干线。川湘公路的建筑成功,对于改善川湘交界大片崇山峻岭中闭塞贫困地区交通状况,促进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占领武汉,切断重庆经长江水道与华东地区相通的交通线,川湘公路即成了抗战大后方与抗战前线联系的交通干道,不少中国军队从重庆出发,经川湘公路去抗战前线,也有一些中国军队从抗战前线撤退时经川湘公路回到抗战大后方。并且,抗战时期重庆军工生产钢铁厂炼铁所需煤焦主要产地南桐煤矿建在川湘公路旁边,修建煤矿时材料运输,煤矿建成后一部分煤焦运输均需依靠川湘公路,由此可见,川湘公路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义务修筑川湘公路的广大民众为抗战做出了贡献。川湘公路建成了,綦江境内增添了一条公路干线、交通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綦江经济文化发展。
位于綦河三江段的老式车渡
川黔公路崇溪河段
川湘路綦江蒲河段《抗战綦江》113页
川湘公路起点:今日重庆綦江两路口
注释:
a.重庆图书馆馆藏资料《为修筑川湘公路告民众书》
b.民国二十五年乡镇政府改称联保,乡镇长为联保主任
c.《綦江政协文史资料》第九辑“修建川黔、川湘公路始末”
本节参考书目:《重庆交通志》,《綦江交通志》,《重庆政协文史资料》第 33 辑,云南出版社出版《抗战时期西南的交通》,重庆图书馆藏民国时期《四川公路》,《道路月刊》,《新蜀报》,《大公报》,《綦江政协文史资料》等。
我从2012年参与綦江区政协主导下,由张健主编、胡世博副主编的《綦江历史文化集萃》《抗战綦江》《抗战綦江历史档案文献》《綦江街镇历史文化丛书》《民国綦江辑要》等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闲暇之余,我把这几本书中关于川湘公路历史档案文献挑选出来,以飧读者。
来源:《抗战綦江》节选择——抗战时期修建的川湘公路档案文献(重庆段) 阳光华铁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