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羽:我读齐白石

韩羽
(1931—)
中国著名画家、评论家、漫画家
山东聊城人
当代老一辈艺术家
现任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我读齐白石

文/韩羽

“半”字,大有文章

你看,“一城山色半城湖”,“半”字在这儿忽然大了起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半”字在这儿又忽然小了起来。你再看,“云髻半偏新睡觉”,云髻仅只“半”偏,竟将那娇柔慵懒、睡眼惺忪的样儿活现了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遮住了这儿,露出了那儿,依违之间,羞涩之状,逗人想象,足够咀嚼半天的了。

元代散曲家,一眼瞅中了这个“半”字,作为曲牌,名“一半儿”。关汉卿对“一半儿”就颇感兴趣,且读其曲:“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一个“半”字,竟将那痴情人的痴劲儿忽敛忽纵摇曳生姿起来。

齐白石《稻束小鸡》

王维诗“山色有无中”,字里行间不见“半”字,实是仍在“半”上做文章。又“有”又“无”,不亦各占一半乎!于是山色空蒙也,天地浩渺也,兴人感慨也。白石老人也曾就“半”字作画,《稻束小鸡》一画中就有个半拉身子的小鸡。且莫小瞧这小鸡,虽然画上已有了八九只小鸡,唯它才是这画的“画眼”(诗有“诗眼”,画也当有“画眼”)。因为恰是它的那半拉身子(另半拉身子被稻束遮住了)给了人们暗示——稻束后面可能还有小鸡。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稻束的前面,又使人们想到了稻束的后面,使画面的有限空间扩展成了画面的无限空间。

“背”上着笔

《随园诗话》有诗云:“倚床爱就肱边枕,揽镜贪看背后山。”背后有何新奇处?卞之琳有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位《随园诗话》里的诗人则是:“我正在看山景,同时也看正在看山景的我。”《随园诗话》又有《题背美人图》:“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怅花容一见难。几度唤她她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画家趣人也,不画美人面孔,只画后背,果然吊人胃口,逗得诗人“痴心欲掉画图看”。

齐白石 《柳牛图》

齐白石也曾偶尔于背上着笔,不是人的背,是牛背。更确切地说,不是牛背,是牛屁股(反正是牛的后面)。之所以画牛屁股,实则是为的画牛尾巴。且细看这牛尾巴,呈S 状,似乎是轻轻地愉快地在拂动着。正是这拂动,可想见出牛的悠闲。如牛会作诗,当曰:“伫立柳荫下,悠然对春风。”“夫风,起于青萍之末”,画中的田园诗意,其起于牛尾巴之梢乎。

非临摹所能到也

一块石头,两棵白菜,几株庄稼秆儿,经画笔一摆弄,竟有“颊上添毫”之妙。比如我,瞅着瞅着,直想一步跨入画中坐到那石头上,作《红楼梦》中贾政之状,笑曰:“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所以有此魅力,是由于画中疏朗恬淡的意境,而且是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再说直白些,就是诗意。白菜、庄稼秆儿也有了诗意,不亦趣乎。趣从何来,只能问齐翁了。

齐白石 白菜

齐翁另一画中曾有一跋:“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居百梅祠屋时,墙角种粟,当作花看。”既能将粟当作花,又何尝不可拿白菜玩其趣,甚而借“春雨梨花”流其泪。“春雨梨花”见《白石诗草自叙》:“己未,吾年将六十矣,乘清乡军之隙,仍遁京华。临行时之愁苦,家人外,为予垂泪者,尚有春雨梨花。”中情所激,脱口而出,白傅也当必为之击节。

齐白石《农家小院一角》

这画上也有一跋:“老萍近年画法,胸中去尽前人科臼,余于家山虽私淑有人,非临摹不(似应为'所’)能到也。”看来他对这画颇为得意,谓为“非临摹所能到也”。可是“非临摹所能到也”的得意之笔指的是什么,他没说。我试揣测其意,八成是指庄稼气、菜根气、书卷气三者浑融一体,大俗而又大雅的境界。此境界,“非临摹所能到也”。

“似与不似”絮语

读《齐白石研究》,见有一段文字,抄录如下:“'似与不似之间’者,本来是董其昌的话头,所谓'太似不得,不似亦不得’,要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是也。而后,恽寿平接过这个话茬,所谓'其似则近俗,不似则离形’是也。但集大成的,还是王文治。王文治在观赏了董其昌的临古帖后题道:'其似与不似之间,乃是一大入处。似者,践其形也;不似者,副其神也。形与神在若接若不接之间,而真消息出焉。’”我听到“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是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说是齐白石说的,有的说齐白石之前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秋风过耳,未深推求。

