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特点浅说
米芾行书其所以形成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在点画和结构上不同于他人的处理方法。而其变化之丰富,变化之奇特,非他人可比。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间背、疏密、开合、偏侧、白布、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原则,使作品面目险而不怪,爽朗痛快,而又清新自然。
行书的变化,首推线条粗细的变化,要克服等线体的美术字。粗细变化有三种情况,一是字和字之间粗细的变化,二是一个字内部点画有粗有细,三是一个点画本身也有粗细的变化。
>>>>
>>>>左细右粗
>>>>上粗下细
>>>>上细下粗
>>>>
>>>>
>>>>外粗内细
这种粗细变化要自然出之,随笔势的转换而成,不能刻意安排,而且要把握好“度”的变化,不可相差过大。
字形大小的变化,也是行书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比较浅层次的要求。但由于从楷书才进入行书书写,往往字写得大小一样,缺少变化。
正常情况下,字形大小随汉字笔画的多少而变,即据字的自然形态而变,笔画多的稍大,笔画少的稍小。不可将大字缩小,小字放大,而且整齐划一。
但仅靠汉字的自然形态还不够,有时随前后左右的变化,将笔画多的写小,将笔画少的字写大,米芾字形大小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既遵自然形态,又别具匠心。任意取三字,皆有大中小之别。
相背,就是结字中点画的安排有相向和相背的关系,这样可以避免用笔的单调和结构的呆板,增加情趣。
>>>>
两横相向
>>>>
两竖相向
>>>>
两横相背
>>>>两竖相背
向背关系字不仅表现在点画关系上,有时也表现在字的不同部件之间。
自古以来,凡书家都十分注重笔画结构间的疏密关系,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疏则洞达,密则茂密;疏密得当,风神乃出;若平均使用笔墨,点画平均排列,平均分割空白,当密不密,当疏不疏。则难成佳作。
>>>>
>>>>上疏下密
>>>>左密右疏
>>>>中密外疏
>>>>左疏右密
>>>>部分密
>>>>上下之间空的较大
开合是左右结构的字,为了打破平衡,使字生动活泼,而采取的一种结字方法。上开下合,上窄下宽,似宝塔形。显得重心稳定;而上开下合,上宽下窄,似侧金字塔形,显得峭拔险峻。一正一奇,相得益彰。
米芾是运用开合手法的高手。
>>>>
>>>>上开下合
参差还是左右结构的字,两部件的等排,除开合关系外,还有参差之法,即两部件不可上下齐平,以求整齐,恰恰要打破齐平,打破整齐,而求参差错落之美。或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或头平,脚不平,或脚平,头不平。等等,变化多端。
>>>>左低右高
>>>>左高右低
>>>>头平脚不平
>>>>脚平头不平
收放是结字一大 原则,不惟行书有收有放,也不惟米芾行书有收有放。就是楷书亦讲究有收有放。比如数横排列,总有一笔放,写的长点,余则收,写的短点;有撇捺长竖、有鹅浮钩、戈钩的字,往往撇、捺长竖和钩取放,其余取收。
米芾行书放的原则和其他差不多,关键他更有夸张之处,放和收的程度更大些,对此更强烈。
董其昌说:“作品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
张怀瓘《论用笔十法》中以敛为阴,以放为阳,以为作字须阴阳相应。这里的敛,就是我们所说的收。有收无放,缺乏生机,有放无收,缺乏静气。只有收有放,阴阳相应,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一般情况下,收多放少。放的时侯,往往就放那么一笔,或者一个小部件。因为放笔较长,虽一笔,但位置占得较大。
>>>>放捺
>>>>
>>>>
>>>>
>>>>
>>>>
>>>>
书有正,有奇,有平正,有侧正。正主静,侧主动。任何书体,都是正奇相生,动静相宜。真书表静,故多用正局;然真书的静,非绝对的静,而是静中寓动,所以是正中有奇,有侧。行草书表动,故多用侧势;然行草书的,非不受制约的动,而是动中寓静,所以是奇中有正。真书难得飘逸,行草难得沉重。此之谓也。
米芾很好的解决了正、侧的关系,往往偏侧取势。比之二王,在侧的程度和数量上,米芾超过了二王。董其昌曾感慨地说:“王著辈绝不识晋唐人笔意,专得其形,故多正局。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予所未尝梦见也,惟米痴能会其趣耳。”
学习米芾偏侧的手法,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的界限。张怀瓘曾言;“书宜平正,不宜攲(读yi)侧。古人或偏以攲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所谓拨转机关,就是分寸的把握。“ 崄不至崩,危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张怀瓘语)分寸把握不好偏则倾倒,重心不稳,很难成佳作。这是学习偏侧这一原则要特别注意的。
中国书画都非常讲究布白,所谓“计白当黑”,黑处有笔画,白处亦有笔画。写字本来是毛笔蘸墨画黑道道,而书家偏要说“布白 ”,可见处理空白的重要。对空白的处理 往往可以看出不同的艺书风格。如颜真卿楷书空白小而茂密,欧阳询楷书四面留白而清朗。行书也是一样,王铎茂密,董其昌疏朗等。
米芾能书善画,是布白的高手。
>>>>
>>>>
>>>>
>>>>
布白的标准是什么?人们常说疏可走马,密不容针(通风)。这只是一般低层次的理解 。刘熙载说:“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神远和神密就是标准。空包少时能疏畅洞达。是谓“神远”;空白多时反能严谨茂密,是谓“神密”刘熙载还说:“ 蔡邕洞达,钟繇(you) 茂密。余谓两家之书同道,洞达正不容针,茂密正能走马,此当于神者辨之。”这是布白的高标准 。就是不能简单的从表面上看空白的大小,主要看神采,密而疏,疏而密。须细心体会。
字和字的照应,行与行的贯串,谓之接应,,这是章法布白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书讲整体的气势,行则讲行气,就靠接应。欧阳询认为“行行相向,字字相承,俱有意态,正如宾朋离处交相应接也。”
米芾行书,与应接处多参差、离合、连断之变,以意态取胜。大凡字与字对齐、连属、成“鱼贯徐行”之势易,字与字不对齐、不相连,而字势无不正、无不连者难。米芾处理接应自是后者,后世书家多从此来。
应接有连有断,以断为高,切不可笔笔相连,字字相接成一笔书。
米芾行书十大原则,是互相渗透的,往往几个原则同时起作用,不可割裂来看。况且这些原则不能尽叙米芾行书的特点,而只是一部分主要原则,须深研细究,方能了解米芾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