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患脊柱病的过程总是很隐形?这是因我们在日常的行走坐卧中,显意识是不关心脊柱的,都是四肢自作主张,想干嘛干嘛。时间长了,人的身体就散了,完全是一团碎片。本来四肢都是脊柱的仆人,现在仆人都觉得自己厉害了,成了主子。既然脊柱无须去指挥四肢了,那么脊柱周围的筋肉也就僵死了,毫无生气。练太极对于脊柱就是很好的恢复。
大家都知道,把太极拳打得既缓慢又松柔,能疏经脉,通气血,从而使人体获得健康和长寿送给大家,但未必人人都知道——“用脊柱行拳”,是太极拳之所以能够疏经脉、通气血、养生祛病的根本所在。
人的脊柱是由5节腰椎、7节颈椎和12节胸椎所组成。24块骨节,既节节放松连套,又虚虚对准,中正重迭,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动摇性很大。人体的各种姿态,是通过脊柱的变动,并且带动四肢的运动而形成的。人体的自然脊柱为S形,由胸椎的后曲,颈椎和腰椎的前曲而形成两道弯曲。要想形成太极身法,这两道弯曲应该基本上填平,通过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胯敛臀等功法的作用,把脊柱的S形弯曲度减小了一些,这是中国的内功拳和健身气功所要求的,以利内功的修炼和内气的蓄养。脊柱中间形成椎管容器,容纳全部的骨髓,骨髓中有许多神经细胞体,如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行走的神经纤维束,是联系脑和神经的通路。行拳时感受器收到外界的信息,通过脊髓传给大脑,大脑进行综合分析,发出命令,由脊髓传给身体的相关部位,作出反应,产生出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的十三势动作。太极拳中的气沉丹田,尾闾中正,是腰椎活动的结果;含胸拔背,气贴脊背,力由脊发,这些是胸椎活动的结果;虚领顶劲,竖项神贯顶,这些是颈椎活动的结果。只要行拳,在意念的统领下,以命门为火车头,带动脊椎和四肢运动,直接关联到背部的骨髓神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先由脚下的阴阳变化,及腰部的虚实变化,通过脊柱及四肢的节节贯串,才能引起肢体的形状变化,而节节贯串,必须是全身松净、松透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松是练拳的方法,也是练拳的灵魂,而节节贯串才是练拳的目的,没有节节贯串,就不能练出内劲,肢体松不透就不可能达到节节贯串的目的。拳经曰: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尤须贯串。这说明节节贯串在太极拳中是何等的重要。腰带肢体和四肢运动,先有腰部的松、沉、转、放长,然后才有肢体的前进、后退、上起、下沉、左顾、右盼。整个行拳的过程,就是脊柱活动的过程,这样不仅任督二脉及五脏六腑的俞穴得到按摩,同时脊髓神经也获得良好的锻炼,增强了任督二脉的气血畅通,五脏六腑才能跟随健壮,这些部位的骨节和肌肉群亦同时得到锻炼。二、在太极拳中脊柱有三种运动方式:上下拉伸,左右转动和前后张弛。脊柱的“上下拉伸”使人体脊柱的S曲线得到适当调直,可以纠正头颈不端和突臀的毛病,做到身法中正。脊柱的“左右转动”是太极拳形成圆弧动作的动力源,是以脊柱带动四肢运动的主要方式。脊柱的“前后张弛”是说脊柱如同弓背,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含送张弛:蓄势时脊柱随着吸气微微后弓,称为“吞身”;发势时脊柱随着呼气微微前驰,称为“吐身”。行拳时脊柱随着拳势开合变化和拳势呼吸呈现出节律性的张弛,这是形成太极拳开合鼓荡的动力源。太极拳脊柱的三种运动方式,初学者可能不好把握,但它却是练拳的必经之路。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三种运动方式,无论是养生祛病,还是技击功夫,都大有好处。如何把握好脊柱行拳的关键呢,这几个要领不能丢:第一,立身中正。具体到脊柱,即要求脊柱要能尽可能地上下成一条线垂直于地面。人体的自然脊柱为S形,由胸椎的后曲,颈椎和腰椎的前曲而形成两道弯。根据太极拳对脊柱的弓形要求,这两道弯曲应该基本上填平(注意,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填平)。第二,虚领顶劲。又叫顶头悬,这是居首位的要领,它就像是一面大旗,一旦开始打拳,就不应该丢了它。做好虚领顶劲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百会穴上领达到人体自然垂直最高度。第三,含胸拔背,具有舒展颈椎胸椎的作用。含胸与拔背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动作,细细体会含胸,不用刻意拔背,几乎就能做到含胸拔背了。注意,含胸要掌握好分寸。第四,松腰,和松胯紧密相连。太极拳以腰为轴,拳论说腰不动手不发,腰带四肢,可见腰在运动中具有优先性和枢纽性的作用。说松腰,其实最主要的是松腰椎。练习松腰时,可体会两点:一是气沉丹田;二是命门后撑。第五,尾闾中正。尾闾,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要尾闾中正,就需要敛臀。这很关键。尾闾若不正,前面三个要领的功劳几乎就前功尽弃。而由于尾闾不好感知的缘故,许多练习者常常在此犯错。整个行拳的过程,就是脊柱活动的过程,这样不仅任督二脉及五脏六腑的俞穴得到按摩,同时脊髓神经也获得良好的锻炼,增强了任督二脉的气血畅通,五脏六腑才能跟随健壮,这些部位的骨节和肌肉群亦同时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