齐白石《和平之鸽》

董其昌除了“似与不似之间”的话头,还有“生与熟”。所谓“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画须熟外熟”像绕口令,难得其要领。郑板桥将“生与熟”讲得就辩证了些,“画到生时是熟时”,谓为生和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往相反方向转化。较之董其昌,后来居上。俄国的施克洛夫斯基也看到了“生”是个好字眼,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只是“陌生”行吗?人们看得懂吗?不如再加个“熟”字,“又生又熟”,既新奇而又亲切。朱光潜将“似与不似”改换成了“不离不即”,谓诗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保持“不离”,是为了有真实感;保持“不即”,是为了有新奇感。

齐白石 玉米蚂蚱

以上摘引,应说是“语录”。既为“语录”,要言不烦,然而只言片语,难免词意含混。“似与不似”可作“像与不像”解,可作“形与神”解,可作“意象”解,可作“熟与生”解,也可作“不离不即”解,量身裁衣,视其语境而定。要之,是“之间”的“间”。这个“间”是恰到好处,“过犹不及”,既不“过”,也不“不及”,做到这一步,真真要看艺术修养功夫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字面上看,似是绘画之法,远非如此,实是已关联到作品与欣赏、作者与读者两相互动的更深层面,由“技”而“道”了。

齐白石 白石老屋旧日图

已是老生常谈,一件艺术作品的完成,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合作。作者的作品,只是完成了创造的一半,另一半则依赖于读者的再创造。打个比喻,作者的作品只是个“场地”,给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而读者则以自己生活经验的联想与作品的暗示相互动,两相默契,如珠之旋转于盘而不出于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既是欣赏活动过程,也是艺术作品的完成过程。明乎此,也就明白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间”,也就是读者的想象力驰骋的活动空间。

(0)

相关推荐

  • 想哪儿说哪儿---韩羽这么评朱新建

    今天读闲书,在韩羽<杨贵妃撒娇>中,读到几句评朱新建的话,觉得简约而到位,说到我心里去了. 韩羽读朱新建,读出朱新建画画的多种理由:算计着要卖钱的:要参加什么大展准备吓唬人的:应酬.奉命的 ...

  • 韩羽|我读齐白石

    我读齐白石 (文选) 韩羽 –– 稻束小鸡 齐白石无年款133x33.5cm轴 纸本设色北京画院 "半"字,大有文章 你看,"一城山色半城湖","半& ...

  • 我读韩羽《我读齐白石》 | 续小强

    齐白石<牡丹>北京画院藏 <白石老人自述>是一本极薄的小书.虽薄虽小,我却以为,这是走近齐白石最重要的一本书.罗家伦的话讲得好,"这是一篇很好的自传,很好的理由是朴实 ...

  • 韩羽 | 读齐白石诗

    本文刊登于<随笔>2020年第1期 原题为<一挥便了忘工粗--读齐白石诗> 放下齐翁画,再读齐翁诗. 村书捲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 灯草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无才虚 ...

  • 齐鸣:读齐白石绘画及题跋有感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等,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本集从中国 ...

  • 绘画题跋丨读齐白石绘画及题跋有感

    读齐白石绘画及题跋有感 齐 鸣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等,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 ...

  • 安静而有温度 韩羽彤工笔画

    金色的梦 98cmx91cm 绢本重彩 2017年 入选第6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韩羽彤 1988年出生于辽宁锦州 2012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5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 ...

  • 韩语诗集 | 读诗的夜晚:诗夜 - 67

    시 읽는 밤:시 밤  读诗的夜晚:诗夜 내가 진짜 미쳤지 미쳤어 너한테 我真的疯了疯了 对你 我现在努力做的这件事. 只因你说:小爱是最棒的! 안녕하세요.여러분.사랑해입니다. 大家好,我是小 ...

  • 韩语诗集 | 读诗的夜晚:诗夜 - 66

    시 읽는 밤:시 밤  读诗的夜晚:诗夜 좋아한다는 고백을 하기까지 얼마나많은 독백을 했었는지 说喜欢你的告白之前 不知道练了多少次独白呢 我现在努力做的这件事. 只因你说:小爱是最棒的! 안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