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 子 瘟
卵 子 瘟
卵子瘟,又称“肾子瘟”、“于瘟”,是指肾子受疫毒侵袭而引起的肿胀疼痛,相当于西医学的腮腺性卑丸炎。老少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多见。其病与肝有关,多由风温疫毒循经卞注肾子而引起。治以清肝泄热,解毒消肿为主。
对于此病,古医书中很少论及,更无专章论述者,但从某些文献的记载来看,与本病相吻合,为本病的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背,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颌肿”,从所述症状来看,可能是痄腮遗毒引睾串腹所致的变证的最早记载。之后,《疡医大全》、《冷庐医话》等书也有记载。如《冷庐医话》说:“痄腮之症,初起恶寒发热,脉浮数,耳后肿痛,隐隐有红色,睾丸忽胀。”并认为系由热毒循经下注所致,且指出:“作疝症治之益误矣。”近代《重订通俗伤寒论》也认为本病系风温“余毒由少阳循经传人厥阴下注睾丸而成”。
(病因病理)
厥阴之脉绕会阴,络阴器。子瘟与肝有关。本病多由痄腮余毒引睾而致。痄腮之病,乃感受风温疫毒,郁结少阳经脉而成。肝胆互为表里,少阳之邪易犯厥阴。若瘟毒之邪不解,传人厥阴。下注肾子,蕴结不去,经脉不利,则睾丸肿胀热痛。正如《冷庐医话》说:“乃邪毒内陷,传人厥阴脉络,睾丸肿痛”。临床中所见,不论成年、小儿,凡身幸强壮者,虽患痄腮,但很少有此病;而身体较差者,则多并发之。故本病之起,是正虚下元不足,又被瘟毒侵袭所为。
西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腮腺炎病毒经血行侵入睾丸所致。腮腺炎病毒对趋于成熟和成熟的生殖细胞特别亲近,所以12岁以后及成人睾丸更易受累。但也有部分无腮腺炎病史
者。
(辨病)
本病大多发生在工2岁以后。常在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开始消肿时,出现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局部触痛明显,并伴有高热,寒战。症状轻重不一,一般7一10天逐步消退。睾丸肿胀明显时,阴囊皮肤也红热灼手。可伴阴囊皮肤水肿,鞘膜积液。约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若病变为双侧,则因睾丸萎缩,损害生精细胞,可引起无精子不育症。
(类病辨别)
一、疝病 睾丸肿胀疼痛,病程较长,但无痄腮病史。卵子瘟则病程较短,有痄腮史。
二、子痈 肾子红肿胀痛,失治则溃烂流脓。本病则不会化脓,有痄腮史。
(治疗) 本病主要系瘟毒滞于厥阴,结于肾子所为。治以清肝泻热,解毒消肿。方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消炎汤195加减,睾丸胀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桃仁。若高热、寒战、口渴饮冷等热势明显者,用普济消毒饮196酌加龙胆草、橘核、荔枝核、元胡等,兼服犀黄丸197。
病之后期,往往并有水疝形成,炎症消后可自行吸收,若经久不愈者,当舒肝理气,化湿利水,用积液化湿汤198加减。
又病中多有瘟毒伤精,仅程度不同而已,若两侧肾子均受病而萎缩,可致无精而不育。为填补肾精,防止不育,疾病后期瘟毒已尽时,可坚持服一段时间的益肾生精之品,如六味地黄丸加大芸、淫羊藿等。
外治可参照子痈节。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与睾丸炎相似,但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很少有效。乙烯雌酚、可的松、强的松等可以预防和治疗本病,可酌情使用。
(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摩擦及撞伤肾子。用淡盐水湿冷敷局部,以阴囊托带托起阴囊。忌食刺激性食物。
(预防)
积极治疗痄腮,不让其发展,使之在病初得到控制和治愈。有痄腮接触史者可以板兰根、大青叶各15—30克,水煎服;或用贯众鲜品30~60克洗净煎水内服。避免接触痄腮患者。积极煅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结语)
痄腮一病后期可并发卵子瘟,但多不易发现,很少有重视者,若病情较重,多导致绝对性不育症。卵子瘟是由于正气不足,痄腮余毒循经下注肾子而成,其病与肝相关,临床以痄腮后一周左右,睾丸忽然肿胀疼痛为特征,但须注意与疝病和子痈相鉴别。治疗以清肝泻热、解毒消肿为原则。后期伴水疝者,可佐以化湿利水治之。病在肾子,热毒多伤肾精,为防止不育,后期热毒已尽时可以益肾生精之品服用一段时间,巩固疗效。病由时令瘟毒所致,只要注意预防,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或不发生。
(文献参考)
《疡医大全》:“又有身体发热,耳后忽生痄腮,红肿胀痛。腮肿将退,而皋丸忽胀,一丸极大,一丸极小,似乎偏坠而实非。盖耳旁乃少阳胆经之分,与肝经相为表里,少阳感受风热,而遗发于肝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