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夜攻下十三座池城!张飞之子张苞,在三国属于什么水平?
刘备创业早期,蜀国虽然渺小,却藏了很多大佛。不管是张飞还是关羽又或者是赵子龙,随便拉一个出来都可以吊打敌国将领。可是,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原本人才济济的蜀国,竟然到了无人可用的程度。
尤其是张飞和关羽去世以后,刘备在准备攻打东吴的时候,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才凑齐的五虎将竟然死了两位,心里非常悲凉。这时,张飞的儿子张苞进入了他的眼里。
都说虎父无犬子,张飞生前凭着自己的大嗓门就吓退了敌人,那么,他的儿子张苞的实力又如何呢?
在世人眼中,张苞是一位非常英勇,却没有受到命运眷顾的人。他年纪轻轻就立了很多功劳,可是他最终既不是老死,也不是被敌人杀死,竟然是摔到山涧而亡,实在死得太窝囊了。
就在关羽被东吴害死以后,刘备准备集结军队,为自己的兄弟兼大将报仇。关羽之所以会死,刘备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荆州牧是他的大舅子糜芳。
关羽在前方和魏国的人拼死拼活,作为刘备大舅子的糜芳却连人带城投向了东吴,使关羽两面夹击,最终死在东吴马忠手中。
关羽兵败,自己作为糜芳的上司,管教不当是关羽自己的错,但是糜芳作为君主近亲,却做出如此损害自己君主的事情,就更加缺德了。
可怜的关羽,死后还被自己所谓的兄弟利用,打着替他报仇的称号讨伐东吴。实际上,他不过是在找一个能让所人蜀国士兵更为拼命的说法罢了,尤其是昔日关羽的那些部下。
当刘备在校场集结兵力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两名大将之死都与东吴有关,心里更是火大。刘备想要集结精英队伍,却发现军队里面竟然没有几位真正有能力的将领了。
刘备在前面点兵,张苞和关羽的儿子关兴却在下面吵得厉害。原来,这两人都说自己父亲是被东吴害死的,两人都想要当先锋官,势必要在战场上找回场子。
这两人的父亲生前可都是刘备十分看重的人物,而且都是战斗力十足的人物,刘备不知道这两人的实力到底如何,就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们争吵。
张苞的嗓门也继承了他的父亲,大声让关兴把先锋官的位置让给自己,还说自己要为父报仇。关兴的嗓门虽然没有张苞的嗓门那么大,但是他同样态度坚决,不肯把先锋官的位置让给张苞,并且同样说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刘备看着两个后辈对战争那么有劲头,这才感到有些欣慰。最终,刘备让这两人都当先锋,一个为正,一个为副。张苞听到以后可高兴了,而关兴则有些失望。不过,既然刘备都已经发话了,就算有意见也不敢反驳了。
到了战场上以后,张苞和关兴两人都非常勇猛。尤其是作为正先锋的张苞,一心想着为父报仇,在战场上更是拼尽全力。在战争中,狡猾的东吴在要险地带修筑营寨,和远道而来的蜀国军队打起了拖延战。
刘备的军队虽然看起来很有气势,但毕竟不是在主场,各种物资消耗巨大,没过多久就承受不住。就在刘备烦闷的时候,先锋官张苞带回了一个好消息给他,一夜之间攻下了十三座池城。
这种战绩,哪怕是张飞还在世的时候也达不到,张苞的意志力和能力真是比他父亲更加厉害。这一战,蜀国军队最终虽然失败,但是张苞却立了大功。
《三国志》中,对于张苞的描述,仅仅只有五个字,那就是:“长子苞,早夭”,也就是说,张苞“出师未捷身先死”,老早就离开人世了。所以《三国演义》中关于张苞的记载,完全是凭空想象。其实张飞的后继者,是他的次子张绍,张绍继承了张飞的爵位,在景耀六年,邓艾在绵竹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对战,张飞之孙,张苞之子的张遵,在作战中牺牲,同年,后主刘婵派遣张绍,向邓艾投降,再后来,张绍陪伴刘婵,远赴洛阳,投降曹魏。
《三国志》中,关于关兴的描述,也只是寥寥几句,道:“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
从这一句话中,能读出很多信息。关兴也是英年早逝,所以一生没什么大的建树。“少有令问”,表明关兴年少时,便颇具盛名,因此他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关兴在二十岁那年,便当上了“侍中”、“中监军”,可以说是年少有为。
“侍中”和“中监军”是怎么样的职务呢?“侍中”其实就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类似于顾问般的存在。“中监军”则是负责监督京城内的付卫军。
这两种职务,都不是直接领导打仗的。可见,诸葛亮器重关兴,是想将其往“军师”的方向培养的,而不是让他去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