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把握太极拳,不能忽略这几大原则
太极拳虽然是优秀的传统武术,但其风靡全球的缘由还是因为其卓越的养生健身效果,太极拳的要领往细里讲,可以有很多说道,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先从整体上去掌握太极拳,先熟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再去精雕细琢,这样也能早早地收到太极拳全方位的养生效果,不必纠结于细节。
要想整体上把握太极拳,还需要从以下几大原则入手:
—、整体运动
太极拳必讲整劲,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必须来自与腰胯和脚掌的贯通。手足漂浮、全身散乱,是常见的练拳病象。还有的,看似全身沉稳,但过分强调梢节的运动,躯干反而沦于末位,这是不符合整劲原则的,而且这样练习对于周身气血流通的帮助并不大,练习不当还容易造成气血瘀阻。
二、阴阳相济
太极拳的“阴阳”概念不可不明,所谓阴阳,在太极拳中可以理解为人体的虚实。“虚实”也可以说是太极拳的核心原则,拳论中“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可谓是把虚实的重要性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在中医上,气属阳,血属阴,太极拳通过阴阳相济、虚实转换的运动来调和气血,练习日久,会觉得处处顺遂,精神饱满。
三、松柔和顺
太极拳,早期也称“绵拳”,可见它有柔绵的特点。有些拳友练太极拳,为了拉开全身大关节、拉长韧带和软组织部分,长期用拙力、出僵劲,而且破坏了全身八面支撑的平衡,这是不可取的。就像杨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前辈指出的,太极拳必须在“大松大柔”、“大松大软”上下功夫,求进步,其实“大松大软”走的是“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路子。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无过不及,追求大松大柔的,要注意克服纯阴无阳之弊。“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五阴五阳,方为妙手”,这是拳论中反复告诫我们的。
四、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本为王宗岳《太极拳论》上的原话,“虚领”,是强调头部的状态。头为全身主宰,精神不可过懈,头部应在精神的作用下,稍稍上领,神意不丢,用拳论上的话叫“精神能提得起”、“神贯顶”、“顶头悬”,这些讲究都是为了避免“迟重之虞”,得“圆活之趣”。
关于“气沉丹田”,不需要纠结太多,因为它是一个结果,就像老子说的“虚其心,实其腹”,练功日久,自然有上虚下实之感,渐渐地也能将体重放松的脚底以起降低重心的作用。
其实,太极拳的练法都在每一式的要领里,无论是手脚身体的方位、重心的位置,运行路线的先后,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这一点可以多向老师请教,阴阳虚实、松柔和顺这一点就需要自己多去体会了,毕竟太极拳不是靠想的,只要去练,脑海中有着几个原则,慢慢的就能融会贯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