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喜欢秦国
文:胡楚进 聂传安
战国有七雄。
七雄中你最喜欢哪个?
当我讲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随口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众娃,没想到引起18班胡楚进同学与众不同的思考。
今天的语文课原本好端端地讲着《邹忌讽齐王纳谏》。正到文章高潮的时候,老聂话锋一转,问:“七国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想引到我的邹忌所在的齐国的偏爱)
周围的反应异常激烈,“魏!”“齐!”……(七个备选答案,好歹也能蒙几个)
我一开始对这个话题不太上心,但我一直看不上秦国,也没想过为什么。而且方才同学们的答案中确实没有出现过这个国家。(奇怪的不约而同)
“秦!”我作了一个“清奇”的选择,延续了自己标新立异的一贯作风。(这位楚进同学选“秦”的理由居然是别人都不选,这有点像胡说,又有点像胡来……)
几个同学向我投来了不解的目光。但这时,我已经不在乎什么标新立异了,那三个字终于出现在脑海中了——“为什么?”(置之先死而后生。先抛观点,再急思理由。这也说明小胡同学对自己急智的信任)
为什么七雄中鲜有人欣赏秦呢?(提出问题)
我开始回忆,从了解的稍深入的课文开始。(难得的思考问题)
《完璧归赵》中,秦王将他的无赖展现得淋漓尽致,竟想用十五座城将和氏壁骗到自己手中。虽然他最终没有得手,但他这个“强盗”形象深入人心,难免令人心生厌恶。(不喜之因一:诡计赵王)
《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故计重施,开出了近乎天价的千里沃土为筹码,意图“劝降”安陵君。这一段中秦王也是阴险狡诈——傻子也不会一千换五十啊!(不喜之因二:诡计安陵君)
课文之外,放眼历史,张仪成功地“连横”秦与六国,让赢政打出了“流芳千古”的远交近攻。说白了就是先给糖吃再打一顿。同样的“恶毒”,让其余六国粉丝最后一次感到了不适。(不喜之因三:诡计六国)
想到这,我确信我找到了“为什么”了。(原来你是个骗纸!)
但一转念,又有一丝不对劲。(“转念”得好!思考,再朝不同方向思考!)
秦国用一次变革由弱转强,并用十年时间一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一功绩,彪炳千古)
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没有方才的“阴险”“狡猾”,甚至是“恶毒”,有可能吗?(有点不可能)
有,但这个时间恐怕要乘以十了!(也许)
所以,把上述一类形容秦的贬义词换用“智慧”又有何不可呢?(是啊,如果换个立场,情感顿异)
我突然又不明白了,为什么七雄中鲜有人欣赏秦呢?(这孩子有点得瑟了——众人皆醉我独醉啊)
秦国在发展壮大最后一统江山的过程中,也许用了许多“阴谋诡计”,但跳出情感的偏向,许多“诡计”都是“谋略”,甚至是“智慧”。
此文中,小胡同学先说喜欢“秦”,再去找众人不喜欢“秦”的理由,最后发现所有不喜欢秦国的理由都可以成为喜欢秦国的理由!经过这么一思一转,自我感觉见识比众生高出那么一点点,于是自得之心溢出纸外。
看你那小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