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自己的精彩

文:叶嘉旭  聂传安


读书忌死,读书喜活。

活,即读书时不囿于陈见,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思考。

即使感受不一定合乎情理,即使结论不一定正确。

因为结果不再重要,而自己感受、思考的过程才趣味无穷。

十班叶嘉旭同学就是这么一位能把文章读得非常有趣的人。

比方说,他读《陈太丘友期行》时读得就与别人不一样,有一他的文章为证:

在我初一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因为朋友迟到就先走了,朋友来到陈太丘家后怪陈太丘不守信用,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怼了朋友一通,朋友很尴尬,下车想来拉陈元方,陈元方转身就走,留下尴尬的友人在原地。

关于陈元方转身就走的原因,那时我还以为真相是:(元方心声)哎呦我去,我这嘴怎么老是管不住啊?居然把老爸的朋友怼得这么惨!万一他一不高兴扁我怎么办啊?咦咦咦咦!他抓人家的袖子是什么意思啊,难道真想教训我?我还是赶紧溜吧!

结果前两天听了老聂的解释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元方的小傲娇啊!朋友下车拉他的袖子是想向他赔礼,结果元方不想鸟他一甩袖子就进门了!

虽说嘉旭理解有偏差(原文是说“友人惭,下车引之”),但他的那一番想像中,陈元方内心的小紧张与小狡猾格外逗趣,引人发笑。此时,正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说上文还有搞笑之嫌,下文却会让人肃然起敬。

我们一直都在进行《世说新语》的学习。嘉旭有一文正是对其中一文的思考。

其文曰:

话说老聂给我们讲解过一则《世说新语》。大致内容是:桓温拿着一种叫远志的草药问谢安:“这药名为远志,又叫小草,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谢安还没回答,旁边的参军郝隆就抢答:“so easy!因为不出就是远志,出来就是小草。”这是用来暗指谢安出山当官的。果然,谢安听了面有愧色。

不过,作为鼎鼎大名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粉丝的我,却从中嗅出了一丝“阴谋”气息:这桓温,是不是和郝隆串通好了的呀?

其实在谢安出山之前,桓温已经请了谢安好几遍了,但是谢安有远大的志向所以拒绝,这次是因为形势所迫不得已才出山的。但桓温可就有点不高兴了:岂有此理!我三番五次请你都不出山,难道我的面子就这么不值钱吗?!

于是“找面子”计划就此开始。

首先,桓温特地从众多草药中挑出远志这一种,然后专门问谢安,为什么这药又叫远志又叫小草呢?紧接着,我们的“托儿”郝隆马上登场,利用此药长在土下的部分叫“远志”,长出地上的部分叫“小草”的特性解释:不出就是远志,出来就是小草。这“不出”,就暗指谢安隐居,“出来”就暗指谢安出山当官。以谢安的聪明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最后桓温又“打圆场”说郝隆虽然失言,却也说得巧妙结束话题,让谢安想反驳郝隆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这时候谢安有些羞愧,也无暇反驳郝隆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桓温之心就有点让人怕怕了!

嘉旭之解读妙哉!

很多资料都告诉我们,桓温起初是非常看重谢安的,应该不会给刚入其门下的谢安一个下马威。至于“远志”“小草”,或是巧合。但嘉旭不这么认为,他硬是从有限的信息中读出“阴谋”读出“威仪”,却不得不说有其合理性。估计地下的桓温看到此文后也只能气得翻白眼,却不能做出更有力的反驳。

读书时能有自己的感觉与见解,不唯书,不唯人,这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得!

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读出更多的精彩!

附:《世说新语》相关片断: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排调第二十五32)

【译文】谢安起初有隐居山林的意愿,后来官府征召的命令多次下达,势不得已,这才就任桓温属下的司马。在这时,有人送给桓温草药,其中有远志。桓温拿来问谢安:“这种药又叫小草,怎么一种东西却有两样名称呢?”谢安没有立即回答,当时郝隆在座,随声回答说:“这很容易解释,不出就是远志,出来就是小草。”谢安深感惭愧。桓温看着谢安笑着说:“郝参军这个失言却不算坏,话也说得极有意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