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各脏腑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本文参考《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总结部分精华并结合笔者临床些许心得。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即五脏一体观。
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生命现象相联系。
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形成了脏与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心与肺的关系
心肺同居上焦,心肺在上,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决定了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的关系。
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
故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
气属阳,血属阴,血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
积于肺部的宗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只有正常的血液循行,才能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运行。
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循行和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
心与肺,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若血无气的推动,则血失统帅而瘀滞不行;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
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
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
二、心与脾的关系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以及心血养神与脾主运化方面的关系
1.血液生成
心主血脉而又生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胆的推动,并在心神的统率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则脾气健运。
2.血液运行
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
血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主要靠脾气的统摄,所以有“诸血皆运于脾”之说。
3.神志活动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
五脏藏神,心为主导人身以气血为本,精神为用。血气者,身之神。心生血而主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血而又统血,血为水谷之精气,总统于心而生化于脾。
血之与气,一阴一阳,两相维系,气能生血,血能化气,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
气血冲和阴平阳秘,脾气健旺,化源充足,气充血盈,充养心神,则心有所主。
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能主运化,而生血统血。
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形成心脾两虚之候等。
临床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剂“归脾汤”出自明朝薛立斋的《正体类要》,现代作为中成药为归脾丸。此方药物组成有:
人参6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克 黄芪3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酸枣仁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生姜3克 大枣3克
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归脾汤临床运用比较广,如气血虚,脾胃虚,心血不足导致的诸症,都可以用归脾汤加减,归脾汤是心脾同治,重点补脾,气血兼顾,补气为主,补气养血方中佐以木香,使全方补而不滞。
这个方适合针对需要考试的人员,考试的人员耗伤心血,思虑过多容易损伤脾胃,此时可以配合归脾丸加减服用,可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调理好身体,记忆力也好,对考试也比较好。现代人用脑过度加脾虚可以考虑此方。有些上焦有热的人服用后会上火,此时需要先服用清上焦热的药物或者清肠胃和上焦热的半夏泻心汤,把热毒清了,又补就不至于上火。
三、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与调节精神情志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神志两个方面。
1.血液
心主血,心是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脏腑。两者相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全身血液充盈,肝有所藏,才能发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以适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心亦有所主。
心血充足,肝血亦旺,肝所藏之阴血,具有濡养肝体制约肝阳的作用。所以肝血充足,肝体得养,则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使气血疏通,血液不致瘀滞,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进行。
2.神志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然主要由心主宰,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之疏泄正常,气机条畅,气血和平,精神愉快。肝血旺盛,制约肝阳,使之勿亢,则疏泄正常,使气血运行无阻,心血亦能充盛,心得血养,神志活动正常。
由于心与肝均依赖血液的濡养滋润,阴血充足,两者功能协调,才能精神饱满,情志舒畅。
心与肝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反映在阴血不足和神志不安两个方面,表现为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之候等。
四、心与肾的关系
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心肾相交,又称水火相济、坎离交济。心肾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形成了病理状态,称之为心肾不交。
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是以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水火既济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
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
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这种水火既济的关系,是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所以说:“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格致余论·相火论》)
水火宜平而不宜偏,水火既济而心肾相交。水性趋下而火性炎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为既济,不交为未济。
总之,心与肾,上下、水火、动静、阴阳相济,使心与肾的阴阳协调平衡,构成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
2.精血互生
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血可以化而为精,精亦可化而为血,精血之间的相互资生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3.精神互用
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精能化气生神,为神气之本;神能驭精役气,为精气之主。
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也密切相关。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
4.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炎,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所以心与肾的关系也表现为心阳与肾阳之间的关系。
在病理状态下,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血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之为心肾不交,表现为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之心肾阴虚,或水气凌心、心肾阳虚之候等。
五、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为脏、故属阴,小肠为腑,故属阳,两者在五行都属火。心居胸中,小肠居腹,两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
心主血脉,为血液循行的动力和枢纽;小肠为受盛之府,承受由胃腑下移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分清别浊。
心火下移于小肠,则小肠受盛化物,分别清浊的功能得以正常地进行,小肠在分别清浊过程中,将清者吸收,通过脾气升清而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不断地得到补充。
病理上,心与小肠相互影响,心火可下移于小肠,小肠实热
亦可上熏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