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分产品的利润表?

01

头脑风暴,初见成效

跟塔西雅聊过之后,正梅舒服了很多,只是塔西雅给自己出的题目,却还是没有那么容易可以做得到。要怎样才可以做到呢?90%准确度!90%的准确度!要怎样才可以做得到,正梅一筹莫展。

跟往常一样,每周的碰头会,正梅垂头丧气的坐在那里,毫无兴致。散会后,致远不由得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无精打采的样子,发生什么事情了么?”致远是生产总监,一起共事已经十几年了。说是战友毫不过分:U9上线、公司上市都让他们几个人结下了革命般的情谊,相互间的扶持自然也是常人所不能及。

“致远,我有些事情想不明白,要怎样才可以把分产品的利润表做出来呢?”

“分产品的利润表?”

“是啊,分产品的利润表。”

正梅接着说:“你也知道,我们U9系统里面的成本是不准确的,都是平均出来的。经过那么多次平均之后,数据早已经偏离实际了,做出来的利润表老板不满意,我真的没有办法!”

“这个确实是比较麻烦。”致远也没有对策,“我回去跟IT和团队也一起问问,找时间可以开个会大家一起风暴风暴。”

“谢谢致远!”

跟致远团队开会前,正梅想做点功课,产品利润表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对,收入是最简单的,每一个订单对应的产品数据很容易拿到。最头痛的是成本和费用: 成本被系统搅得面目全非,基本上分不清每个产品的具体成本数据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要命,费用也是个难缠的主!哪些费用是这个产品的,哪些费用是那个产品的,怎么可以分得清!!!算了,一步步来吧,先搞定跟致远相关的主要的生产成本的部分。费用怎样摊到每个产品,后面再说吧,慢慢来。于是正梅给团队布置了一个任务:先把成本里面每个具体项目列出来,总体数据以及数据占比也理出来。这样,大家讨论的时候也不至于离题太远、没有头绪。

致远带着他的技术部经理俊驰、生产经理桑榆,正梅也带着团队的成本经理天佑和财务经理漫妮一起参加。

正梅首先发言:“上次我们已经讨论过关于系统成本数据的问题,多次平均后的数据完全偏离了真相。今天开会,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找到其他的方案帮助我们顺利做出分产品的利润表。我们先来攻克分产品的毛利这一关,请天佑把生产成本里面包含的项目投影出来。”

“好的,我们一个个来理。”致远同意用这个方法来理。

“成本里面主要是料工费: 料里面有直接材料、辅助材料;工里面有很多:六大车间的一线工人的工资、福利和社保这些都叫做直接人工;然后就是那些质检部门、班长、车间主任、计划部门这些人的工资、福利和社保,这些放在制造费用里面了。制造费用除了这些间接人工和管理人工之外,还有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说大修费用、水电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折旧啊、摊销什么的,这几项加起来基本上就是80%的制造费用了。”天佑一个个的跟大家介绍。

“很好,那么我们一个个的过吧,先看材料部分。”财务经理漫妮接过话茬。

“好的,我们先看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怎样可以做到分产品呢?直接材料成本其实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直接材料消耗量和直接材料价格,两者相乘即得。我们之前是按照工序来结算成本,所以每经过一道工序就被平均一次,这样成本就乱了。”天佑一个个地解释道。

“等等,我们是否可以用理论数据?我们BOM表上面不是有现成的材料消耗量数据吗?”技术部经理俊驰问。

“但是这个数据跟实际成本差异很大啊!”财务经理漫妮担心地说。

“差异多少?”正梅追问。塔西雅的声音在言犹在耳:准确有度,准确有度,90%的准确度是可以接受的!

