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甲》隐含着,中华传统文明的终极钥匙!
前文回顾:
在本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中,我们论述了《量子论》的现实意义:
1、“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由物理属性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显性世界”与“隐性世界”重叠而成,“隐性世界”是“完整世界”的主体。
2、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的人”由三层人体、三层意识、两个无意识,以及一个“感知的主体”组成。
“感知的主体”是《郭店楚简·老子(甲)》中记载的重要内容,从某种角度来看,认识到“感知的主体”,等于找到了几千年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终极钥匙。
上图,右边金文“怠”字正上方的楚简字形“口”字,是个“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就表示第三层意识(元神意识)的“感知的主体”。
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重点介绍“感知的主体”。
一、感觉Sensation、感知Perception
为了能把“感知的主体”讲清楚,而且也能让读者自己体验到“感知的主体”,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中的两个概念:感觉Sensation、感知Perception。
“感觉Sensation”是一个人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
“感知Perception”是一个人对“刺激”的意义进行“认知”的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也许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你自己一个人在路上,一边走路一边想着其他的事,这时,迎面来了一个熟人,可是一开始的时候,你并没有认出这个熟人来,等到熟人走近了才认出来,于是,你就停下来打个招呼、寒暄几句……
在这个场景中,你一边走路一边想事的时候,你的“感知Perception”正在感知Perceive自己意识中的事情。
而当你在行进中,眼睛看见熟人的时候,你的“感觉Sensation”已经能感觉sense 到迎面而来的熟人,但是,此时你的“感知Perception”还在意识中,感知Perceive着其他事情,所以,你虽然已经看到迎面而来的人,但是,并没有意识到Aware这是个你认识的熟人。
等到那人走近了以后,你的“感知Perception”会回到现实中,去感知Perceive迎面而来的那个人,于是,就会识别出那个人是熟人,接着,你就会做出相关的反应:表情、打招呼、寒暄。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我们只要回忆一下,就能找到“感知Perceive”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场景时的体验。
如果,我们把“感知Perceive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场景”的过程,看作是一种“行为”,那么,执行这个“行为”的主体是谁呢?
这需要我们对“以往的情景”进行深入、细致、耐心的体验。
只要我们足够耐心、细致、深入,体验以后会感受到,执行这种“行为”的主体,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意识Consciousness”,而是由意识Consciousness掌控的“感知的主体”。
“意识Consciousness”与“感知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类似“雷达”与“雷达波”的关系。“雷达”本身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雷达只有发出“雷达波”以后,由“雷达波”去接触具体的东西,雷达接受到“雷达波”的反射以后,才能看到那样东西。
“意识”与“感知的主体”之间,也是这种关系,“意识Consciousness”要想认识什么东西,需要用“感知的主体”去感知Perceive那样东西。
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中,还没有涉及到“感知的主体”,但是,“感知的主体”的本身是非常真实存在的,我们只要体验自己的思维过程,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感知的主体”,没有“感知的主体”,人就不会有任何的意识活动,就好比发不出“雷达波”的“雷达”,什么都干不了一样。
在“源头甲骨文”的造字时代,中国人的先贤就已经对“感知的主体”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二、为什么用“口”字来表示“感知的主体”
上图,右上方的楚简字形“口”字,是个甲骨文字形的字。
从字形上来看,“口”字就是“人的嘴巴”的象形。我们从后世汉字的字义以及直观的角度去看这个字,就会认为这个“口”字表示的意思与“人的嘴巴”有关。
其实,在“源头甲骨文”中,“口”字表示的主要意思远比“人的嘴巴”表面意思要深得多。这在《郭店楚简·老子(甲)》中表现得很明显,越是直观、简单的字形,表达的内涵越是超越我们直观经验。
比如:源头甲骨文“自”字是“鼻子”的象形,但是,表示的意思与“显性世界中动物的鼻子”一点关系都没有,表示的意思是:在隐性世界中的“系统自动力”。我们以往所认识的“道”字,下图中间的楚简字,其实,是“自”字的变化字,本意源自于下图左边的“自”字。
同样,人的“嘴巴”在“源头甲骨文”中,也表示超出我们直观经验的内涵。
人的“嘴巴”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表达”,而一个人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这个人的“感知的主体”经过感知Perceive以后的结果,所以,在“源头甲骨文”中,“口”字就用来表示“感知的主体”的意思。
“口”字的这个意思,已经在用“源头甲骨文”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过程中,得到印证,从某种角度来看,整部《郭店楚简·老子(甲)》都在围绕着这个“口:感知的主体”进行论述。
三、“感知的主体”如何发挥作用?
