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泉练太极拳的六项要求
汪永泉先生七岁即跟随父亲汪崇禄习拳,14岁拜于杨澄甫门下学杨家太极拳,期间曾得到杨少侯指点。自1926年开始,24岁的汪永泉开门教拳。他总结了太极拳习练的七项要求,延续杨澄甫教学经验,对于学习杨式太极拳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 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练拳不能只动上身,要上下一体,立身中正,臂与胯上下协调一致。前进和后退用腰胯送劲,上身如船的桅杆竖直不偏,不能低头猫腰,不能左右随意摇摆。
2、 内外相合。太极拳的势子不能仅仅是外形动作,要讲究内气,势子靠气灌输。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外协调配合,外三合的手、足、肩、胯、肘、膝,与内三合的神、气、意,内外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开。
3、 练拳架的单式。根据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把势子提出来单独练习。每个式子动则为势,静则为桩。可以先单练某些式子,熟练后再将几个单式一起合练,有利姿势的正确掌握,有效提高功力。
4、 推手练知彼功夫。推手是体会、提升太极拳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推手使功夫上身、上手,手是太极功夫的直接体现工具,功夫好坏,全体现在手上。
5、 分清劲与力。太极劲即太极内劲,这里的太极劲,不是通常理解的神、意、气合而为一,而是指分劲,即将先神、意、气合而为一,融合为一体,然后使之空、虚、散,还原为先天状态。练拳时,不可将太极劲随意输散。运用时,不可把劲直接贯穿出去,否则若遇强力反弹,会使内气返回本体,伤及自身,影响养生。
6、 进入化境。做到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开合明确后,分清养与伤、势与劲、彼与己。由后,即进入化境,动静自如、无形无相、空虚无滞、全身透空,体会化境奥妙。
汪永泉的六项要求,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揣测人生达到某些高度之后,收放自如、随意挥洒,怎么弄都是“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的标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