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14.7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解释:这两条其实是一个对比,就是阴实水肿和消渴水肿,一个是体质寒的水肿,另一个是体质热的水肿。胃脉一般是沉的,如果绷紧说明这个人平时体质就偏寒,容易有肚子疼、寒疝病等,如果用泻下药,就会导致这个人体质更寒,会虚到胸闷短气,水也不太会运化了,就会比较容易造成水肿的问题。如果胃脉变的快了以后,就是本来体质就偏热,比如糖尿病患者。本来的症状是尿频,但是如果有一天他的小便反而有点尿不出来了,说明肾功能已经不太行了,这样子的话他也会发水肿。这种情况用五苓散调整都来得及。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浮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解释:这里的脉象仍然是一个理论指导,临床上不一定把得到。比如说寸口脉浮而迟,是说有热要上来,但是被什么东西闷住跑不动,趺阳脉浮而数,就是胃有热但是散不掉闷在里面。总体来说是上中焦有热闷住,导致水也会闷住而形成水肿。然后接下来是另外一路虚症。“沉则脉络虚”,本来运行的气在一些地方憋到了,有些地方气就不够,“伏则小便难”,就是脾胃的脉,热闷到会有小便不通的状态,如果是这样的状态,就是水因为热而闷在身体里面,而皮肤表面又因为气走不到,所以就虚掉了,这是防己黄芪汤的情况。辩证点在于是否怕风,如果是怕风的话是表虚而有水堆积,用防己黄芪汤,如果不怕风的话,是表实,用越婢加术汤。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入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解释:上一条讲的热闷住的情况,这一条讲的是冷型的。脉弦紧是寒导致的气分不通,水运行不畅变成腹水。“少阴脉紧而沉”,寒气凝结到已经不会动了,所以水也运化不了会变成腹水。
总结:这几条讲的是病机,从体质来讲,本来就是偏热、偏寒的脾肾虚的体质。
外因是有风热闷在体表,有水堆积,或者是本身体质虚导致水堆积。
总得来说还是体质问题居多,所以从根本上治疗是补肾阳帮助水运化,比如真武汤、五苓散一类;急性的水肿,体质本来比较好的,用越婢加术汤发汗治疗。
每天学一点《伤寒论》,临床思维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