在“完整的人”中,只有一个“感知的主体”,而且“感知的主体”原本属于“第三层人体的意识”掌控,那么,“感知的主体”是如何与其他两层意识发生关系的呢?
我们借助佛教中的“入胎”的概念,来介绍“感知的主体”发挥作用的过程。
我们在本文中,一直在看的这张图,其实就是“元神本体”带着自己的“感知的主体”以及两个“心”才穿入“身”时的初始状态,也就是佛教中说的“入胎”时候的初始状态。
“元神意识”入胎以后,感受到最初的“感觉”来自于最外面第一层人体(上图左边“人”字)上的感觉。这时,“元神意识”并不清楚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于是,就送自己的“感知的主体”向外去认识。
当“感知的主体”向外送到第二层人体(上图左三“身”字)的时候,在第二层人体上的意识(类似“人工智能”的非“我”智能)就启动了,“第二层意识”开始研究感受到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此时,“感知的主体”的控制权,已经不在“第三层意识”这里了,而是交到了“第二层意识”这里。
“第二层意识”是“作为载体的重叠结构人体”的“理性思维”所在,这种“理性思维”的“认知界面”是有具体设置的,就是在“显性世界”中,因此,TA需要对所感受到的感觉进行直观的体验,于是,TA就把接管了的“感知的主体”继续往外送,直接去感受“感觉”在显性世界中的“刺激”源点、
当“感知的主体”被送到最外面的时候,在第一层人体上的意识(另一种类似“人工智能”的非“我”智能)也启动了。
等到“感知的主体”冲到最外面,在“第一层意识”的作用下,最终搞明白产生“感觉”的原因以后,“第二层意识”并不会收回“感知的主体”,而是把“感知的主体”的控制权交给了“第一层意识”,等到下次再次遇到类似“感觉”刺激的时候,“感知的主体”就会在“第一层意识”的控制下进行识别,并由“前意识”做出相关的情绪反应。
如果下次感受到的“感觉”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前意识”的记忆库中,并没有相关的记忆,“前意识”一方面会发出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第二层意识”又会发挥作用,等到搞明白了以后,又把“感知的主体”重新交给“第一层意识”控制。
随着一个人“前意识”中的“记忆库”越来越大,“第二层意识”发挥作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原本处在最里面的“感知的主体”,就被一路送到了最外面,最终,由“第一层意识”一直控制着。
而处在最里面的“第三层意识(元神意识)”,则全部接受来自由“第一层意识”控制的“感知的主体”所感知到的认识。
“第三层意识”无法直接控制“感知的主体”在显性世界中进行感知Perceive,只能用“中继站”方式,由第二、一层意识控制“感知的主体”去感知Perceive在显性世界中接受到的感觉。
换言之,“真正的我们”——第三层意识在人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其实,是不发挥作用的,这也就是佛教中说“人在迷中”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在本文一开头说:认识到“感知的主体”,等于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终极钥匙,这是因为,儒、释、道的本质都是在教人:如何让第三层意识重新掌控自己的“感知的主体”,让第三层意识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
而在此之前,在儒、释、道的学修中,对“感知的主体”的认识非常模糊,甚至是失却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修者很难顺利踏入儒、释、道的门道。
除了儒、释、道的学修,对“感知的主体”控制,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
这篇,我们把“感知的主体”与三层意识之间关系的大轮廓描述出来了,相信一定会有网友对“如何体验自己的感知的主体”发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