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帝朱厚照之死有什么玄机?溺水不治只是假象
明武宗朱厚照之死,一直是个不解谜团,史家各有看法。
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落水病死说和江彬谋杀说。
按史料记载,正德去世前大致经历如下。
正德十五年九月,武宗南巡结束,自江南返回北京。路过今江苏淮安清江浦时,乘舟游玩,不慎落入水中,虽被救起,但也呛了几口水,大约还受凉得了感冒。
三个月后,正德十六年正月,朱厚照兴致勃勃地主持了献俘大典,“戎服乘马立正阳门下,阅视良久乃入”,可见此时他身体状况还算不错。
三天后,朱厚照按惯例到北京城南郊祭祀。正跪拜天地时,突然口吐鲜血,倒地不起,众人手忙脚乱将其送回宫,御医入大内诊视。
又过两月,正德十六年三月初七,武宗下旨告诉群臣他亲自主持殿试,诡异莫名的是,仅仅几天后,三月十四,武宗病情突然恶化,当日便龙驭归天。
这,就是明史中极为著名的一桩历史疑案——“朱厚照死因之谜”。
无独有偶,晚清时期,光绪帝也死的不明不白。
光绪元年(1875)正月,光绪皇帝于紫禁城太和殿即位登基,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十三年(1887)正月,光绪亲政,慈禧“训政”,帝后两党之争初现端倪;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战败,李鸿章签署丧权辱国之《马关条约》。同年,康有为联络在京应考的1300多名举子,上书清廷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国近代史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正式展开。光绪下诏“明定国是”,戊戌变法正式拉开大幕。但变法不过百日,即遇守旧派大臣反扑,光绪帝危在旦夕,听从康有为建议,急召袁世凯进京。
谭嗣同于法华寺密会袁世凯,希望其立刻带兵进京勤王,包围颐和园,擒拿慈禧。袁世凯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旋即将此事密报慈禧心腹大臣直隶总督荣禄。三日后,慈禧从颐和园直入紫禁城,发动“戊戌政变”,重新掌控局势,囚光绪于瀛台,维新派功败垂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病重,于晚6点半左右驾崩,第二日,慈禧去世。
光绪死因按正史说法,是为病死。当时遗留之病情脉案,据后来专家研究,也属正常。但他与慈禧去世时间仅相差一天,如此巧合,实是令人疑窦。
秘密,终于在2008年解开。
2003年,两缕光绪的发丝被送到中国原子能研究所,采用中子活化等先进技术,对光绪发丝进行检验。
历经五年的研究,最终检测结果显示,光绪发丝中砷含量高于常人260余倍,死因,砒霜中毒!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认同并支持这一重大研究结果,并于北京正式发布《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至此,光绪死因之谜,盖棺定论。
之所以在正德之前讲讲光绪的案例,是为了说明一件事:
史料记载中的某些事情,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前文提到正德死前的一些经历,同样让人疑窦丛生。
第一:朱厚照为何落水?作为帝国至尊,身边侍卫如云、太监如雨,安保力量可谓密不透风。在此严密保护下,皇帝还能掉水里,实令人难以置信。
《武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一》史料原文摘录:正德十五年九月丙寅,上至清江浦,复幸太监张阳第。踰三日,上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舟覆溺焉。左右大恐,争入水掖之而出,自是遂不豫。
疑问就在这段描述中。
“上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正德身为帝王,出入警戒,守卫森严,怎可能让他“自泛小舟”,此为其一。
其二,即使舟船再小,船上也定有侍卫贴身保护。且区区“积水池”又非江河湖海,并无风浪,怎会翻船,除非,正德的船是这样:
假如正德乘坐的“龙舟“是这种“船', 确实让人无话可说。
第二:按现代一些人猜测,武宗落水后,得了伤风感冒甚至更严重的肺炎,那为何要三月后主持大祀礼时才突然咳血,并倒地不起。
第三:武宗身体极为强壮,不仅能上阵杀敌,也建豹房豢养猛兽,史料中记载“喜搏虎豹取乐”。以他体格,些许小病,岂能追命?
江彬谋杀说,更为莫名。严格来讲,江彬算“幸进之臣”,他的一切权力和地位都来自武宗的支持。更重要的,江彬非朱姓,就算江彬谋杀正德,皇位也与他无关,各地藩王、百官士民岂能认此弑君之人。
武宗一死,江彬即被杨廷和杀之,毫无反抗余地,江彬也不可能是凶手。
那么,朱厚照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这得从头讲起......
