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书道尚矣2
---读古代书论揭示书法的笔法
继承与发展
研究历史是为了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的延续,否则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中国人很重视历史,古代书论都会从祖述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开始,无古不成今,笔墨当随时代,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文化一路走来沉淀的是先哲的智慧与精神,儒、道、墨、等家的思想无时无刻的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对美的追求的标准。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认为包括自己生命以及所有的一切均来自于祖先,而且认为每个人都是祖先系统中的一环,死去的人是现在人的祖先,现在的人是将来人的祖先,家族中的宗祠和祖先代表着个人与天命的关联,这种力量不仅超越了生命人世,甚至超越了天地万物,祖先崇拜结果就是我们总是对那些在某一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的祖先神化,他们被赋予神奇的威力,称圣称仙,象王羲之就被尊为书圣。
自古书列于六艺,《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中的“书”包括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和六书,大概就是早期艺术意义上的书法的开始。因此“书”是儒者必修的科目,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孔圣人也是精通书法的。
《衍极》 孔子采摭旧作,缘饬篆文,天授其灵,创物垂则。(《六经》之文遭秦焚灭,故世不可复见。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盖仲尼门人所录。今孔子书传于世者,《比干盘铭》、《季札墓碣》、《法帖》所载十二字。比干墓在卫州汲县。开元中游武之奇耕地得铜盘,有文曰:“左林右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乃《比干墓铭》也。《季札碑》曰:“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与古文异,而迹类大篆,在润洲延陵镇吴季子家庙。历代绵远,其文残缺,人劳应命,石遂堙薶。开元中玄宗敕殷仲容摹拓其本,大历十四年,润洲刺史萧定重刊于石。)
孔子亲自写“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字,后人刻碑石,所以季子墓碑又称为“十字碑”。现存于世,据传为由孔子亲篆的碑文只有两处:一处是比干墓碑;一处是季子墓前的“十字碑”。清代唐鉴在《〈朱子学案〉目录序》说:大禹之《岣嵝碑》,远矣!尚矣!比干、延陵季子,其墓碑之祖欤?这些现在还都争议,不过《说文·序》中说:“孔子书六经,皆以古文。”看來孔子的书法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一百年来中国的经历,我们很多人有盲目的推崇西洋的文化倾向,将一些西洋的理论强套于书法上,企图创造另类的书体,这样容易脱离了书法的本源;而有些保守的人,认为书法就是古法,将目光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这样就容易导致书法丧失发展的生命力。故此,我们应该情形认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不应该是有分水岭的,而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得意识到,时代怎么变化,但书法的本质不该变,这才是继承与发展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