“最大的差异在8%左右,每个月这个数据会不一样,差异低的时候大概只有3%。”生产经理桑榆接过来。

“只有8%吗?”正梅不太相信。

“是啊,最多8%了,不然技术部和生产部都要去找原因的。”致远进一步确认。

“这样,材料的部分就相对简单了,我们可以根据技术部的产品BOM来计算每个产品的材料消耗;价格则可以用当月最新的价格,并结合当月材料消耗差异最大的再做单项调整。这样,可以让成本进一步接近真实,材料成本就相对比较简单了。”成本经理天佑介绍道。

“是啊,那么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工和费了。”财务经理漫妮提醒大家。

“直接人工也相对简单,可以比照材料的做法:我们每个产品都有标准工时的,可以根据标准工时结合工时差异来计算每个产品的人工成本。”技术部经理俊驰提示。

“是啊,计时的人工可以按照这个原则来计算。不过,直接人工还有一部分是计件的,计件的直接根据公司的政策来计算就可以了。”财务经理漫妮补充。

“好,曙光在前头,我们再看看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吧。这些最麻烦,要怎么分配到每个产品中去呢?”成本经理天佑问。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用AAA分摊法,还是ABC作业成本法?”财务经理问。

“AAA分摊意义不是很大,交互分配的逻辑,用在能源类间接费用的比较多,其他的费用用AAA的貌似并没有多少成功案例。ABC作业成本法比较复杂,现在做ABC,短期可能很难实现!”正梅陷入沉思。

讨论到这里,致远也没辙了,会议只能暂时搁浅;但是思路慢慢清楚了,仿佛离成功就一步之遥,正梅感觉就快找到答案了。

02

高人支招,终得精要

自从上次跟塔西雅有过那一次谈话之后,正梅开始有点依赖塔西雅了。带着头脑风暴的初步成果和剩下的不解,正梅她需要跟塔西雅再做一次确认。这一次,没有去办公室,她们约在外面的一个茶馆。塔西雅无疑是热爱生活的,发现了好的东西,也非常希望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坐定寒暄了两句,茶艺师备好茶,正梅迫不及待的把她的发现告诉了塔西雅。

“问题来了,塔西雅,我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制造费用摊销到产品里面去。产品利润表不是应该要把这些费用都完整的计算进去吗?”

“非常好,正梅!你们过了最难的一关,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不知道你还记得么,管理会计里面除了毛利、税前利润、净利润之外,还有一种利润叫做边际贡献。你还记得边际贡献的计算逻辑么?”

“是啊,学过,不过从来没有用过,公式已经不太记得了。”

“书上面很复杂,我们简化了一下,边际贡献=收入减直接变动成本。这样,分产品的边际贡献就可以计算出来了。现在,我们得讨论点理论上的内容。”塔西雅拿起身边的笔记本,边说边画:“你应该听说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吧?分为营销、运营、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等。”

“有点印象,不记得哪里说过了。”

“没关系,有个概念就好,接下来就很好玩了。我们的运营团队、销售团队、管理团队需要投入多少资源来支撑业务的运作:制造费用是在运营端的投资、销售费用是在营销端的投资、管理团队是在研发部门和其他管理团队的投资。这些都分别对应了财务报表里面的三项费用,即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你的问题就在制造费用里面:这些制造费用的投资并不是因为哪一个产品而发生,除非你用ABC作业成本法才相对准确。但是以你们公司目前决策数据的现状来看,根本无法找到ABC作业成本法里面需要的业务数据和行为数据!而建立这些数据需要很专业的项目管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完成。要做好ABC,需要大家对ABC有很专业的认识。这是理念上的障碍,也就是美国人说的脑障。

所以啊,我还是建议你换个简单的思路:不同产品的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计算出来之后,每个产品的盈利能力大致就计算清楚了。而制造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叫做决策无关成本,很多是沉没成本。也就是说,生产这些产品需要这些成本,不生产这些产品也需要这些成本,所以重要的不是怎么分摊这些成本,而是让老板知道制造费用的实质,并同时给到老板分产品的边际贡献的分析。这两件事情是核心!你需要先明白老板为什么要做分产品的利润表;然后,再从这个角度跟老板探讨,就比较容易同频了。”

“这么说来,接下来我要去做两件事情:第一,让伙伴们按照既定思路计算出分产品的边际贡献来;第二步,要跟老板讲清楚制造费用的逻辑。”

“聪明!我们好好品茶,暂时休息休息。我相信,后面你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不过,我会永远在这里等你。相信我,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住一句话:决策数据不只是财务数据,还需要有业务数据和行为数据!不要坐在自己办公室讨论决策,走出办公室,与业务一起来,会有很多惊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