翻开史书,明朝共历276年传一十六帝。
这十六位皇帝,大部分在史书中形象都不太好,除孝宗是个模范皇帝外,其余朱皇帝们似乎个个都有问题。或暴虐无常、或私德不修、或祸国殃民、或亲信阉宦,倘若明帝们真是如此,大明朝估计早完了。
事实上,读明史,要紧紧抓住一个中心,即君权和相权的斗争,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斗争。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明史中的不少疑难都能迎刃而解。
在明帝国的历史上,皇帝与群臣间的矛盾贯穿始终。嘉靖“大礼仪”也好,万历“争国本”也罢,这些大事件呈现的是表象,权力斗争才是本质。
明孝宗传位武宗之前,为保江山社稷,任命了三位顾命大臣,刘健、谢迁和李东阳。
顾命大臣这个岗位,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被任命者执掌国家权柄,一定程度上可与君权抗衡。
诸葛亮,便是顾命大臣。蜀后主刘禅曾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军政事宜诸葛亮一言而决,刘禅也就是个吉祥物而已,事实上历史也确实如此。
朱厚照一即位,就面临着三个顾命大臣乃至整个文官集团的全面压制,这对君权来讲,极为危险。
于是朱厚照做了一件事,扶持宦官来平衡文臣,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刘瑾。
不仅朱厚照这么干,不少明朝皇帝也是如此,也算是明帝们的常规操作,大臣们其实也认可,但朱厚照不一样,因为他还有不常规的操作。
扶持宦官上台后,正德稳固了皇权,按理说这样就完事了,推出刘瑾和文官们打打擂台,自己则藏在幕后搞搞平衡,岂不快哉。
可是朱厚照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且非常有个性的皇帝。在他登基时,明朝已历一百余年,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国祚一旦近半,国势逐步颓退几乎无法避免,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一种办法——变法图强!
北宋时期宋神宗和王安石搞过一次,算是玩砸了,直到今日“熙宁变法”是对是错还争论不休。
变法之事,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为之。
朱厚照,大约也想摸一摸这老虎屁股。九千岁代理皇权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反贪、减赋、整顿吏治,加强文官考核、增加商税等等。
《明史》载:廷臣奏瑾所变法,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诏悉厘正如旧制。
刘瑾变法事项,共计约85项措施,严重侵犯了文臣集团的传统利益。刘瑾,一宦官耳,若非朱厚照的指示和支持,他哪有胆子挑战整个士大夫阶层。
斗争形势很严峻。
正德五年,朱厚照的白手套刘瑾被杀,罪名“谋逆”。匪夷所思,刘瑾是个太监,较之江彬更依赖朱厚照的支持,也不知他谋的哪门子的逆。
真正的答案是,变法失败了,文官集团反扑,武宗权衡利弊,只能杀刘瑾平息天下物议。
此举虽然让武宗与士大夫阶层的矛盾得到了一点缓和,但双方立场依然对立,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正德十二年,应州大战爆发,朱厚照御驾亲征,领明军五万与小王子决战于应州。
双方集中精锐兵力,近十万人从清晨大战至傍晚,明军大胜,鞑靼自此数十年不敢犯边,史称“应州大捷”。
据现代史学考证多方资料,此战鞑靼伤亡近万,但《武宗实录》中却记载: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这其中十六级“虏首”,其中之一还是朱厚照在战场上亲自砍下的......
毫无疑问,此段有关应州大战的史料是存疑的。
试想双方十万人的国战,连皇帝都亲自上阵短兵相接,可见战况多么激烈。史书上这点伤亡数据,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如是仅有这点战果,“大捷”一说又从何谈起。
明武宗,被抹黑了。
记录史料是文官的职责,从这一点,就反映出当时武宗与文官集团矛盾有多么尖锐,也反映出嘉靖对文臣修史时抹黑堂兄呈默许的态度。
无论如何,经此一役,正德威望大涨,天下不说海晏河清,至少平安无事才对。
但是,仅仅两年后,正德十四年,大明腹心之地江西,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
正德是明代诸帝中,唯一遇到前后两次藩王造反的皇帝。
第一次正德五年的安化王叛乱,第二次就是宁王之乱,若说这其中没有什么内情,实难让人相信。尤其宁王之乱,起兵前不仅人尽皆知,起兵之后,各地不少官员还隐瞒不报,放任藩王作乱。
朱厚照对以上种种,应该是相当怀疑的。他也有反制措施,加强皇权,尤其是加强对军权的掌握,加大厂卫对大臣的监视。具体执行人选,便是江彬。
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正德十二年宁王叛乱,被王守仁平息。
正德十四年,武宗欲南巡,群臣阻扰,一次廷杖146位官员,当场毙命11个,可见当时双方斗争的残酷。
这件大事史料上只是一笔带过。参照嘉靖朝大礼仪左顺门事件,廷杖134人打死16个,史书上则是大书特书。前后两次廷杖规模差不多,史书态度却是前抑后扬,是何原因?
