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归元”是将现象当本质与方法,不可人云亦云,应深入思考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引火归元”一说,然而真正能够理解引火归元的又有多少呢?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未做深入思考。

引火归元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看起来好像是火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实际上它既不是治疗方法,也不是治疗的本质,我们不能把现象当做方法与本质来理解。

火不归元的元是指肾中真阳(元阳),肾为坎水,一阳(即真阳)含于二阴之间,此一阳又常称“龙”或“龙火”。火不归元主要见于两种情况。

1.肾阴虚,阴不制阳,虚火上浮,我们常比喻为水浅不养龙。

治疗补阴以制阳,如引火汤。很显然这里的治疗方法是滋阴以制阳,并不是用什么药物将上浮之虚火又引回到原来的位置。

2.肾阳虚,阴寒内盛,肾中元阳被格拒于外。

正如清代名医郑清安所言:“水(即寒)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是龙之因水盛而游”,就好比当水位上升的时候,水里面龙的活动范围更大了。此时急需用肉桂、附子大补元阳,肾水不寒,龙即安其位。表面看起来是虚阳又回归到原位,实则肉桂、附子大辛大热升散之药,哪有将火带回到原位的功能呢?这只是一个现象,其本质是肾阳得补,阴寒得散,元阳不再被格拒于外,好比水位下降,龙亦下降。

所以,当我们说某方或某药有引火归元作用的时候,并不是说某方某药能将火引回到原来的地方,如果只是这样去解释,不仅难以令人信服,甚至让人觉得好笑。

其实中医的理论也应该规范化,像这种引火归元的说法不提倡使用,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牛膝的引火(血)下行之说。我认为用引火(血)下行来说牛膝的功效是非常不准确的,其实从临床实际来看,牛膝作用趋于人体下部,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但是不是就说它能将人体上部的火或血引至人体下部呢?那当然不是!火热为病,其性上炎,气血也随之上冲,而牛膝本身偏寒,寒能胜热(火),又性善通利下达,故能治疗火(血)在上之证,而且大家要注意,治疗这类疾病都用复方,如镇肝熄风汤,没有单用牛膝的。因此,不能将药物治疗后产生的现象当作药物作用的本质功效。

学中医的人对中医理论一定要有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对精华和糟粕要加以区分,不能人云亦云,否则不得其要,学不到真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