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想治好先调脾胃,脾胃问题艾灸这些穴位!
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地基,地基没打好,健康从何谈起?对女人来说更是如此!脾胃不和,血海空虚,无余可下,则月经稀少或闭止!脾虚不统血,则气血乱行,月经淋漓不尽、崩漏!
一、脾胃不和的4大表现!
1、脸色发暗黄
当我们的脾胃出现问题,很容易就表现在我们的脸上,如果是脾虚,则吃饭没有食欲,饭后腹胀腹泻或者或便溏症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解决,那么狠容易导致面色暗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供给足够的营养导致。
2、鼻头色暗淡
鼻子周围有脾脏的反射区,我们用手摸摸鼻头,发现会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那么可能是脾胃有热证,会表现的经常容易饿、特别能吃、消化也不好等!
3、口唇无血色
《黄帝内经》中写道“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都说明脾胃的问题也会表现在口唇上面,如果一个人嘴唇干燥,经常脱皮,没有血色等等,都是脾胃不好的表现!
4、睡觉流口水
有些人睡觉流口水,若不是因为睡觉姿势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脾脏出现了问题,“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旦我们脾气虚弱了,睡觉的时候就会流口水,如果我们经常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时,不妨从调理脾胃开始。
二、脾胃调和,女人气血才有来源!
肾主先天,脾胃主后天;肾主生殖,脾胃主营养。先天后天相互支持,营养与生殖得以协调,则健康便可常在。其中,妇科尤需重视脾胃的保养!而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个规律:脾胃调和的女人,更少患妇科病!
三、脾不统血:经血不净、崩漏!
脾有统摄血脉之作用,使其能循经运行,维持营血不会溢出于脉道之外。《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还说了: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脾胃为血气生化之源,为统血之脏,有运化之功。
1、月经过少、过多、先期、后期、闭经、崩漏。
2、经前泄泻等,带下不止,子宫脱垂、不孕症。
3、恶阻、胎漏、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妊娠水肿甚或堕胎小产。
4、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缺乳、乳汁自出等。
调脾控血的穴位:
1、脾俞
2、血海
3、地机
4、三阴交
月经过少、过多、先期、后期,可以在昨天文章的妇科常用的穴位基础上加上这些穴位,可取到更更针对的作用。如经期月经不止,可重灸“隐白”3~4次,每次艾灸30分钟,能取到止血的效果,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以巩固疗效。
四、这样艾灸,调和脾胃!
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脏腑有其本身之功能,但又必然与其他脏腑有相应的联系,根据脾胃与其他脏腑密切的关系,故而我们调和脾胃时也不要忘了兼顾其他背俞穴!
脾胃问题、艾灸穴位:
1、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可以用四孔艾灸盒灸
2、中脘、神阙(肚脐)、天枢
可以用两孔艾灸盒移动灸
3、足三里
4、梁丘
5、冲阳
艾灸时间:木质艾灸盒灸或手持艾条悬灸初始每穴艾灸15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直止肢体(四肢、头部)每穴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
五、脾胃靠养,不靠治!
导致脾胃病变的因素很多,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七情所伤、体质因素及其他疾病等等,均足以损伤脾胃。而脾胃受伤,又可以发生多种疾病,这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1、饮食不规律!
(1)到点了不进食,过饥了营养气血就得不到补充,气血生化就会短缺;
(2)暴饮暴食,过饱了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造成功能受损。
(3)偏食,过多进食油炸肥腻的高能量食物,对脾胃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2、贪吃冷饮、冷食!
脾胃难调,三分治,七分养。因为脾胃与饮食息息相关,稍微没注意吃错东西就容易出问题。生冷的食物,即损脾又耗阳,而阳气是生命的动力,生冷食物还是少吃为妙!
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7度左右,而客观上讲代表阳气的,就是温度。当我们吃进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试想我们要消耗多少阳气去使它平衡!久而久之,阳气虚耗严重,四肢最先出现冰凉,月经病,风湿病等等都来了。
所以生活里有这些情况的人,建议大家少吃那些耗阳气的食物,多吃一些温热的,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要顺着脾胃的性子。
请记住,养生最重要的是顺从我们的身体习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点比艾灸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