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翟雅阁的国际范儿
随着武汉三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中心大都市”,各种时髦的文艺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因而,国际化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翟雅阁全景》(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据报道在武昌昙华林举办了一个活动,以庆祝翟雅阁博物馆建成100周年的生日。
翟雅阁于2016年重出江湖,已经有N多年了。但依旧吸引着众多文艺青年的目光,还是他们首选的打卡地,不由得也撩起了我的回忆。
人老话多,旧话重提应该不妨吧。
约1980年代的翟雅阁
三十多年前,老湖美(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简称)与湖北中医药大学仅一墙之隔,甚至根本没有墙,到处都是通的。
那会儿,我们还是一班毛头小伙子、喜欢蹦蹦跳跳。因老湖美没有运动场,总是跑到中医药大学的操场上玩耍,操场东头的建筑物就是的翟雅阁。
约1980年代翟雅阁的室内篮球场
约1980年代,湖北中医学院的篮球队在翟雅阁内训练。
它当时破破烂烂的,又被几棵大梧桐树遮掩着,几乎无人问津。逢到天气不好,我们会在室内打篮球,房子的门窗缺胳膊少腿的,四面八方透风漏雨。
当时不一定了解它的文物价值,能够保留至今,应该纯属偶然。再说昙华林一带各式各色的老旧房子很多,都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
倘若早晓得它现在是标志性的网红,确实应该提前跪拜一下。
《临运动场的西面》(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尽管翟雅阁三个字怪怪的,但显得很洋气,因它是由一个夷人名字转过来的。
他的英文名叫做James Jackson。一般来说Jackson的音译应该是杰克逊,但不幸被译为翟雅各,估计翻译的三脚猫功夫跟我差不多。
歪打正着,赋予了它一种洋里洋气、神秘兮兮的国际范儿。
《二层外廊》(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翟雅各出生于蕞尔小邦的英国、神学博士,至于家庭状况如何,现已不可考了。
他受美国基督教会的派遣,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876年在广东传教;1882年在安徽芜湖传教;1888年在江西九江创办了同文书院并担任院长。
1901年他移居武昌,被任命为文华书院的院长。文华书院即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校园坐落于昙华林(现址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屋脊》(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他在职期间,引入了西洋高等教育的理念,修建了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宿舍,成立了合唱团、乐队和足球队,并开设了大学部。
1909年文华书院在美国成功的注册为文华大学(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以下通称为文华大学),1915年获准授予硕士学位,担任第一任校长的翟雅各功不可没。
他于1917年退休,1918年病逝于九江。
柏嘉敏
巧板眼的是,1921年文华大学决定斥资建设一个体育馆(时称健身所),聘任的建筑设计师也是一个夷人,名字叫做柏嘉敏(Bergmimi)。
他于1888年在美国纽约出生,曾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就读,获得美术学的学士学位。
1915年他抵达中国,1920年被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任命为该会在远东地区的建筑师,同时担任了文华大学建筑设计的教师,并定居于汉口。
《翟雅阁纵剖图》(修复设计方案局部·2015年)詹旭军等
柏嘉敏设计的“健身所”是一幢二层的混砖木结构建筑,屋顶为重檐庑殿式(注1),墙壁用清水红砖砌成,间以麻石与水泥的雕饰,土洋结合、中西合璧。
建筑落成之后,时任文华大学校长的美国传教士孟良佐(Alonze),决定将其命名为“翟雅各健身所”,以表示对首任校长翟雅各的纪念。
看官们都知道,百年前的时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翟雅阁不论是策划、还是建造的整个过程,无一不是夷人的所作所为。
由此可见,自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一副妥妥的国际范儿。
约1925年,文华大学学生们在翟雅阁的操场上出操。
约1926年,文华大学铜管乐队在翟雅阁前训练。
根据坊间的传闻,曾经有过很多中外著名的人士访问过翟雅阁,例如蒋介石、陈独秀、杜威和郭沫若等人。
然鹅,倘若我说事实并非如此,可能会让文艺青年们的玻璃心碎一地。一些人爱屋及乌、初衷是好的,但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乱点了鸳鸯谱。
蒋介石曾多次来到武汉,假如到过昙华林,最有可能的是在1937年至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期间。他当时的主要活动地点是武汉大学,到昙华林一游也未尝不可。
他是否登上了翟雅阁,迄今为止还没有相关资料浮出水面,无图无真相。
《北面屋顶及烟囱》(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陈独秀一生中三次到过武汉。
第一次是1920年1月,在文华大学文学院作了题为“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的演讲,此时翟雅阁还没有问世;第二次是1927年4月至9月,但他一直隐居在汉口洋人租界,并未公开露面。
第三次是1937年,他在文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基督教汉口青年会等处,发表过关于抗日的演讲,期间可能会登上翟雅阁。
《二层外廊栏杆》(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杜威是著名的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1920年11月曾应陈时(注2)的邀请来私立中华大学讲学,但“中华大学”与“文华大学”常常使人傻傻的分不清。
“中华大学”的校园在武昌粮道街(现址为武汉市第33中学),与坐落于昙华林、由美国基督教会办的“文华大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没有半点关系。
况且,那时翟雅阁尚未建成。
《屋面陶瓦》(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郭沫若一生中曾十次到过武汉,与三镇的关系极为密切。
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作家和历史学家,受到了当时文艺青年们的热烈追捧。1938年4月他担任了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多次在武汉街头上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
他在昙华林发表演讲并登上过翟雅阁,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南面挑檐及窗户》(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但无论名人们来没来过,酒好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014年翟雅阁被有关部门列为第一批受保护“优秀历史建筑”;2015年有关单位投资对它进行修缮与改造。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它的建筑特点,有关方面实行了积极的艺术干预。
所谓的“艺术干预”是我生造的一个概念,即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当中,采取了视觉艺术介入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与记录。
《二层外廊施工》(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屋面瓦条施工》(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屋面及烟囱施工》(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屋面修缮》(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屋面施工及脚手架》(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屋脊和屋面施工》(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设计方案由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教授詹旭军的团队所提供;施工档案则运用了绘画记录的形式,出自于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袁小山、版画系教授王志新的团队。
这种艺术干预的方式,不仅体现了艺术与工程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也给翟雅阁的国际范儿中,增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魅力。
《雪中的翟雅阁》(手绘及数码版画·2016年) 袁小山、王志新等
至于名称由“翟雅各”改为翟雅阁,不晓得是谁的点子,太有才了。
一字之差、一字千金。
现在,作为一个建筑博物馆和“武汉设计之都的客厅”,翟雅阁的国际范儿重新焕发出来,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不愧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注1:重檐庑殿顶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为明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
注2:陈时,1891年出生,湖北黄陂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时仼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