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半截皮带的长征记忆
红
色
长
征
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每天面临死亡威胁的不只是敌人的飞机大炮和围追堵截,也不只是自然条件的极度恶劣,还有缺衣少食的重重困难。在漫无边际的草地里,没有足够的粮食,不得不吃野菜。
方圆几百里的草地,粮食都吃没了,野菜也都叫前边的部队挖没了,后边的部队就没什么吃的。后来琢磨起来就是扎的腰带,包括枪套,这些都是皮做的,把它们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搁水里煮,熬成汤喝来充饥。
有的把皮包都吃完了,最后剩下这一个公文包,怎么办呢?开党小组会议研究,最后决定把这个皮的公文包保留了下来。还有的在长征途中,捡到一个破鼓皮,开始没有把它当回事,就是随身带着坐一坐,在过草地时候却发挥了作用,把它煮了,切成一块一块的充饥。
红色长征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和兄弟部队开始第3次穿越草地。刚进入草地没多久,战士们就陷入了断粮的困境,只好挖野菜、嚼草根、啃树皮,后来野菜这些也没了,便开始吃牛皮腰带。
年仅14岁的战士周广才所在的这个班原来14个人,牺牲了7个,另外7名战士都靠吃皮带维持生命。当班里其他6名战友的皮带都吃完后,周广才不得不把自己的皮带拿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割掉一段,切成一根根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广才热泪都掉下来了。当吃完皮带第一个眼的时候,周广才伤心透了,他央求大家说,不要再吃了,这个皮带是战利品,能不能留下来,把它作为战后我们的一个见证。
战友们都知道,周广才的这条皮带是1934年红军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大家见状,没有把这根皮带吃掉,而是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这剩下的半截皮带保留下来。
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广才的6位战友又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烙上了“长征记”3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半截皮带也好、皮包也好,无不反映长征的这段艰苦岁月,见证了红军广大指战员不畏艰难困苦这种精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人的其他支配力量,都可算作驱动行为的“普通燃料”,那么信仰则属于“核燃料”。
正是源于内心笃定的强大信仰,
无数革命英雄抛头颅、
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怕牺牲。
而这,
便是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
ncusoft
撰稿 | 老邓讲红色故事
编辑 | 学生会网络部 邹吉祥
审稿 | 齐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