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阁路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之十二
按原《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布名录中的前后顺序,今天我们依次来讲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故事之十二:沉香阁路。
沉香阁路:
东起旧校场路,西至侯家路。长119米,宽5.8~6.8米,石片路面。路由沉香阁得名,沉香阁为沪城著名的寺院之一,地址沉香阁路29号。
——《南市区地名志》第145页
上海老城厢地图中的沉香阁路
上海老城厢内的沉香阁路,全长才100多米,也就是一条小街巷,但知道的人却并不少。那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庵堂——“沉香阁”而得名的缘故。
现在的整条沉香阁路,早已完成了动迁的居民搬迁和安置工作。整条街上除了“沉香阁”寺院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一户住家和工厂、单位了,因此小巷显得非常的清静。
上海老城厢的沉香阁路全境路貌
但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因为有中学的同学,就住在附近的旧校场街上,所以以前的沉香阁路,还是有点旧的印象。原先这条街上,不但有住户,而且还有工厂和幼儿园呢。
而今天的沉香阁路,从上面的这张照片中就能看到,以往自己学生时代的街貌,早已完全消失了。街上似乎没有行人,唯一有人进、出的地方,那就是沉香阁了。看来今天也只能写“沉香阁”了。
上篇,我在写“城隍庙”文稿时就说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从我开始认字读书的小学开始,破除迷信,世上没有神仙……,这样的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让我们这批长在红旗下的孩子,年纪小小,却一个个的都成了坚定的无神论者”。那个年代,在城隍庙边上因为有小商品市场,所以小时候也常来这里。而它一旁的“沉香阁”,自己却从来没有进去过。
为了能写好“沉香阁路”的文稿,前几天特意来到了“沉香阁路”看一看,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了沉香阁寺院。
沉香阁是一座佛教尼众寺院。位于上海城隍庙西侧,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历经四百多年历史。因供奉沉香观音而闻名海内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沉香阁路29号的“沉香阁”建筑群
如今要想进“沉香阁”,是需要买门券的,每券人民币为10元。但今天对我来说也许还是赚了。因为出寺门离开时,我意外免费领了一本《上海老城厢》丛书读本。在这里面有一篇《古雅净静:百年沉香阁》的文章。作者为“静观”,也许就是沉香阁内的人士所撰写的吧。
“沉香阁”庵堂,以前我从来没有进去过。但上海古城内的“慈修蓭”,那可是去过多次了。上海古城内的著名园林、寺庙、教堂,我对它们并不陌生,还是能够讲点故事的。
上海古城内的明代豫园,想必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建造豫园的主人为潘允端,生前曾官至朝廷的四川布政使。“布政使”,明、清两代的官员职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省长的职务,官位不低啊。
有一年潘允端奉命操办漕运,在疏浚淮河时,传说曾在河底的沉船中,打捞出一尊沉香木雕刻的观音像。潘允端见此观音像,十分的喜欢。便令家人洗刷干净后供奉了起来。哪知就在这天的晚上,他在梦中见到母亲由上海赶来找他,希望把这尊沉香木观音送回上海家中供奉。次日,孝顺的潘允端选派精明强干的青壮年两人,骑上快马,护送这尊像回上海供奉。
那知更巧的是,潘允端在上海家中的母亲也得一梦,梦见观音菩萨从天上飘然而下,要求她盖一屋以便安身。次日,潘母就在潘家祠堂前,令人盖了一座两层楼的佛阁。佛阁落成的这天,沉香观音正好运到,于是焚香点烛,迎接至尊沉香观音镜阁。从此祠堂成了佛阁,香火鼎盛。沉香阁由此名振上海。
类似的传说故事还有不少,这里就不唠叨了,以后有机会再叙说吧。
据传沉香阁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异地重建的沉香阁,是在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此处的沉香阁。然而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原因,在文革的初期,沉香阁内的沉香观音像被拖到马路上,作为“破四旧”,被焚烧掉了。据说整整三天之后,大街上依然“沉香”不散。
不幸之中的大幸,沉香阁的寺院建筑虽然被毁,但大致的建筑格局,还依然被保留着。整个佛寺占地约三千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石坊、天王殿、大雄宝殿、沉香佛殿等所组成。
今天沉香阁的中轴线上,第一进即为“山门石牌楼”。见下面的照片:
沉香阁第一进的“山门石坊”
沉香阁的“山门石坊”牌坊,有四石柱与三门所建而成。重檐翘首,飞檐斗拱很壮观。但仔细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沉香阁第一进的“山门石坊”上,有“沈香阁”三字,而并不是“沉香阁”这三字,这又是为何呢?原来“沈香阁”三字,为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所题书。因古字中无“沉”这个字,而沈、沉相通,故将“沉”字写成“沈”字,以示佛寺之古老而已。
沉香阁的第二进为“天王殿”。此匾额有著名书法家程十发先生所提写。
沉香阁的“天王殿”
天王殿的正中,面南供奉的是弥勒菩萨,两侧为四大天王,全为立姿。
四大天王中的二位
走出天王殿,迎面见到的是“有求必应”的大香炉。
凡是买券进入的香客,都能免费拿到三支棒香。既来之则安之,我也规规矩矩的点好棒香,插入后拜香求愿,希望它能灵验啊。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了。殿门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写。
沉香阁内的“大雄宝殿”
沉香阁“大雄宝殿”弥勒菩萨
天王殿的正中,面南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是继佛之后在世间教化终生的未来之佛,故又称为弥勒佛。
走出大雄宝殿,迎面见到由赵朴初居士题字“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这里才是沉香阁内最重要的殿堂。
沉香阁内的最后一座殿堂
沉香阁内的“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
此为沉香阁的第四进,也是本寺主供观音殿——沉香阁。低层为丈室,也称“慈云堂”。登上楼梯进入二层,这里便是闻名海内外的沉香阁之阁。
只是要进入这里的沉香阁的“观音楼”之阁,还需要另外购买“瞻礼券”才能进去,每位一券人民币五元。
神秘的沉香观音雕像
沉香观音有一块上品沉香木雕塑而成,精工细作,线条流畅,造型别致。进入里面,还有栏杆。在阁内也只能远望,不能走近。也不能拍照。自己只能从门外向里拍了上面这张照片。
据说此观音像,通体塱金身,精工细作。线条流畅,造型一致。观音像呈坐姿,屈右足,右手垂于膝上。左手支撑,头微右侧,作凝思之状。整体姿态优美,花冠樱珞,庄严慈祥,又名“如意观音”,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乃沉香阁镇寺之宝。
这里有点纳闷的是:原沉香观音像,在文革中被烧毁。此观音像,又是从何而来?应该不是原物了。
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这是后来沉香阁内的法师,从泰国寻觅到整块的沉香木料后,带回国内请名匠重新雕刻而来。
出门前,意外发现在沉香阁里,还有几口古钟挂着,便顺手拍了下面的这一张照片留个念。
沉香阁内的明代古钟
回家后翻资料才知道,沉香阁古刹还收藏有明清古钟九口,寓意九九归一,终成正果。上面的这一大钟,据说为大明弘治年间所铸造,这样一看它或许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原来这里才是真正的沉香阁
今天的上海城市内,正是因为有了历史悠久的上海古城(老城厢),才让这座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充满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为自己的故乡上海古城的灿烂古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