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艾滋病最“伤心”
心血管损害常常是艾滋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患者死后尸检,心血管损害检出率大大高于其生前临床诊断。
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类型包括:1.心包损害心包炎和心包积液出现较早,发生率23%~30%。心包积液常为非特异性的。机会感染病原体有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新型隐球菌、星形诺卡氏菌、放线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一旦出现心包炎,提示心肌已经受累。
2.心肌病变包括心肌炎和心肌病,可能与艾滋病病原直接侵犯或自身免疫反应、长期消耗和营养不良、应激物质如儿茶酚胺不良刺激以及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心肌炎和心肌病可伴发严重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5%。心肌病变者50%在6个月内死亡。
3.心内膜损害感染性和非细菌性血栓心内膜炎可单独或合并存在,尤以静脉滥用毒品者更易发生。累及左心瓣膜常见,菌栓、血栓和赘生物脱落可致系统栓塞,瓣膜穿孔,诱发心力衰竭,导致全身情况恶化。肺栓塞每易误诊为肺机会感染。
4.心血管系统感染与血管炎静脉滥用毒品、同性恋、性生活不检点者,心血管系统感染如静脉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发生率较高,病原体多为化脓菌、真菌及梅毒螺旋体等。血管炎可发生在多系统多器官,累及神经系统和肾脏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及肾功能衰竭。
5.新生物可见Kaposi肉瘤、淋巴瘤等,临床表现多样化。
6.药物相关性损害氮胸甙、复方新诺明可致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或发生扭转性室速。干扰素可致患者心脏传导阻滞、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戊烷米可致患者出现低血压、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二性霉素B、阿霉素可引起患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对这些问题,用药中均应予以重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