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最荡人心魄的作品是哪一部?当然不是...
当然不是颜勤礼!
说到颜体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颜勤礼碑。但事实上我们翻遍了所有清代中期及以前的所有书论,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书家学者去推崇颜勤礼碑。不少人认为,颜勤礼碑最能够代表颜体风貌,也是能够代表颜体最高水准。甚至前几天我还听到书友说颜勤礼碑是颜体中间最富含点画变化的。所有的这些观点我都经历过,不过我不同意。
颜勤礼碑备受大家推崇有它的道理在。人类的审美是有阶梯性的,基于人性,首先我们审的是美,其次才是力量,其次才是风骨,其次才是韵律或者加节奏,最高才是韵致。我们在判断每一个作品的时候其实也在经历这些阶段。以纯粹的点画匀称有规律、变化少而巧而言,的确多宝塔跟颜勤礼碑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所以大家推崇并不是偶然。
我被师傅所命,从儿童起写颜勤礼碑十来年以师傅的功力和名头,他的结论一定是有其道理的。这个碑也的确当得起这样去深刻的研究和一个人付出这么长的一个青春时期。不过我并不认为颜勤礼碑是鲁公最好的作品,甚至于认为它属于鲁公二流作品如同多宝塔碑。这个观点我做两点说明。
首先,颜勤礼碑对于鲁公楷书,可以称为技法集大成的作品,但是不能称之为最高级的作品。
鲁公书写颜勤礼碑的时候年龄不算小,但是古代书家往往寿命比较长。赵孟頫那样六十来岁就走掉的概率并不高。文徵明活到90多岁,还能写蝇头小楷,这固然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但事实上古代书家七八十岁时都算是盛年,在六、七十岁书写颜勤礼碑并不能代表颜鲁公书法的巅峰时代。虽然颜勤礼碑与很多可以列入鲁公一流作品的书写年龄距离并不算特别大,但是一位一流书家(鲁公还是超一流)要完成自己的化蝶之变,其实是要不了多久的。一流书家需要变的早已不是功夫,他们自己的审美追求,以及对于一种更高表达韵致的突然领悟,所以某一个晚上可能就可能成为一位书家中期作品和晚期作品的分界点。因此不能认为鲁公的一流作品跟颜勤礼碑相隔年代并不久远,就认为它们应该在艺术高度上应该是对等的。
第二,作品的使用场景决定了这个作品到底应该呈现什么样的风格和笔法。
任何一位书家在的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艺术阶段、不同的审美倾向以及当时的情绪、人生感悟都不同的时候,他写出来的作品可能是完全不同风格。
麻姑仙坛记这样一部作品,我认为不仅仅对于鲁公的书法生涯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事实上对于唐楷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有如此份量的划时代的作品,大概也就是那么三部,比如麻姑仙坛记把篆籀笔法和超一流书家的老辣以及那种求仙访道的那种内心的追求能够体现在书法中的一部最好的楷书作品。
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继承了整个魏晋楷书所有的结字规则、笔法变化和其他所有的古法传承,再加上其本人的儒雅恬静的气质形成的一部楷书作品。对于唐楷,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是承前也是启后的,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儒家气质楷书风格的巅峰。而麻姑仙坛记具有浓烈的道家气质。
当然,这里也可以顺便提一下另一部作品。我的师傅江湖人称金刚陈,他的风格很大程度来自写泰山经石峪,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能够代表佛家文化的一部作品。
麻姑仙坛记这样一部作品,不是写于庙堂,也不是作为朝廷公文公告,也不是给皇上歌功颂德(比如大唐中兴颂),更不是为自己的家族写一块宗祠的碑,也不是去给朝廷的重臣宗庙写一块庙碑(郭家庙碑),那么这个时候应该体现出什么书风和气质呢?
事实上,麻姑仙坛记体现出来非常浓烈的道家气质,他写的已经不是笔法,而是心中所追求的那种淡然和清阔,这种对于道家成就的向往和憧憬。麻姑仙坛记的追求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性的唐楷碑版,更接近同样洋溢着道家气质的兰亭序,其艺术气质大于使用价值。这就是为什么鲁公一生作品无数,但最仙气飘飘的还数麻姑仙坛记。这也是他非常罕见的作品,因为鲁公本人的人格极其的儒家。
体现在哪里呢?点画若断若点、若轻若重。结字上,出现在颜勤礼碑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则的、统一的,内部收紧、外部扩张到了麻姑仙坛记里不一样了,变得随心所欲。在结字规则里加入了大量的隶书写法,也不追求字的写法的绝对正确。所以麻姑仙坛记是一部仙品,完全不是我们称之为颜体能够概括的一部作品了。
所以实际上从书法艺术角度上,颜勤礼碑与麻姑仙坛记几乎没有可以比较的资格。
麻姑仙坛记代表着鲁公的最高精神境界的楷书作品,学它会有一定难度,不要着意于规整的笔法,而要关注其变化与气息。
我们经过很多波折,将《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故宫珍本 》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百分百忠实于原作、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故宫珍本 》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