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住丹田、命门好好练太极

命门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补命门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命门穴的锻炼方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其二是采阳消阴法:方法是背部对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逆腹式呼吸法” :打太极拳要达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的功夫,就必须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这是一把打开内功之门的钥匙。

何谓“逆腹式呼吸法”?据介绍,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开始练习时,按照说明“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所谓“隆起”,主要是意想)。很明显这是一种随着呼吸进行的“腹肌运动”。这样的运动,带有“鼓努为力”的味道,并不符合内气升降以意领气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照着做,否则就难以入门。所以一方面要“鼓努为力”,一方面又要尽量用意不用力,逐渐使用力减少、用意增加,从而达到掌握“逆腹式呼吸法”的目的。另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气沉丹田”。通过正确掌握气沉丹田,达到“逆腹式呼吸”,即内气升降的方法。怎样正确掌握“气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随着拳势的开合,配以开吸合呼。呼气时意想有“气”沿任脉沉人丹田;吸气时,丹田气经会阴上升命门,或者吸气时暂不加意念。气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个活的行气过程,即随着呼气意想内气向丹田松沉的过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气,自然明白。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强调自然配合为好。窃以为听任自然,会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多花时间,甚或白费功夫。好在有“气沉丹田”的练法可加以弥补,只要气沉丹田得当,就可掌握逆腹式呼吸。然而得法还须明理。

逆腹式呼吸、气沉丹田与“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做到“气遍身躯不少滞”呢?试举太极拳的“马步靠”为例。(靠前动作从略)呼气时,气沉丹田,屏气发力(或呼气发力),同时内气从腰背(气贴背)向四肢发散,内气到后足,气到力到,产生蹬劲使整体向前靠,内气到前足则产生撑劲,稳住重心,内气到上肢,产生靠劲。再以杨式“搂膝拗步”为例。吸气时,内气由丹田经会阴上命门布于腰脊,右手上举,左手收在腹前。接着呼气,右掌前推,左手搂膝,蹬右脚,成左弓步,气沉丹田,同时气贴背向四肢发散,两足产生蹬、撑,劲力发于脚跟,通过腰脊,形于掌指。总之,贵在全身得气,浑然一体。

逆腹式呼吸法的实质,是借助口鼻呼吸,以意念、拳势为导引,结合放松的气功态,来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达到拳论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气遍身躯不少滞”。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放松”这一窍门。拳家有言:“只要一松,气就能通。”所以,行拳走架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忘记“放松”与“行气”的结合,也是“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实践。

拳学首重养生,是先保生命,健身强体也,无病方为健,体和心自和,由此渐入练,功效自与日增。

(0)

相关推荐

  • 赵老师“丹田”文章全集

    博古通今 追本溯源 了知丹田 达归正道 开篇:致拳友 各位拳友:近来我用心找到一些有关"气沉丹田""意守丹田""胎息"等方面的文字.由玉春陆 ...

  • 丹田内转——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

    侧立圈所谓侧立圈就是人体正面成九十度角运转正好与任督两脉转法一样,但可正转反转.动作配合:如命君学过杨式太极拳就简单了,就是杨式太极拳的起式手绷起和履下的动作,但注意要划成圈.反转就是先履后绷,但有些 ...

  • 丹田内转练太极,舍此别无他途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拳论云:'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打起拳来,小腹内部内气鼓荡,翻江倒海:外形则转臂旋腕,旋腕转背,旋踝转膝,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原动力)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丹田内转

    丹田平圈:内气在丹作水平转圈.左转,右转,都要转用云手配合进行.丹田侧立圈所谓侧立圈就是人体正面成九十度角运转正好与任督两脉转法一样,但可正转反转.动作配合:如命君学过杨式太极拳就简单了,就是杨式太极 ...

  • 拿住丹田练内功,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打拳贵在精神气,精神领起势要惊.精神贯足,内气充足,内劲浑厚, 拳术的威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冷炸弹脆.见手分离的高级境界,或称太极功夫.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丹田内转(中)

    "丹田内转"练起来真的很复杂,就是有师傅手把手地教都不容易掌握,这必须要有悟性.丹田内转这种内功术,练陈拳不懂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与练杨拳也就仅仅形式区别而已,好象练新架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丹田内转(下)

    在练拳中应如何逐步配合利用这个"左起右落"的规律呢? 在这个规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架子的动作上所有的左右虚实,对于蓄发的关系往往不得不和这个规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 ...

  • [拳经分享]拳论讲“拿住丹田练内功” 怎样才能练出丹田?

    丹田内转功是太极拳内功的基本功.它是把丹田看成似一个立体的能胀能缩能旋转的太极气球,通过意念使归聚丹田的阴阳两气不断鼓荡动转,进而带动肢体开合.伸屈.协调.平衡运动,以达到保健养身,提高技击能力的目的 ...

  • 练太极不可忽视细节——丹田内转

    丹田平圈:内气在丹作水平转圈.左转,右转,都要转用云手配合进行.丹田侧立圈所谓侧立圈就是人体正面成九十度角运转正好与任督两脉转法一样,但可正转反转.动作配合:如命君学过杨式太极拳就简单了,就是杨式太极 ...

  • 抓住“命门”练太极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