正德一朝,看似是大臣苦口婆心百般规劝顽童皇帝,实则朝野上下动荡不安,皇帝与大臣势如水火,内中暗藏不知多少刀光剑影。
以上,是为当时背景。解读历史谜团,不能脱离事件发生时的时代特征,否则就很难从重重迷雾中,去找到最接近于真实情况的答案。
正德皇帝,很有可能是被谋杀的。
谋杀动机:换个听话的皇帝。
指使者:利益受到严重侵犯的文官集团。
执行者:太医院太医。
明代的太医,说起来一言难尽,有“屠龙勇士”之称。宪宗、孝宗和武宗,三位皇帝之死都与太医院的医治有关。所不同的是,孝宪二帝大约真是病死的,朱厚照之死,却让人疑窦丛生。
太医这个岗位,通常的认知是医生,医生,只是副业,他们的本质,还是文官,或者说,技术官僚。太医本身,也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一份子,只是专注于古代医疗行业罢了。
武宗驾崩前,曾向当时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要求更换太医,杨廷和不同意。
杨廷和剧照
这件事,折射出两个重大问题。
第一:为何武宗想换太医?
第二:为何杨廷和没有同意换太医?
这两个问题,如果继续深思下去,其中之真意,令人不寒而栗。只是,真相早已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再有,正德从南方返回北京城后,杨廷和即刻下令,封闭紫禁城四门与京城九门,忠于朱厚照的江彬及其麾下兵马则被调至通州驻扎。
其三,正德驾崩后,杨廷和便下令拆除了“豹房”,将其夷为平地。“豹房”并非仅仅是朱厚照游乐之地,也是他平常处理朝政之处。
《万历野获编》载:嘉靖十年兵部覆勇士张升奏,西苑豹房畜土豹一只。
“豹房”是养了豹的,只不过是“蓄土豹一只”。
有鉴于此,“豹房”的性质,在专家中引起了一些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豹房”是武宗日常办公之处,也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在内,但绝非什么荒淫无道之所。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武宗是在豹房驾崩的,这就让人对杨廷和拆除“豹房”的行为,很难不产生怀疑。
先帝所居,不说保护便罢了,却急急忙忙的拆掉,除了毁灭证据,实在没有其他理由可解释。
维护文官集团包括自身的利益,杨廷和立场天然就在相权一方,武宗之死的真相,至少,他是个知情人。
正德是落水后半年死的,为何要半年?因为需要慢性致死,正德死前,有吐血之事,此为慢性中毒之典型症状。如是落水导致肺炎,那也该是“咳血”才对,怎会让人口吐鲜血呢。
正德死因,至今仍无法确定,但从文臣们在正德去世前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文官集团指使太医谋杀的可能性极大,大臣们最终还是更换皇帝成功,嘉靖登基即位。
而武宗之死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缘起于他的一系列变法之举,古之改革者,直面封建地主阶级的庞大势力时,又有几个能真正成功的呢?
从以上可见,文臣们下手做此事,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和作案条件。
及至后来,到天启登基时,这位同志忙于木工活,大概没有汲取正德的教训,大胆启用魏忠贤魏公公,与东林党斗得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当然,最终结果就是天启也死得是莫名其妙,偶然落水,然后服用“仙药灵露饮”龙驭上宾。“灵露饮”是由五谷蒸馏而成,按现代说法,其实就是米汤。喝此“仙药”当然不会送命,因此,朱由校的死因也是有些争议的。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堂堂两任皇帝,连死法都是如此清新脱俗和一致。
明代皇帝,着实是个高危职业。
朱厚照之死扑朔迷离,正因他死的蹊跷,即使今日,依然是个热门话题。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武宗之死究竟如何,后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如果他死的正大光明,今天就不会有这些个争论了。
我们史海寻珠,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合理且能自洽的解释。
纵观明史,可以发现,所有的大事件都是在围绕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这个中心。皇权代表是皇帝及其周围的宦官、相权的代表是内阁及其所在的整个文臣集团。
因此,武宗之死纳入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这个范畴来看,就顺理成章。笔者相信,“换皇帝”这种很有创意的操作,灵感应该来自于朱棣奉天靖难和土木堡之变这两则事件。
朱棣当初抢了建文的位子,大臣们目瞪口呆之余,也才真正知道,原来皇帝也是能换的,只要下一个皇帝同样姓朱,就没问题。
土木堡英宗被俘,大明亡国在即,文臣们没法子,齐心协力将代宗扶持上位。这时候文官们才真正恍然大悟,原来皇位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不光和尚摸得,我们也能摸得。
土木堡之变剧照
武宗朝,文官们应该就实践了这么一次。
江西的宁王横空出世,这时候文官们选择的应该还是成祖朱棣的路子。选个不安定的藩王,告诉他我们都支持他,只要起兵打进北京城,皇位就是你宁王的。只是结果不大好,宁王起兵还没一个月,就被被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给扑灭了。
宁王失败了,看来藩王造反这事不易成功,毕竟朱棣先生历史上就那么一个。于是,便有了正德清江浦落水之事,也有了正德本无大碍,却病情突然恶化之事。
是否真是太医下毒,谁也说不清楚,目前推测,只能说这种可能性最接近真相。除非正德所在康陵将来被发掘,也同光绪皇帝发丝那般化验一番,才有可能真正解开这个历史上的著名谜团。
最后附上杨慎的《临江仙》,升庵为杨廷和之子,他作此诗,大有深意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